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屠基達和殲七 見證中國製造實力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9日 1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專稿(新華軍事評論員 鄭文浩)2010年2月16日,著名飛機設計專家、一代名機“殲七M”的設計者屠基達院士在深圳逝世,享年84歲。

  屠院士逝世的消息,即使在軍事類網站中,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網站追求的是“眼球”競爭力,與“情人節”“將愛”“非誠勿擾”這些時尚流行元素相比,一位老航空專家的逝世顯然吸引力要差得多。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民眾缺乏科學素養的表現,筆者倒認為有些苛責太過。放在現在哪一個發達國家,除了像霍金這樣的科學明星,大多數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對於普通群眾來説都是默默無聞的。除了少數專業的愛好者,又有哪些美國人知道誰是F-16、F-22這些先進戰機的設計者。中國也不是沒有家喻戶曉的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都是。但這些老一輩科學家的“名聲”都是歷史解密後才有的;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些人的名字往往都是軍事機密。

  以錢學森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他們的聲望固然源於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另外也與國家當時的環境有關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核大國對中國的訛詐和威脅也從來沒有停止。兩彈一星這樣的戰略性工程,對中華民族這樣一個近代歷史充滿苦難的民族來説是極為重大的。而曾經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科技人員,理所當然地就成為全民關注的對象。而現在,和平對於現在大多數人來説已經成為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科技專家特別是軍工領域的專家,他們在普通民眾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就很有限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國家強大的一個標誌。屠院士曾經回憶,他萌生投身航空設計的想法,重要原因就是小時候曾經親眼目睹侵華日軍戰機對家鄉的轟炸。正是有了無數軍工科技人員的努力,中國才能夠建立起強大的國防工業,才能夠在和平的環境中發展建設。民眾的忽視,恰恰證明了像屠老這些科技專家的歷史功績。

  與很多具備西方留學背景的國內航空專家不同,屠基達院士可以説是完全中國本土培養起來的航空專家,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屆國家分配到軍工單位的大學生。屠院士一生參與過多種型號國産戰機的設計工作,但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和殲七戰鬥機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特別是由屠院士設計的殲七M型戰鬥機,成功向多個國家出口,成為當時中國唯一在國際軍機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産品。1985年殲7M型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又榮獲國家首個大型複雜武器裝備金質獎,被譽為當時中國最好的輕型殲擊機。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如何“發展”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課題。縱觀現有的發達國家和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製造業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坎兒”。在製造業中,軍事工業是當仁不讓的皇者。誰的軍工技術發達,誰就必然佔據製造業的高端地位,進而佔據世界的領先地位 。

  近期有西方媒體報道,一些美國專家表示要警惕中國的製造業産值已經超過美國。其實中國的製造業一直以來都是以勞動密集型取勝,而且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缺乏技術創新。官方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22個工業大類行業中,七大類行業規模名列全球第一,兩個産業規模居全球第二位,220多種工業品産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國的鋼鐵、水泥、電視、洗衣機産量都穩居世界第一位,但仍存在産業大而不強、低水平重復建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國際性優勢品牌缺失等問題。

  中國製造業的缺陷國外都很了解,但為什麼美國專家仍然對此十分警惕。一個他們不願意表露的事實是,中國是世界上為數極少擁有完備軍工製造業體系的國家。正是這個因素,使得中國的製造業雖然現今大而不強,但將來發展卻難以估量。按照一些西方專家的觀點,中國是唯一能夠自己研製核武器、核潛艇、五代戰機的發展中國家。這也是中國既不同於日本、德國、韓國這樣發達國家,也不同於印度、巴西這樣新興工業國家的一個最大變量。

  一個門類齊全而技術先進的軍事工業,對製造業的“高端”拉動效應是顯而易見的,對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更是意義重大。未來“中國製造”就不僅僅是玩具、衣服等輕工業産品的代名詞,而中國製造業向高端的推進必然引發世界製造業格局的巨變。

  同時,金融危機的出現已經使發達國家看到了金融虛擬經濟的一些缺陷 ,紛紛重新發展製造業。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提出要重振美國製造業,歐洲也提出了“未來工廠”的計劃。現在中國的一些媒體還在討論中國製造業現存的問題,而一些西方專家已經在警告中國製造業未來崛起的戰略圖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多想20年、30年,來妥善化解中國與西方國家製造業可能存在的某些結構性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