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稀土資源儲量亮紅燈 一年走私總量達上萬噸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0日 03: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江西信豐縣水土保持教育基地,因稀土開發留下的尾砂山和周圍臍橙園形成對比。新華社記者 周科 攝

  稀土資源:覬覦與揮霍的碰撞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稀土資源的話題十分尖銳、熱鬧。美國因何封存國內稀土資源豐富的大礦?日本大量進口稀土資源有什麼戰略意圖?稀土材料到底有怎樣重要用途?中國稀土資源急劇減少背景下,美日等發達國家對中國一再施壓,迫使中國繼續廉價出口稀土資源意欲何為?中國該如何有效開發和保護稀土資源?……種種提問和觀點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探討。

  中國:稀土資源儲量減少亮紅燈

  有關證據顯示,2010年我國出口稀土39813噸,比原計劃30258噸高出9555噸。與此同時,稀土走私繼續氾濫,進而引發私挖盜採環境惡化加劇。據統計,在2009年前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我國海關連續破獲稀土走私大案,涉案稀土總量上萬噸。

  在全球稀土資源爭奪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我們應借鑒一些國家的經驗,有計劃地開發稀土資源,有效利用和保護稀土資源。

  開發和保護均不可廢

  長期以來,我國以“豬肉”甚至“大白菜”價格大量廉價出口稀土資源,導致稀土資源儲備急劇減少。2009年10月,“稀土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我國南方五省蘊藏著非常寶貴的中重型稀土,工業儲量達150萬噸,但已經開採90多萬噸,只剩下60萬噸,按照現在的開採速度,10年就開採完了。到時候,我們就要向美國和日本購買,他們可能會以上百倍、上千倍的價格“出售”稀土材料。

  我國稀土資源浪費驚人。據徐光憲介紹,包頭主東礦年開採鐵礦石1000萬噸中含稀土50萬噸,其中利用10%,浪費10%,其餘80%進入尾礦壩。世界最大稀土礦白雲鄂博礦稀土資源可能在30年內消失。徐光憲曾在2005年、2006年兩次上書國務院,緊急呼籲保護白雲鄂博礦和稀土資源,避免黃河和包頭受放射性污染。

  稀土是戰略資源,即可民用又可軍用,但是,中國一直向美國和日本出口稀土資源。中國對稀土資源的開採和貿易實行有序管理的做法符合W T O規則。在這個原則問題上,我們不能屈服於其他國家的壓力。

  開發過程要保護環境

  在相當長時期,我國稀土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生産方式粗放、資源浪費嚴重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一些企業環保意識薄弱,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例如,池浸工藝每開採一噸稀土,要破壞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剝離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礦,每年造成1200立方米的水土流失。

  江西省贛州市礦管局局長李國清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起,在‘大礦大開、小礦放開,有水快流’錯誤思想影響下,贛州稀土資源陷入濫採濫挖、無序競爭的混亂局面,幾乎縣縣開採,最高峰時有採礦證的礦山就達1035個。”他指出:“由於技術和思想觀念落後,許多開採行為‘吃一半扔一半’不僅嚴重浪費了資源,還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一片青山幾個月後就滿目瘡痍,黃土一片。”據贛州市副市長劉琮介紹:“為保護環境,提高稀土資源利用率,從2003年起,贛州市全面停止了綜合回收率不到50%的池浸工藝,2007年全面停止回收率不到70%的堆浸工藝,積極探索並全部採用回收率在80%以上的原地浸礦工藝。”但是,業內專家指出,即使改進開採工藝,也無法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而且礦區地表植被一旦遭到破壞,恢復十分困難。

