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楊志良狀告台灣七位“名嘴”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5日 2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海峽兩岸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海峽兩岸):

  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日前台灣前衛生部門負責人楊志良透露,他卸任前簽署的最後一份公文是提告包括鄭弘儀在內的七位台灣“名嘴”,理由是他們涉嫌煽動民眾別打流感疫苗,説打流感疫苗會導致死亡。今天就這個話題我們展開討論。坐在台北市的兩位嘉賓,一位是時事評論員蘭萱女士,一位是台北大學的教授鄭又平先生。歡迎二位。

  蘭萱:李紅好,大家好。

  鄭又平:李紅好,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跟二位探討這樣一個話題,我想二位會比較感慨。因為兩位也是台灣的“名嘴”了,剛才我們已經談到,最近是因為“名嘴”在台灣引發了一場官司,就是七位“名嘴”被台灣的前衛生部門楊志良提告了,楊志良也是在他辭職之前遞交的最後一紙公文。楊志良既然要離職了,為什麼還要惹這個官司?蘭萱,請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楊志良為什麼要告這七位“名嘴”?

  蘭萱:我這兩天剛好也才跟楊志良碰了面,聊到這件事情,其實只要一談到這樣的事情,楊志良一肚子火,感覺起來似乎從來沒有平靜過,還是非常憤怒。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説,去年的時候,所謂“新流感”,就是H1N1爆發的時候,其實全世界都在搶疫苗。而台灣包括外面進口的疫苗,還包括自己那邊生産的疫苗,其實那個時候都擔心説,會不會供不應求。好不容易把疫苗弄到手了,但是卻開始進行一些相關討論。因為有若干民眾,還有包括小朋友,因為施打疫苗的關係,在時間點上湊巧出現了一些身體狀況的不適,有些是頭昏,有些是嘔吐,甚至有位劉小弟弟因此而往生。當然,這樣子的結果是不是因為施打疫苗所造成的,當初在台灣就造成非常非常大議論。而這一批所謂的“名嘴”就在當下,就依據劉小弟弟父親是一位醫師,他的説法,片面認定説劉小弟弟的死亡跟疫苗有絕對的、有直接的關係,甚至因此接下來爆發的一些可能打疫苗的後遺症,都把它直接牽扯到説是因為疫苗引起的。因此大家就認為説,打疫苗可能不安全,所以若干媒體就説不要打疫苗好了,也因此造成了很多疫苗,總共擁有的1500多萬到最後打了不到三分之一,甚至緩打疫苗或者不打疫苗,這樣的風潮到目前為止都還受到影響。

  所以今年過年的時候,不少的朋友其實也都罹患了新流感,而當中也還是從現在如果往前推算的話,一年左右的時間,總共有44條人命因為新流感而喪生,而他們都是沒有打疫苗的。所以每次一講到這裡的時候,楊志良就認為説,因為這個事情不只是一些藍綠的紛爭,政治的紛擾而已,而是事關人命。所以對於楊志良來説,他站在衛生單位的主管,他認為他有這個責任,站在這樣一個立場上面來説,因為不只是H1N1,未來還會有各式各樣的疫情可能爆發。如果説有若干媒體因為政治也好,因為藍綠的關係也好,因為想要批評政府,因此找了一個話題來進行批評也好,造成的後果是老百姓的死傷,他認為這部分,政治害人太深。因此他才會進行這樣一個訴求

  主持人:通過蘭萱剛剛的介紹,我們也了解了一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了解了一下前衛生部門楊志良對於提告七名“名嘴”的理由,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七名“名嘴”,對於大陸的觀眾朋友來説,可能除了對鄭弘儀還有一點點了解,其他幾個人都相對陌生。所以接下來想請鄭教授來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幾個人的情況。

  鄭又平:台灣“名嘴”其實藍綠兩個陣營都有,而這一次被告的《大話新聞》,可以説是最典型的,人們認為説是傾向於綠營的政論節目一群“名嘴”,這些“名嘴”他們的影響力非同小可,在全台灣收視率前20名的節目裏面,《大話新聞》可以説是穩坐政論節目的龍頭,它的平均收視率相當高。這裡面這些“名嘴”,最有名的當然就是它的主持人鄭弘儀先生,大家來看一下。鄭弘儀他是一個資深的媒體工作者,原來是《中國時報》的新聞記者,他同時也在超級電視臺主持一個《新聞挖挖哇》的節目,收視率都相當高。他在台灣知名度高,在綠營裏面最有名的一戰,就是在五都選舉前,大家還記得嗎?他曾經在公開站臺的時候,用非常粗鄙的語言批評馬英九,受到了很多民眾的反彈。鄭弘儀可以説是全台灣收入最高的“名嘴”,據傳他的收入每一年可以超過1個億台幣。

