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山東旱情持續加重 小麥渴盼返青水(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9日 17: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山東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麥苗根兒在幹土層中已萎蔫。

  中國山東網2月9日訊 目前,立春已過,小麥即將進入返青期,需水量將明顯增加,旱情持續發展對小麥返青生長和分蘗極為不利,將對夏糧生産構成嚴重威脅。費縣自去年九月份以來已經持續四個多月無有效降雨,旱情已是秋旱、冬旱連上春旱了,氣象乾旱將達到200年一遇。部分麥田因乾旱出現缺苗斷壟、次生根發育不全、基部葉片枯黃等現象,嚴重的田塊甚至出現乾枯死苗。

麥苗在手裏一搓便碎成了面。

老楊扒開麥壟溝時,塵土隨手揚起。

  2月8日中午,費縣上冶鎮劉官村村民楊志業在村南的麥田裏察看小麥長勢。

  楊志業用手扒開麥苗壟溝,塵土會隨手揚起來,只見幹土層深達五六公分,麥苗因缺水次生根少且短。成片的麥苗嚴重枯萎,麥苗葉兒放在手裏輕輕一搓即碎。楊志業隨便沿著麥壟向前走過去,就會發現腳印裏的麥苗葉兒已被踩碎。

  “現在來説,今年小麥減産是肯定的了。要是過些天,或是到這月底,老天能下一場透雷雨,小麥還有點救,再晚了不下雨連上春旱,可就真的難説啦……”楊志業説這話時,一臉凝重。

  楊志業介紹,麥田往南三四百米遠就有一條河,以前村東和村南的七八百畝麥田都是依靠電灌站機器抽水澆小麥的。可是,因為那個七十年代修建的電灌站年久失修,機房早就坍塌了。再説這幾年因河床水位下跌,村民用抽水機澆小麥需要四五百米長的管子,從河邊水源到麥田又是一路爬坡,機器抽上來的水到了地頭已有氣無力,楊志業的話形容就像是“知了尿尿”,一畝地澆上一天怕也不到頭。

  楊志業接著掰著手指算起了澆小麥的成本帳:“雇抽水機澆小麥一個小時三十多塊錢,澆上六個小時就要花近200塊哩,還要搭上自己一天工夫。正常年景一畝地收一千斤小麥,也就是千把塊錢,再除去耕地50元、種子33元、化肥180元、農藥15元,收割機90元……農民種地不能細算,一算就剩不下啥了。現在到哪打上一天工最少也能掙個四五十塊啊。”楊志業説這幾年村裏很少有人再弄機器去抽水澆小麥了,澆麥成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民抗旱的積極性,再説年輕人都願意外出打工,而不願留在家裏種地。

常光宗在抽取自家水井裏的水澆小麥。

  2月8日下午,在劉官村村東一塊麥田裏,青年常光宗正在一根細細的軟管抽取自家水井裏的水澆小麥。

  “再不澆的話,小麥可真的夠嗆了。”常光宗説。他家這塊麥田因為靠家近,能用得上自家水井澆水。不過,因為井水不旺,一次只能抽水個把小時,才澆一分多地,還不能讓地喝足。這塊麥田一畝多地,最少也要個把星期澆完一遍水。

  據了解,劉官村村北還有二三百畝小麥,要靠上邊的一個塘壩灌溉了,往年都是要等到三月份才放水澆麥。

  據悉,上冶鎮共有38個行政村,2010年秋播小麥3.1萬畝。而在上冶鎮駐地周圍的翟家村、北村等十多個村,因為靠近上冶中型水庫,一萬多畝小麥年前已用水庫裏的水自流灌溉一遍。這主要得益於當地各級政府去年投資1140萬元的水庫除險加固二期工程發揮了抗旱應急保障作用。針對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費縣上冶鎮積極動員廣大群眾,充分挖掘水源澆麥抗旱,春節期間多次組織廣大幹部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落實和解決灌溉用抽水機、柴油及抗旱資金等生産資料問題,引導群眾克服靠天等雨思想,抓抗旱保苗保春播工作,人力物力財力要優先用於抗旱。另外,鄉鎮幹部包村包組、村幹部包戶包地塊,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力爭在麥苗返青時節全部澆上一遍返青水。

七十年代修建的電灌站已完全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