  一年多前,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發表題為《有利於地球的元素被毀滅性開採》的文章寫道,當代最綠色環保的一些科技———從電動汽車到節能燈泡到大型風力發電機———都依賴一組特殊的物質才能存在,它們被統稱為稀土元素,這些元素幾乎完全産自中國。稀土元素中的鏑和鋱非常緊缺,因為它們是綠色能源産品的魔法配料。極少量的鏑能夠使電機中的磁鐵變輕90%,鋱則可以使燈泡節能80%。世界上99%的鏑和鋱産自中國,而中國的産量大部分産自廣東省北部和鄰省江西的約200個礦山。開採稀土資源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文章介紹説,古雲村,一個位於中國東南部的小村落,茂密的竹林和香蕉林中,環境破壞的痕跡清晰可見,棕紅色板結泥土已經龜裂,山谷下的土地寸草不生,那裏曾經生長著青翠的水稻。用來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質最終進入溪澗和河流,破壞稻田和漁場,污染水源。這可能就是美國封存本國稀土礦而從中國進口稀土的主要原因。

  1986年,中國稀土産量首超美國。美國一份名為《稀土元素———全 球 供 應 鏈 》 的 報 告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佔全球稀土儲量的36%,産量為1 2萬 噸 , 佔 世 界 稀 土 産 量 的97%。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佔世界稀土儲量的13%,而産量為零,所需稀土資源主要從中國進口。

  提高綜合經濟社會效益

  據統計,1980年,全世界稀土産量為2.6萬噸,2007—2008年,全球稀土年産量達到12.4萬噸,其中産量最多的中國為12萬噸,佔全球稀土産量的96.8%,其次是印度,為2700噸,巴西650噸。美國和獨聯體國家稀土儲量佔全球稀土儲量的32 .5%,但迄今稀土産量幾乎為零;澳大利亞稀土資源豐富,但幾年後才能提供稀土資源;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繼續大量進口稀土資源。2010年12月德國《明鏡》週刊報道,德國將在2011年建立稀土等原材料研究中心,德國科研界將為保證本國工業發展提供安全、可持續、有競爭力的原材料做出貢獻。但是,這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全球對稀土資源的需求將繼續增加,稀土資源價格繼續看漲。

  基於全球稀土資源供需趨勢和中國稀土資源儲量減少的形勢,我國的政策應該是,第一,加強宏觀調 控 , 進 一 步 整 治 和 規 范 開 發 秩序 , 提 高 稀 土 資 源 回 收 率 和 利 用率;第二,在開採過程中,不斷提高生産工藝水平,千方百計保護生態環境,不為子孫後代留下後患;第三,增加研發投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掌握核心專利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加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 定 價 權 , 提 高 綜 合 經 濟 社 會 效益。與此同時,要建立儲備制度。“稀土之父”徐光憲指出,美國國防部和日本防衛廳都有戰略元素儲備制度,規定包括16種稀土元素在內的35種元素為戰略元素。他提出,我們也應該建立戰略資源儲備制度。

  蘊藏在少數國家的“工業維生素”

  現有勘探表明,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稀土資源,但主要集中在幾個國家和地區。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2009年世界稀土資源蘊藏量約9850萬噸,其中,中國佔36.5%,獨聯體國家佔19.3%,美國佔13.2%,澳大利亞佔5.5%,印度佔3.1%,其他國家和地區佔22.3%。

  中國稀土儲量曾佔全球儲量的約90%。從1958年開始,中國開採稀土資源,50多年來,為其他國家供應了大量稀土資源,國內稀土儲量急劇減少。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稀土資源出口量增長了10倍,中國稀土資源出口量已佔世界稀土資源出口總量的90%以上。《上海證券報》2010年10月援引商務部官員介紹的數據顯示,過去13年來,中國稀土資源儲量佔全球已探明稀土資源總儲量的比重已從43%降至30%,按照現在的開採速度,中國稀土資源僅能維持未來15至20年的需求。

  美國的稀土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為保護稀土資源,美國在1997年就封存了國內最大的已探明稀土儲量達430萬噸的芒廷帕斯礦。美國《科學新聞》2010年11月19日援引一份新的報告稱,美國14個州發現了大量稀土礦藏,其中已知儲量最大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芒廷山口、阿拉斯拉州的博坎山脈和懷俄明州的貝爾洛奇山。