  再過來徐永明教授,徐永明教授就是台灣“名嘴”的第二種典型。台灣“名嘴”有兩種,一種是像鄭弘儀這種專業的,他靠政論評論為主,為生活。第二種人就是主業可能是學者,可能是記者,但是他平常會在電視節目上做政論的“名嘴”。徐永明就是屬於第二類,他是原來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他的學問相當不錯,他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畢業的博士,他現在是東吳大學政治係的助理教授,他也是經常會出現的一個主持人。第三位何博文先生,何博文先生是資深的媒體人,他曾經在《中國時報》做過記者。

  下面我們看,下面還有一位,這次被告的很有名的王定宇先生,這位是台南市的市議員,但是大家大概對他記憶最清楚,就是在2009年的時候,他曾經用暴力把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先生在台南孔廟推倒在地。再過來鐘年晃先生,鐘年晃先生他過去是《聯合報》、《蘋果日報》的資深記者,他也是台灣角社,一個親綠社團的社長。這位侯漢君先生,他是我台北大學公共行政係的鐵桿哥們,他的辦公室就在我的隔壁,他也是我們公共行政係的副教授。他過去還擔任過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的時候,台北市研考會的委員顧問。

  最後一位吳國棟先生,吳國棟在“名嘴”裏面是非常資深,各位如果有機會看到《大話新聞》,他永遠都是坐在鄭弘儀的旁邊,因為他的分量,大概在新聞界裏面算是“大佬”級的。他過去擔任過《中國時報》社會新聞的召集人,《時報週刊》的總編輯。他對於台灣的社會新聞,尤其是警政方面的新聞是特別清楚。

  而在這些人裏面,每一位我們可以説都是口才辯極,而且他們思想都很敏捷。更重要的,他們講話大概都有一些獨特的群眾魅力,相當能夠煽動群眾的情緒

  主持人:看來這幾個人有學者,有媒體人,還有議員,甚至有的人還有前科。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幾位被告的反應。就像剛才鄭教授提到的,其中吳國棟甚至對外宣稱説,他要反提告。好像還有鄭弘儀,他還借這件事情為自己的節目拉抬收視率。蘭萱,據您的觀察,您怎麼來看待這幾位被告對待此事的態度?

  蘭萱:當然了,我覺得事情一旦進入司法程序的話,因為司法如果説你真的是有罪,接下來是很多相關的刑責、刑罰,如果民事的話,可能要賠償,如果刑事的話,可能要判拘役。可能要坐一段時間的牢,所以對於他們來説,不斷地替自己辯解,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一件事情本身事關到人命,我覺得這件事情會引起另外不同一個討論的層次。就是對於這些人來説,他們當然覺得説,自己其實説的話是有所憑據,但是這件事情必須要經過整個證據的檢驗。我們可以這樣講,任何一個人都有評論事情的自由,但是每一個身為媒體的媒體人,同樣也都有自我檢討、反省的空間。

  就我們自己來講,你評論每一件事情其實坦白講,還是會戒慎恐懼,尤其在一些涉及非常專業的,尤其像醫療這件事情,其實你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你肯定要多多聽聽相關學者跟一些專家的意見,而且這些學者跟專家非常多,可能也是人人各吹一把號,各唱各的調,也因此在那個時候,相關的疫情非常嚴重的時候,大家擔心,自己的言論如果説並沒有非常謹慎的時候,很容易造成一些扭曲,或者失真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格外小心,盡可能會去蒐集相關的證據,然後會儘量去網羅各種不同的説法,讓你自己的談話本身接近於專業,接近於事實,而且儘量不要讓這些民眾造成恐慌。

