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調查顯示七成半中國人感到幸福 公務員幸福感最高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9日 07: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內一份調查顯示,七成半被調查者自認“幸福”,女性、老年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者以及負責人群體的幸福指數相對較高。經分析發現,我國青年人幸福感最低的狀況與國外研究結果不一致;此外,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已成影響幸福的重要因素。

  這份名為《2010年中國城市居民幸福感調查》指出,在新的形勢下我國提出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這就需要全面衡量人民基本福祉的現狀和發展變化,作為衡量各級政府業績的參照。

  此次調查數據來源於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資助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吳曉靈領導的中國民生指數課題組,該課題組在2010年8月中旬,抽取來自全國發展水平不一的24個城市的4800名居民進行調查。

  七成半人感到幸福 青年人幸福感狀況與國外研究結果相反

  在被調查者中,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為14.9%,回答“比較幸福”的比例最高,約佔六成,為59.2%,兩項相加為74.2%;有13.6%的人做了介於幸福和不幸福之間的選擇,9.8%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福”,2.5%的人選擇了“不幸福”,傾向於不幸福回答的比例為12.3%。

  從性別來看,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均高於男性,這與國外的許多研究結果一致。從結果看,女性未婚和已婚者的幸福感高於男性,但女性離異、喪偶者的幸福感低於男性。

  從學歷水平看,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幸福感最高,16.7%的感到非常幸福,60.6%的人感到比較幸福;職業高中、中專或技校學歷的被調查者幸福感最低,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為13%,回答“比較幸福”的比例為55.5%。

  從不同年齡段看,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高的是61-70歲組,最低的為31-40歲組和41-50歲組。此外,30歲以下的青年人傾向於回答不幸福的比例最高,而70歲以上的被調查者中無人認為自己“不幸福”。

  一些研究認為,青年人單純的快樂要高於中老年人,而老年人因為期望低等原因容易對現實産生滿足感。但此次調查發現我國青年人幸福感最低,這與國外許多研究結果能説相反嗎?。調查報告撰寫人、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俊秀分析,“雖然未有權威統計數據加以佐證,但其原因很可能與現在就業前景不明朗、房價水平相對較高有關。”

  經濟發展關乎幸福感 收入分配成影響幸福重要因素

  調查還發現,在總的幸福傾向上,直轄市居民比例最高,其次是縣級市和首府或省會城市,地級市最低;傾向不幸福評價的比例與這一趨勢一致,直轄市最低、縣級市次之,最高是地級市。在被調查的不同地區居民中,東部居民幸福感最高,西部最低。

  調查分析,可以基本認定幸福感的高低與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有關,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社會的發展應該以社會均衡發展為目標,致力於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們的經濟、生活狀況,提高全民整體幸福感。

  收入高低是否與幸福指數直接挂鉤?王俊秀向記者分析,當收入處於較低水平時,收入增加的時候,幸福感也會相應增加;但當收入增長到一定水平的時候,幸福感增加的幅度會變緩或不再增加,反映在個體身上甚至有可能下降。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家庭月收入越高者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越高,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王俊秀認為,鋻於我國還處於經濟收入較低階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關於收入高低與否,選擇和誰比對因個體差異而有很大不同。調查分析,對個人或家庭收入的評價高低是主觀性很強的,通過與他人比較得到的相對收入是一個比收入絕對數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為影響相對收入,進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負責人群體幸福感最高 根源在於資源分配不合理

  分析被調查者的所屬行業和職業後發現,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産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和農林牧漁水産生産人員。

  王俊秀指出,前些年大學生畢業首選外企,現在卻轉投國企和政府機關,這表明青年人在擇業時更多地是尋求一種“保障”:外企不再像過去那樣風光無限,當公務員卻可以享受很多有形或無形的好處,工資好像不高,卻可以有人際關係、住房等方面的資源。

  關於公務人員“登頂”各類“幸福”調查的新聞並不鮮見。2009年5月,武漢市社科院曾發佈《武漢市市直機關女公務員現狀調查》,調查稱從個人素養、事業發展、社會態度等多個方面看,武漢市女公務員的幸福感較強。2008年12月,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佈的調查數據顯示,廣州市在黨、政、軍機關工作的市民總體幸福感最好。2008年4月,西安市統計局對該市公眾幸福感專題調查顯示,幸福感最強的也是公務人員。

  評論認為,工作穩定、福利保障完善和社會地位高,是公務員倍感幸福的路徑依賴,一定程度而言,公務員越幸福,而納稅人所受的剝奪感就越強。

  此次調查還顯示,有自有住房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於租房居民組;擁有外地農業戶口的調查者幸福感最低;認為自己生活得“沒有尊嚴”的人幸福指數也排名末席。

  調查最後指出,科學發展觀下的社會發展不再僅僅關注經濟的增長,而是切實回歸以人為本的層面,關注民生問題,關注人民的感受。幸福、尊嚴這樣的心理感受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記者 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