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密集出臺抗旱保糧措施 抑制高漲通脹預期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1日 18: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月27日,最新統計顯示,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旱情的安徽省淮北地區受旱面積達1124.2萬畝。據氣象部門預報,淮北地區1月底之前仍無明顯降水。張延林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2月9日下午1點30分許,一場“及時雪”飄落在河南鄭州鄉村久旱的麥田裏。近一個小時大地銀裝素裹,該地區已連續三個多月未降雨雪,這場雪雖然來得比往年晚,但對農田旱情有所緩解。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中新網2月11日電(楊威) 由於受到最近北方旱情的影響,有“百價之基”的糧食價格,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一系列政策措施組合出臺,在力保糧食穩定增産的同時,也意圖抑制日益高漲的通脹預期。

  降雪緩和旱情作用有限 抗旱形式仍嚴峻

  9日至10日,中國北方地區終於迎來了期盼已久的降雪。但農業專家表示,此次降水對緩和旱情作用有限。因為據農業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9日,8省冬小麥受旱面積佔播種面積的42.4%。

  截至8日統計,中國作物受旱面積1.12億畝,比一週前增加了3400多萬畝;有272萬人、28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自2010年9月23日以來,山東全省除半島以外有130多天無有效降水,全省氣象乾旱程度已達特大乾旱等級,為60年一遇。

  進入2月份,前期受旱的冬麥區仍無有效降水,氣溫明顯回升,耕地土壤失墑加劇。9日,中國國家防總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旱區各地和有關部門也啟動了應急響應。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目前受旱的1.1億畝冬小麥中,約有2000多萬畝無灌溉條件。若持續無有效降雨,冬麥區旱情可能迅速發展,抗旱形勢嚴峻。

  嚴重的旱情,以及物價壓力倍增的背景下,是國家保持糧食穩定增産,管理好通脹預期的一套政策“組合拳”。

  129億元資金投入 政策“組合拳”瞄準糧食穩定增産

  2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糧食生産形勢,出臺的十項“保糧”措施。會議指出,保持今年糧食穩定增産,對於管理好通脹預期,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析人士表示,從擴大抗旱補助,到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表明國家促進糧食生産、穩定物價的著力點,已從此前單純北方小麥産區的抗旱,擴大到了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糧食作物的扶持,實現了從“單純抗旱”到“綜合促糧”的轉變。

  同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通知,強調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保糧措施。通知指出,國家繼續在稻穀主産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並適當提高2011年最低收購價水平。2011年生産的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107元、128元,比2010年分別提高9元、10元、23元。

  2月10日,全國糧食生産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溫家寶總理作重要講話。他表示,目前糧食供給形勢總體是好的,供求平衡,但北方冬小麥主産區旱情持續發展,對今年夏糧增産構成直接威脅。

  溫家寶在會上強調,穩定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産,是管理好通脹預期、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的基礎,也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會議提出五大措施全面強化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産發展,包括近期安排129億元資金支持糧食生産和抗旱工作,努力形成務農收入穩定增長的機制。

  此外,對於大旱治理,中央今年年初就已經大力整治,並將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瞄準”了水利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1月29日正式發佈的2011年“一號文件”中提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

  文件提出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10年總計投入將達到4萬億元。

  分析認為,去年春季中國東南地區的旱災使農業損失嚴重,今年北方又遭遇大旱,這暴露了中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也充分説明中央“一號文件”側重水利建設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糧價推漲通脹預期 1月份CPI或突破5%

  近一段時期全球天氣異常,對全年通脹壓力不容忽視。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發表的報告,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連續7個月上漲,今年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達231點,創歷史新高。

  而在中國,糧食被視為“百價之基”。由於近一段時期以來,中國冬小麥主産區持續乾旱已對夏糧生産構成嚴重威脅,農産品價格繼續上漲預期增加,推漲了通脹預期。

  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的1月下旬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數據顯示,29種食品價格除個別品種略有下降外,絕大多數品種價格繼續上漲,蔬菜價格漲速很快,其中黃瓜當期漲幅高達28.2%。

  此外,2月9日,前期走勢相對溫和的小麥期貨一舉邁入3000時代。有關國際組織發表預警稱,中國乾旱可能對世界糧食市場造成衝擊。

  據多家分析機構預測,今年1月份CPI可能達到5.2%-5.5%,將再度創出本輪物價上漲的新高。

  不過,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央行選擇在農曆新年剛過這一節點加息、出臺十大措施穩定糧食生産、宣佈恢復央行票據發行,中國政府正在打響控通脹“攻堅戰”,顯示防控通脹的決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今年1、2月份很有可能是全年物價的高點,相應的貨幣政策等調控力度將是全年最嚴厲的時期。目前全球面臨的是發達國家通縮和發展中國家通脹並存的經濟格局,中國的通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可能的風險,與歷史上的高通脹時期相比尚未形成全面高通脹的現實,仍處於可控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