  所以反過來講,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面,坦白説,我覺得任何一個人對這個事情有所評論“名嘴”,其實都應該在這件事情上面有檢討跟反省的空間。所以站在這樣一個立場跟角度來看,我會覺得説,對於這些像鄭弘儀等人,他們要反告這件事情是他們的自由,因為這件事情本來就應該在司法的程序上面,用證據來説話。但是站在一個媒體人的角色來説,我是認為很多事情應該相對來説更謹慎一些,相對來説更謙虛一些,不能夠過度自我膨脹,只認為説手中握有第四權,握有麥克風,好像就可以隨意對於一些事情任意發言,不負責任去做一些指控或者做一些引導。

  主持人:看來這件事情發生之後,也可以引起人們的反思。這個官司曝光之後,各方的態度是很不同的。比如説知名人士郭臺銘就花了500萬元拍下了楊志良曾經用過的一個公文包,表示對此事的支持。而蘇貞昌則是為那些“名嘴”鳴不平,從整體來看,島內各界的反應是怎麼樣的?鄭教授。

  鄭又平:這件事情出來之後,的確引起了島內非常廣泛的議論。一般民間的態度,其實很多人鼓掌叫好,認為説,“名嘴”亂象早就應該有所節制。這件事情不論它的司法訴訟最後結果,能不能夠讓這幾位“名嘴”被定罪,可能還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但是最起碼很多人認為説,這件事情會讓所有的,掌有話語權的這些所謂“名嘴”、評論家們,以後要在言論自由跟社會責任這兩者之間,做一個小心的平衡,而且必須要用科學的數據來説服群眾,而不是用自己的意識形態眼光來論證,來批評公共政策議題。

  但對於藍營的政治人物來講,其中最明顯的當然就是馬英九的發言人羅志強,羅志強有出來公開對這個事情表示了一個態度。很多人以為説,羅志強是支持楊志良提告。但是羅志強又否認了,他説:他的發言並不代表馬英九是支持這件事情的。但是馬英九在他自己的臉書上面,卻又公開鼓勵大家要去施打流行感冒的疫苗,這也表示間接在肯定楊志良。

  除了他之外,國民黨的民意代表邱毅他更是主張説,早就應該要告《大話新聞》了。不過邱毅認為説,這件事情處理的手法,技術上還要值得檢討。因為在一開始的時候,你楊志良署長當時就應該直接應戰,你不應該在事後再來處理,而且在那個節骨眼上,你大可以用《傳染病防治法》,強制用行政處罰的方式連續處罰《大話新聞》的不當言論,因為你妨害了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但是現在這樣做,他個人認為説勝算不大,不過仍然可以對這一些不實、不當的言論給予足夠的警惕。

  台灣當然也有其他政治人物表示支持,其中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民進黨籍的楊秋興,前高雄縣縣長楊秋興,他也公開表示支持。他自己就説,他是《大話新聞》他是這一些綠營政論家、“名嘴”的受害者,所以如果當時他退出民進黨,他堅持要參選高雄都市長的時候,他所有受到這一些不當的批評或者是偏頗的批評,他如果有錄影下來,他也考慮要提告。

  但除了藍營的支持者之外,我們也看到綠營有很多人反對。蘇貞昌當然他是説,這是一個作秀的手法。但是除了蘇貞昌之外,有一些綠營的學者基本上認為説,你楊志良這麼做,你為什麼不用你個人的名義,在你退職之後再來提出訴訟,而是在你擔任署長最後一天,用衛生署,用公家的資源來提出訴訟。而如果你要用政府名義提出訴訟的話,照道理説,你應該經過適當的評估,最起碼你衛生署裏面的法規會就應該要先經過審慎評估,才能夠提出一個告訴。換言之,綠營這些支持者認為説,楊志良你是濫用政府公家的資源,來做你個人的私益。

  另外,也有一些學者認為説,國民黨執政團隊今天這個做法,等於是用行政訴訟來鉗制綠營的言論,這個是有寒蟬效應,所以可能用這種方式是來壓制綠營的看法。

  主持人:也就是説各方對於此事都有不同的評論。其實在島內經常會有類似“名嘴”被告的事件發生。蘭萱,在您的印象當中,有哪些比較重大的“名嘴”被告案件?一般這樣的案件是怎麼收場的?如果説訴諸法律程序的話,這類案件一般是怎樣量刑的?

