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微博求血頻現 血荒危機難掩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3日 0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12日零時50分,經過16個多小時的手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手術室的指示燈終於熄滅了,喜訊傳來:患有"骶骨高度惡性腫瘤"命懸一線的金孝忠手術成功。已懷有身孕4個多月的妻子謝友蘭流下了熱淚。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採訪獲悉,在金孝忠重生的背後,上演著一場"微博求血"的生死營救大接力,而感人的救人故事也反映出"血荒"帶來的社會問題。

微博求血:3000毫升救命血在哪?

  1月8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來自贛州的金孝忠近期腿部劇痛、大小便功能失禁,被當地醫院診斷患有罕見的"骶骨高度惡性腫瘤",妻子謝友蘭立即帶他到北醫三院救治。

  "癌細胞隨時會轉移擴散,必須儘快手術才能保命。但患者骶骨部位有大血管,術前須準備至少4000毫升O型血。"院方對謝友蘭説,"我院儲血有限,僅能供血1000多毫升,唯一辦法是你們自籌血3000毫升。"

  謝友蘭感到十分無助,但"孩子不能沒了爹!"在北京舉目無親的她沒有放棄,瘋狂向親朋好友電話求救,終於通過曲折關係聯絡上在北京工作的朱早生。

  1月28日,朱早生通過"北京媽媽網"新浪微博發出第一次呼救:"人命關天!孕婦謝友蘭,她老公正在北醫三院等待腫瘤手術,因缺O型血,無法手術,隨時危及生命!若有朋友是O型血,身體條件允許,儘快電聯她!大家緊急行動起來,儘快轉發,感謝!"

  一時間,網友從四面八方趕來。

  發帖當日,該微博被瀏覽6000多次,被各大網絡論壇轉發上萬次,回復800多帖;發帖次日,便有數十位好心人趕到醫院或血液中心獻血,沒人提出報酬。患者金孝忠終於看到了生的希望。

  1月29日,獻血者雲集北京海淀血液中心。始料未及的是,獻血者中,有的血液不合格;有的根本不是O型血;醫院原本用非O型儲血向血液中心調換O型血的計劃由於全市"血荒"擱淺。本已集齊的血液僅剩800毫升合格,定於春節前的手術被迫無限期推遲。原本看到希望的謝友蘭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一下子打懵了……

  挺著肚子的謝友蘭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她幾經週折找到已近10年未見、正在北師大讀研究生的初中同學謝遠能求助。

  謝遠能立即在北師大"校內網"和各大高校論壇發帖求助。在京學生紛紛踴躍響應,最終有9名愛心人士獻血籌集3200毫升O型血。金孝忠終於得救了……

  據"中國網事"記者了解,金孝忠手術異常困難,共用血近5000毫升。截至目前,病人生命體徵平穩。

微博求血成功難掩"血荒"之危

  "如果沒有微博,如果沒有愛心人士的善舉,金孝忠還有救嗎?"面對網友的疑問,謝友蘭回答:"那不敢相像!"

  由於血源匱乏,一個本該得救的生命有可能失去生命,這是一個可怕的社會現實,而這種情況不是金孝忠一人的遭遇。

  就在2月8日晚,一條"救救白血病女孩劉家宏"的微博出現在新浪微博上。發帖人"Large crab55"寫道:"劉家宏是一名寧波女孩,正在接受白血病治療。醫生説上海血庫最近缺血,劉急需血小板,上海地區的朋友請前往上海血液中心,捐獻前請説明捐給瑞金醫院的劉家宏。"

  "中國網事"記者通過微博和"Large crab55"(真名李克)取得了聯絡。李克説,他通過朋友知道"2010年寧波足球寶貝"劉家宏的事,並跑到醫院看望、證實,於是決定用微博發起求助。

  面對一個個"微博求血"的感人故事,"一點兒媽媽"等網友質疑:"為何總要患者自己動員力量籌血?平時好多無償獻血車號召大家義務獻的血都幹嘛去了?"

  "中國網事"記者了解到,進入冬季,北京幾乎年年都鬧血荒。去年冬季,北京血庫存血僅6000袋左右,還不到庫存量的一半。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劉江説,對比逐年快速上升的臨床用血需求,北京市的採供血間的長效平衡仍面臨巨大挑戰,出現季節性供血缺口的風險一直存在。

  北京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劉娜説,冬季血荒在全國範圍普遍存在,原因有三:一是中國人習慣於"貓冬",血液收集量減少;二是大部分外地朋友陸續返鄉過年,採血源減少;三是一些病人查出疾病後急著年底做手術,醫院手術量上升,用血量加大。

人大代表全國兩會將提"解血荒"建議

  "中國網事"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全國大範圍出現嚴重"血荒",今年春節期間,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一幕幕"微博求血"的動人故事也頻頻上演。"這昭示著'血荒'危機潛存的重大社會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北醫三院骨科主任劉忠軍教授説。

  北醫三院常常出現金孝忠這樣的患者,有一年,一位外地患者竟組織老家的親戚朋友同事赴京為自己獻血。劉忠軍説:"在血及血液製品日趨緊張的今天,大力提倡在手術時採用自體血回輸是解決'血荒'的有效途徑之一。"

  所謂"自體血回輸",就是將患者術中、術後出血或體腔積血,經回收、過濾、離心、洗滌後,再回輸給患者。只要患者自身沒有傳染病或風險,便可適用於心臟、脊椎、神經等多種手術。這一方法可節省約三分之二的供血量,早已被發達國家普遍採用。

  劉忠軍説,在我國,儘管該項技術的應用已有十年以上歷史,設備和技術方面已無障礙,衛生部門也一直在提倡和鼓勵使用,但迄今該技術的普及率仍然很低,全國大多數三級醫院並未實際開展。

  全國兩會在即,劉忠軍説,他將在會上再次提出"解血荒"良方,建議衛生部儘快制定關於大力推廣應用外科手術自體血液回輸技術的相關條例,最大限度地減少異體血液的使用,以制度或法規的形式保障臨床用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據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