  出於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考慮,美國正在重整稀土戰略,準備重啟稀土開採。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0年9月刊登題為《美國重整稀土戰略》的文章介紹:“美國正匆忙採取行動,恢復生産國防裝備和綠色科技所必需的原材料,以應對各方對中國主導稀土行業日益加劇的憂慮。”文章援引眾議院凱茜達爾肯伯的話説:“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確保我們有充足的供應,那麼在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方面,我國肯定將陷入危險境地。”她已擬定法案,旨在使美國未來五年內實現自給自足。

  澳大利亞迄今仍是稀土生産為零的國家,但投資者預計,澳大利亞數年內或成稀土生産大國。法新社2010年10月援引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公司負責公司業務發展的副總裁馬修詹姆斯的話説:“由於中國自身資源有限、中國本國發展需求以及中國提高國內生産效率的願望,我們認為,今後5年到10年,中國可能成為稀土凈進口國。”一位稀土投資者説,人們很快就會“高度關注”澳大利亞。他説:“當你閱讀最近有關稀土稀缺性的國際文獻時,你會發現其中提到澳大利亞。但是,沒有人了解,澳大利亞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稀土儲量的46%。而且,我們的礦藏可能是世界上最豐富、最好的。”

  日本沒有稀土資源,卻是儲備稀土資源最多的國家。《日本時報》網站2010年10月援引日本經濟産業省的數據顯示,日本90%的稀土供應依賴中國。據日本沖繩大學教授劉剛介紹,日本從1993年起開始建立稀有金屬儲備制度和基地。據估計,目前日本的稀土存量已經足夠該國使用至少20年。2010年10月10日,香港《明報》社評指出,科技大國日本早在20年前就開始落實稀土儲備,日本的策略具有深厚戰略意圖。日本的稀土儲量可以用50年。2010年10月3日法新社援引日本帝京大學教授谷內達關於進口稀土資源的建議:“從長遠來看,日本應該使其供應多樣化並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90%的供應依賴中國是很棘手的。”日本繼續從中國進口稀土資源的同時,正在擴大其他來源。據法新社2010年10月22日介紹,日本和越南準備就聯合開發稀土資源達成協定。越南兩處稀土礦每年至少提供7000噸稀土資源,足以滿足日本20%以上的稀土需求。據2010年11月24日日本《讀賣新聞》介紹,日本一家商社在 澳 大 利 亞 獲 得 了 稀 土 礦 山 開 採權,已與當地某民營企業就有關問題基本達成共識。如果正式達成協定,日本可在今後數年內確保每年獲得約8500噸稀土,相當於日本稀土年需求量的近30%。

  稀土———二十一世紀黃金

  目前,全球已探明稀土資源不到一億噸,是既稀缺又非常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曾任國務院稀土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的熊家齊2010年3月1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幾乎沒有人不承認稀土在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新能源與自動化融化,21世紀會成為産業大革命的世紀。”

  稀土材料的用途非常廣泛而重要。2010年4月,湖南稀土金屬材料研究院院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稀土的每一個元素都可以形成上千億元的産業。因此,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稀土資源在諸多産業均有廣泛應用,不僅在高科技産業,而且手機、電腦硬盤、顯示器等大量生活日用品的生産都離不開稀土。因此,稀土又被稱為貨真價實的“21世紀黃金”。

  2010年4月,日本《富士産業商報》刊登題為《中國掌握美國尖銳武器製造業的命門》的文章援引美國國會稽查處(G A O )之前發表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掌握了美國高科技武器製造的命門。文章介紹,稀土是釤、釹、鑭、鋱、鉑等17種元素的簡稱,是製造“靈巧炸彈”的精密制導武器、雷達和夜視護鏡等各種武器裝備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元素。美國軍需産業今後幾年內不得不繼續依賴從中國進口稀土。

  2009年歲末,美國波音787夢幻客機試飛成功。其主要結構由碳纖維合成材料與鈦材料製成,在遠航時能節省20%的燃料,排放的溫室氣體也更少。這款飛機採用的新型材料與稀土、有色金屬等原材料有關。美國以低廉的價格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進口這些原材料,再用這些原材料製成新型材料,組裝成性能更好的飛機,並以很高價格賣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