  蘭萱:事實上是沒錯,台灣的政治當然比較紛擾,尤其因為選舉的關係,所以很多事件像走馬燈一樣,一個又一個。所以坦白説,我覺得大家都還蠻健忘的。事實上在這一次楊志良告有關於所謂綠營的“名嘴”引起爭議之前。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他們其實常常告“名嘴”。印象比較深的部分,當然一個是選舉期間,選舉期間常常會有一些比較激烈的語言,像在這樣的過程當中,陳水扁過去就曾經告過趙少康。趙少康的理由是在於説,那個時候談到有一些“涉外”的部分進行了一些金錢的援助,那個時候趙先生他引用了媒體的報道説,陳水扁給了巴拿馬前總統百萬元的美金,那樣一個“政治獻金”,而且還説錢是拿來做“遮羞費”的。聽了陳水扁很不高興,尤其是“遮羞費”三個字,也因此陳水扁就決定告了趙少康。這是第一次陳水扁以領導人的身份告了一個“名嘴”。那個時候其實趙少康他也很不甘心,就跟陳水扁對簿公堂,那個時候引發相當多的關注。陳水扁甚至還在一個場合當中談到説,很多的“名嘴”對他一些批評,他説這叫做“人何寥落鬼何多”。所以用來諷刺他認為他深受“名嘴”批評之擾。但是這件事情到頭來趙少康是無罪的。 為什麼?因為在相關刑法規定當中,所謂涉嫌誹謗有一些相關規定,意思就是説,如果這件事情是可受公評之事,而且你作為某個程度,算是適當評論的話,其實不會違法。同時還有一個相關規定講到説,你在談論過程當中,你信其為真。因為有很多資訊進來,讓你在當時的判斷,你認為你説的是真話,你出於善意的話,這部分也不構成誹謗。所以從那個時候民進黨開始,包括陳水扁本人,告了趙少康,告了姚立明,其實都是不起訴跟無罪這樣的結果。

  反過來講,對於國民黨這段時期他們針對一些綠營的“名嘴”提告,坦白説,如果一般來説,都是一些公共政策相關事情,政壇上面的一些事情,針對一些政治人物的言行進行相關評論,應該都是在相關法令的保障之內,可受公評之事。而且如果你當時引據若干資訊來源,而且有一些事實證據讓你信其為真的話,一般來講,其實很難成案。到底為什麼政治人物要這樣子做呢?坦白講,我覺得不論藍或綠,事實上反過頭去看,我認為綠營告“名嘴”的狀況是來得更多的,只是藍營在這段時期,尤其是針對所謂的《大話新聞》,他們其實經過內部非常多討論,決定説到底該怎麼辦才好,最後才採取一個親訟這樣一個舉動。所以不管藍綠,其實面對這樣一個,對你的執政擁有一些不同意見的人,他們通常都會用司法告訴手段,就算沒有辦法把你繩之以法,但是光是讓你一天到晚跑法院,疲於奔命,就已經是一件夠受的事情了。

  主持人:我們看到這次楊志良狀告“名嘴”案和以往類似案件有不同的地方。就是這一次是多名“名嘴”,而以往都是,比如説一名“名嘴”遭到被告。現在楊志良已經離職了,接下來這個案件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走向是各界比較關心的,鄭教授您做何觀察?

  鄭又平:到目前為止,這個案子進入地檢署之後,已經進行了分案,交給了承辦的檢察官。據了解,檢察官已經開始偵辦此案,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始約談任何一位“名嘴”,至於説後續會不會正式起訴,當然這還有待觀察。不過,正如同您剛剛所説的,因為這個案子一次告了七名“名嘴”,對台灣社會、媒體都是很大的一個衝擊,大家都在密切觀察。尤其對於媒體人來講,的確是有很好的一個警示作用。大家必須在話語權、言論自由、社會責任以及個人道德的風範方面,都要去做深入的檢討、反思。但是不只是這樣子,對於行政部門來講,其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為行政部門他們過去往往被人家批評聲音太小,不擅溝通。所以當綠營這些“名嘴”或者是坊間各種社會媒體、輿論對政府政策提出質疑的時候,往往台灣政務官員都羞于出來直接做政策辯護、立場説明。這也就是為什麼郭臺銘會為楊志良這樣的政務官大聲地叫好鼓掌。社會上各界也會高度肯定,像楊志良這樣有風骨、有膽識、有膽量的政務官,的確已經不多見。

  主持人:非常二位嘉賓所做的介紹。謝謝。

  鄭又平/蘭萱:謝謝。

  主持人: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海峽兩岸》,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責任編輯:杜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