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黨報聚焦中低收入群體過春節:增收之路寬起來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5日 0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春佳節,正是舉家團聚的日子。辛苦一年,每每至此,總要議議過去一年的生活,説説來年的心願,免不了談到收入。

  2010年,我們的收入怎樣?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這一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速較快,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自1998年以來第一次超過城鎮居民。

  一個家庭,總是更關心生活困難一些的兄弟姐妹;一個國家,總應更惦念中低收入的群體。本報多路記者赴安徽、江蘇、雲南、吉林、廣東,走進他們的家中,拉拉家常,見證變化,編織希望。

  “保障之傘”在延展

  沒有及時的雪中送炭,恐怕難撐到今天

  有人説,對於身處困境中社會成員的保障,就像風雨中的一把大傘。今天,這把傘不斷延展。

  進入新一年,楊俊蘭從低保卡裏取出1700元錢,這是政府給的物價和菜價補貼。“省點用,一部分拿出來辦年貨,其他的給孩子們交學費和生活費”。

  楊俊蘭拉扯著3個孩子,住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城中村,3年前丈夫去世,低保金成了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每人每月20元的補貼,在一些人眼中可能微不足道,但對她們這樣的人家來説,卻不同尋常。

  見到54歲的劉德明時,他剛爬上位於四樓的家。“我4節脊柱沒有了,還有4根肋骨斷面被截掉。”他邊喘邊説:“如果不是政府和相關部門雪中送炭,我恐怕難撐到今天。”

  家住昆明盤龍苑的劉德明,原在昆湖紡織廠工作。2002年,他被確診患上骨癌,幾次手術下來,花光了家裏的積蓄,此後看病都是找親戚朋友借錢。

  2009年10月底,劉德明骨癌發作,去北京做手術,一下花掉30多萬元。“醫保給報銷了18萬元左右,醫療互助又解決了將近3萬元。如果只靠我和老伴每月2000元的退休工資,哪敢去做手術?”

  劉德明説,政府給他辦了醫保特殊病卡,看門診的費用可以便宜六七成;老伴得了糖尿病,政府每年給2000元的看病補助。

  無病我幫人,有病人幫我。按照雲南建立的醫療互助長效機制,職工只要每年繳納80元錢,遇到大病時,在醫保報銷之外,還有額外的保障。6年時間裏,劉德明和該省128萬生病住院的職工,成了“醫療互助機制”的受益者。

  圓夢安居,同樣離不開這把“保障之傘”。

  2011年1月11日,來自四川綿陽的“新市民”周偉,親眼見證了廣州最大規模的保障房項目“龍歸城”動工。這一項目將提供約1.2萬套保障型住房,其中公租房佔六成。

  去年,周偉的弟弟申購到了“芳和花園”的經適房,因為無力付首付,他放棄了申購。如今,公租房的大量興建使周偉的夢想成為現實。

  2010年,我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快馬加鞭,創下歷史之最,保障房建設也邁出新的步伐,全年新開工590萬套,建成370萬套。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宣佈,今年我國將開建保障性住房1000萬套,相比2010年增長70%,其面積大體相當於2010年全年商品房的供應量,創歷年之最。大規模的保障性住房計劃將惠及更多的困難群體。

  “就業之門”常打開

  這個春節最欣慰的是“又有班上了”

  就業是民生之本,更是開啟中低收入者未來的一扇大門。

  春節前,廣州華林街市民周阿姨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荔灣區的人大代表自籌資金上門慰問特困家庭。

  周阿姨的兒子、兒媳失業多年,依靠下崗補助艱難度日,孫女腿腳殘疾,她的丈夫不久前因直腸癌剛剛手術不久,經濟拮據。周阿姨説,這一年收取很多溫暖。最開心的是,腿腳殘疾的孫女由居委會安排去“坐辦公室”,得到一份不用走路的工作,每個月有1800元的固定收入,對全家幫助很大。

  江蘇蘇州市相城區古巷社區有一戶單親家庭。戶主秦惠芳的丈夫幾年前因意外事故身亡,兒子在上學,本人年齡偏大,文化又偏低,多次尋找工作未果,一度讓她心灰意冷。

  2008年,相城區啟動“充分就業三年工程”,列入區政府實事工程。3年間,區財政累計投入近5000萬元,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2.9萬個,新增就業8.17萬人,其中本地失業、被徵地勞動力實現就業3.6萬人。這項工程的實施,讓秦惠芳有了一份工作,也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