  汽車業和相關運輸業是耗能最多的領域,而節能混合動力車的發展與稀土元素息息相關。英國《獨立報》2010年1月發表的文章介紹,豐田的普瑞斯混合動力汽車年産量將達到100萬輛,而生産每輛普瑞斯汽車需要16公斤稀土。熊家齊認為:“這個數字可以質疑,可能不是16公斤稀土,而是16公斤稀土新材料。”據他計算,一輛普瑞斯汽車可能對稀土有10項應用,其中包括:應用了稀土儲氫材料的電池,應用了稀土永磁材料的電機,應用了稀土催化劑的尾氣處理催化劑、氧傳感器、橡膠輪胎,應用了稀土材料的高價陶瓷,為減輕汽車重量和放射紫外線所使用的稀土合金和玻璃等等……一場新能源汽車的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興起,越來越多的汽車製造企業著手開發混合動力車,對稀土新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多。

  照明也是耗能大戶,很多國家都在開發節能燈。《俄羅斯報》2010年10月報道,俄羅斯科學院南部科研中心的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特殊的燈泡,它的耗電量僅為傳統白熾燈的1/40。中國杭州大明熒光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寅軒介紹,2009年中國生産了30億個節能燈,佔世界節能燈産量的80%,其中80%銷往國外。一個會場中一盞14-18瓦節能燈的光效,相當於一盞100瓦鎢絲燈的光效。唐寅軒認為,從節能燈生産的角度,提高燈的使用壽命是一種必然。“一盞燈,2000小時,3000小時,甚至5000小時就死掉了,這樣,熒光粉浪費了,燈管浪費了,電池原料浪費了,浪費了稀土資源。”他提出,政府與市場都應支持真正的節能、節材的企業和産品,回收燈管中的稀土發光材料。

  1987年,稀土開始被用於電腦生産和其他電子産品。而後,稀土廣泛應用於眾多高科技行業,從風電渦輪機到導彈、手機和照明,特別是稀土對清潔能源技術至關重要。稀土屬於清潔能源産業的核心材料之列,甚至涉及軍事高科技等國家安全核心部門,關乎國家間的戰略競爭。美國“愛國者”導彈之所以能精確攔截來襲導彈,得益於其制導系統中使用了大約四公斤的鎢鈷磁體和鈦鐵硼磁體。美國“宙斯盾”系統的spy-1雷達也使用了由中國的稀土所製成的磁鐵,沒有這些元素,美國“宙斯盾”就要“失明”。

  作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以稀土功能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行業成為備受市場矚目的藍海。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三大領域,稀土功能材料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稀土永磁、發光、催化、儲氫、拋光材料等等,將成為未來新材料領域的明星。關於稀土資源的重要性,鄧小平1992年南巡期間曾形象地比喻“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相關鏈結

  電子垃圾提煉稀土日本人廢品中撿到“黃金”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城市礦山”的開採是日本資源戰略近些年來的一個側重點。“城市礦山”是對廢棄的電子産品中所含有的金、鉑等貴金屬以及鈀、銦等稀有金屬的一個形象比喻,因為很多城市裏那些廢棄産品所含的資源總量之大已經相當於一個“礦山”的含量。而因為在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上的飛速進步,這些“城市礦山”對於日本來説不亞於甚至超過天然礦藏。

  日本前任國土交通大臣冬柴鐵三曾在視察了日本一家手機回收廠後説,我們在手機中找到了黃金。

  不久前,就在日本方面頻頻指責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對其“差別對待”的同時,中國多家媒體報道稱,日本企業從中國大量收購做精密儀器剩下的碎玻璃,以從中提取稀土。

  中國的廢玻璃為何卻成了日本人眼中的寶貝?唯技術先進,別無他途。自上世紀60年代始,日本就開始在如何提高對稀土資源的利用效率上動腦筋。1967年,日本一家公司就開發出“溶媒萃取分離法”並將其運用於工業化生産,實現了將稀土內十幾種性質相近元素進行分離的産業化應用。如今,日本産業界已有近50年的稀土提取與應用的技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