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部分中央部委食堂向周邊社區開放 居民吃著放心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3日 11: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302食堂,附近社區老年居民在窗口打飯。通訊員 于志強 攝

  部委食堂向社區居民開放

  西城月壇街道正與十余個駐區中央機關洽談合作,嘗試資源共享

  王薈 薛珺

  本報訊 (記者王薈 薛珺)西城區月壇街道的居家養老服務不再局限于社會企業和養老院,而是延伸到了駐區的中央部委的食堂、展廳、會議室。月壇街道有關負責人昨日介紹,目前街道正在與十余個中央機關洽談建立合作,嘗試與社區居民資源共享。

  老年餐卡可用養老券充值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302食堂是第一個與月壇街道建立合作的部委食堂。從2009年開始,這家位於月壇街道白雲觀社區的部委機關家屬區的內部食堂開始對周邊居民開放。

  社區的老年人可憑藉老年證辦理就餐IC卡,並且可用養老助殘券進行充值。從週一到週五每天都有六種菜品,地三鮮、咖喱小丸子、香幹快菜、孜然肉丁、梅菜扣肉、圓蔥爆羊肉等,一週菜譜幾乎沒有重樣,食堂還提供免費湯,夏天有綠豆湯、冬天是棒子面粥。

  餐廳工作人員介紹,中午來就餐的周邊居民很多,多的時候每天要接待400多位老年人用餐,送出幾百份外賣。在食堂就餐,窗口打飯的菜品每種基本都是十幾元;外賣每份葷素搭配3個菜,便宜的只要10元、貴的15元。

  部委有望開放更多資源

  西城月壇街道常住人口近14萬,其中老年人達23%,是全市老年人比例較高的區域,老年人服務需求量較大。

  廣電總局食堂開放之後,去年,國家發改委也向社區老年人開放了一個餐廳。“一南一北兩個食堂,可滿足更多老人需要”,街道工作人員説,雙方合作開展得都很順利。

  月壇街道還與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鐵道部、國家海洋局等10余個機關,聯合組建了月壇社區建設協會,目前正在具體協商合作事宜。未來,部委機關的禮堂、展廳、會議室、健身場所等都可能為社區居民所用。

  ■ 探訪

  “機關食堂飯菜吃著放心”

  家住白雲觀北裏的吳大媽今年82歲,同齡的老伴患有輕度老年癡呆。由於子女都不在身邊,吳大媽老兩口每天都是自己料理生活。吳大媽雖然身體還不錯,但是每天要做飯,還要照顧身體欠佳的老伴,常常會覺得“吃不消”。

  去年開始,吳大媽常常用政府發的養老助殘券,去附近的飯館吃飯或是叫外賣,“價格不貴,口味還不錯”。

  後來吳大媽聽説附近的廣電總局302食堂對社區老年人開放,並且可使用養老助殘券。就在天氣不錯的中午拉著老伴,兩個人慢慢散步到302食堂,“打兩三種菜,來二兩飯”,兩個人花費一般在20元左右。有時吳大媽會多買一點,留著回家晚上吃。遇到天氣不好的中午,吳大媽就打電話要302食堂的外賣,“常常吃不完”。

  吳大媽説,自己家距離廣電總局食堂路程並不太近,走路需20分鐘,“但是機關食堂的飯菜,吃著放心”。

  ■ 背景

  西城15街道實現資源共享

  2009年11月,國務院民政部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意見》,鼓勵社區內或周邊單位向社區居民開放內部食堂等公共設施。

  西城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區的15個街道都實現了社會單位與社區資源共享的合作計劃,如金融街上的建設銀行開放食堂、牛街的總參第三招待所開放各類活動場地及設施等。下一步,兩者的合作範圍還將進一步擴大。

  機關內部設施如何實現社區共享

  ■ 社論

  到廣電總局的內部食堂用餐,去國家發改委的禮堂開展文娛活動,來國資委的活動中心展示、交流書畫作品……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街道居民,如今用上了中央部委的內部設施。據悉,該街道與駐區國家機關的服務保障部門廣泛建立聯絡,目前已有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廣電總局、鐵道部等10余家單位,開始嘗試與社區居民資源共享(據2月12日《北京日報》)。

  從陌生的“鄰居”到熟悉的“家人”,政府機關主動融入社區,將內部設施向居民開放,所展現的無疑是一種可貴的服務意識。

  我們一直強調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其實,政府機關服務民眾,不僅體現在法定的職能上,也體現在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政府機關的大門應該永遠向民眾敞開,政府掌握的一切資源,理當盡可能地為民所用。在國外,市政府大門口挂上“歡迎到市政府如廁”提示牌,縣政府的大廳會擺上幾排沙發供民眾隨時進去休憩等等,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而在國內,政府機關內部設施開放也早就提上日程,2009年11月,國務院民政部網站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意見》,鼓勵社區內或周邊單位向社區居民開放內部食堂等公共設施,一些政府機關甚至拆除了高高的圍墻,讓民眾可以自由進出。

  10余部委機關內部設施向月壇居民開放,這種做法理應被更多機關單位學習。任何政府機關,其內部服務設施的建設資金大都來自於公共財政,因此,這些設施不屬於某個部門私有,而具有典型的公共性,應在服務政府機關的同時,兼顧社會大眾。在北京,現在城市可用建設用地越來越少,無法建設更多公共服務設施去滿足民眾的需要,與此同時,許多機關大院卻服務設施齊全,完全有能力承擔一部分服務民眾的功能,因此,向社區開放這些內部設施,既可提高設施的使用效率,又可營造親民形象,大大方便民眾,實在是多贏之舉。

  須看到的是,機關內部設施向居民開放,這還只是第一步。大而全且封閉的機關後勤體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産物,根據1989年出臺的《關於中央國家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後來一系列文件,機關後勤的社會化才是改革的最終目標。這就是説,政府機關的後勤需要走出封閉式的管理,向商品化、市場化推進,政府機關的後勤機關最終將轉變為具有法人資格,實行獨立核算的單位,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直面公眾,同時社會服務單位也可走進機關單位,參與服務的競爭。

  據報道,除月壇街道10余部委機關之外,西城區的15個街道都出現了機關單位與社區資源共享的合作計劃,如金融街上的建設銀行開放食堂、牛街的總參第三招待所開放各類活動場地及設施等。我們期待更多的機關單位能降下身段,走入社區,更期待機關後勤體制改革加快速度,使得機關內部設施全面實現與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