  今年春節,最讓長春市的王寶恩欣慰的是“又有班上了”。

  50歲的王寶恩是一名下崗職工,通過應聘公益性崗位,擔當了朝陽區清和街道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收入水平隨之有了提高。“公益性崗位是政府辦的一件好事兒,養老保險、醫保啥的都有,每年還有五天帶薪年假。”王寶恩對新工作挺滿意。

  公益性崗位,成為吉林省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主渠道。去年11月末,在崗人數11.25萬,其中就業困難人員約佔80%以上。

  吉林省還在擴大公益崗位規模,在穩定10萬個崗位基礎上,每年開發一批,規劃到2015年,規模達到15萬個。而公益崗位工資水平的標準,也有硬杠杠——必須高於當地最低工資。

  上班並不一定要離開家。陳麗坐在電腦前,手指不停敲擊著鍵盤,向網絡買家介紹商品的特點。

  大學畢業不久,職場不如意,讓陳麗陷入迷茫與困窘。這兩年,老家江蘇吳江市橫扇鎮興起了網絡商店,這座以羊絨衫聞名的蘇南小鎮,有近千人在網上賣當地産的羊絨衫。陳麗幾經思量,自己也幹起來。

  事非經過不知難。“一個月也就賣200多件,一件賺10元錢,月收入才2000元,除去成本,基本不賺錢。”儘管如此,陳麗幹得很開心:“每完成一次交易,就有一種滿足感,那種幸福的感覺,是我以前上班從未體驗到的。”

  對於未來,陳麗信心滿滿:“我還年輕,學習新知識、多積累經驗是最重要的,收入水平只是階段性的,只要自己能幹,相信收入會越來越好。”

  “增收之路”寬起來

  扶我們爬過了坡兒,“開春就蓋新房”

  對於身處農村的貧困者來説,如何拓寬他們的增收渠道是個脫貧的“牛鼻子”。

  李順昌老人在自家的樓上曬著太陽,心裏盤算著去年的收成,臉上露出了笑容。

  李順昌的家在雲南臨滄市鳳慶縣安石村。他還記得,2002年前後,家裏住的是土坯房,當地氣候冷涼,種的玉米、稻穀不肯長,辛苦一年,連半年的口糧都盤不夠,溫飽都成問題。

  2003年,政府引導農民調整産業結構,種植核桃、茶葉,還引進了兩戶茶葉加工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茶農的茶葉不愁銷,100多位村民也實現了勞動力就地轉移。

  2007年,李順昌建起了兩層小樓,政府補助了1.5萬元,剩餘部分主要靠貸款。他算了一筆賬,一點兒不擔心貸款還不上:去年,處於盛果期的10多棵核桃樹帶來2萬元收入,茶葉收入也是2萬元,兒子在村裏的茶廠工作,年收入也在2萬元左右。

  “政府扶我們爬過了坡兒,我們的日子越來越暖和。”李順昌説。

  而張榮翠的喜悅,正和自己所種的苗木一起“漲”。

  47歲的她,是安徽肥西縣紫鵬鎮永久村人,自從兩個兒子出去打工,家裏的10多畝苗木,便由她和丈夫一起打理,成為養活一大家子人的主要渠道。讓她高興的是,去年以來,桂花樹的苗木長勢和市場需求都不錯,形狀好的能賣到1700多元一棵,比去年漲了好幾百元。

  “今年掙了6萬多元,比去年多了近2萬元。”張榮翠歡喜地説,“增收的訣竅是市場信息要準確”。

  張榮翠4年前加入了永久村苗木協會。那以後,隔個把月,協會的人就會過來告知一些市場行情,哪些地方需要哪些品種,哪些品種今後的需求量更大,這讓張榮翠幹起活兒來很踏實。

  “今年,我家老二要結婚了,準備把家裏的老屋扒掉,蓋兩層的樓房,開春兒就蓋。”張榮翠在節前盤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