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一五”社會保障建設回眸:為百姓解除後顧之憂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2日 08: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資料圖片:把農民工群體納入社保“安全網”

  讓更多人擁有社會保障、解除後顧之憂,是“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亮點。

  5年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社會保障待遇水平連年提高。一張更加結實細密的社會保障安全網,提升著百姓的幸福指數,溫暖億萬人的心。

  瞄準“空白點”,社保體系日趨完善

  “十一五”的5年,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突破的5年,制度上的“空白點”成為改革攻堅的“著力點”。

  城鎮居民醫保率先“破冰”。

  此前,農民有新農合,城鎮職工能參加職工醫保,但“一老一小”——城鎮兒童、未曾就業老人的醫療需求卻缺少相應的制度安排。2007年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啟動,醫保大門向2億非從業城鎮居民敞開。

  “這醫保可幫了我大忙。”成都市金堂縣的沈元章大媽是居民醫保最早一批受益者。2007年,當地居民醫療保險試點推行,兒女們立刻籌錢讓母親入了醫保。次月,沈大媽因腦梗塞住院,花去11000多元住院費,報銷了近8000元。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已建立起居民醫保制度,預計今年參保率將達到80%以上。

  新農保起步,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

  2009年國慶節前夕,新農保試點在全國27個省區320個首批試點縣和4個直轄市啟動。到2010年春節,短短4個月間,全國已有1500萬農村老人領到了55元的基礎養老金。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我國農民在60歲後首次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保障,農民在實現“種地不交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後,又實現了“養老不犯愁”。

  新農保先期試點的寶雞市靖口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1200多元。參加新農保後,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多了660元收入。當地老人説,有了每月55元的養老金,他們從此舍得吃“臊子面”、能給孫子孫女買書、在家裏腰板挺得更直……從“0”邁到“55元”,新農保雖然是低水平起步,卻邁出了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一大步。

  同樣是“十一五”期間,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建立農村低保制度。農民,特別是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到由國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服務。農村低保的推開,從制度上終結了“絕對貧困”。

  走過“十一五”,我國初步形成了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包括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住房保障和社會慈善事業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保險制度普遍實施,實現了從單位福利向統籌互濟的社會保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