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六成以上家庭存啃老現象 從城市向農村蔓延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8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位讀者在湖北宜昌市新華書店裏閱讀《“吃”爹“啃”娘》一書。 東方IC供圖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近日審議通過了《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修改稿)》,新增了對子女“啃老”行為的約束,“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這條規定被不少人解讀為江蘇立法禁止“啃老”。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説,這條規定並沒有將“啃老”普遍界定為違法行為,只是從老年人權利的角度,明確老年人有拒絕“啃老”的權利,所謂立法禁止“啃老”其實是誤讀。據悉,這部被稱為蘇版“老年法”的法規將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法規詳解

  拒絕“啃老”

  不是禁止“啃老”

  惡意“啃老”才算違法

  《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草案修改稿規定:“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的,老年人有權拒絕。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以無業或者其他理由,騙取、剋扣或者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老年人有依法繼承和接受贈與的權利。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吞、搶奪、轉移、隱匿或者破壞應當由老年人繼承或者接受贈與的財物。”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臘生説,條例明確對“家庭成員盜竊、詐騙、搶奪、勒索、故意毀壞老年人財物”的行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從這個角度來説,只有惡意“啃老”才會觸犯法律。

  自願幫子女不在被禁範圍

  對於該規定,不少網友解讀為“禁止啃老”,並“拍磚”道:“沒有父母資助,以現在的房價自己買得起嗎?”

  作為這項立法的參與者,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處處長趙建陽認為,江蘇的這一規定被解讀為禁止“啃老”,其實是一種誤讀,該規定並沒有將“啃老”普遍界定為違法行為,或者説並沒有禁止“啃老”,只是從老年人權利的角度,明確老年人有拒絕“啃老”的權利。禁止“啃老”,意味著所有的“啃老”行為都是違法的;而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也意味著老年人同樣可以接受被“啃”。

  趙建陽表示,把立法規定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理解成立法禁止“啃老”,有失偏頗,是一種誤讀,而不少觀點正是在這一誤讀的基礎上産生的,“觀點正確,但前提錯了。”

  “老年人出於親情給予子女經濟資助,心甘情願地被"啃",那是許多中國家庭的常態,不是立法需要干預的事情。”趙建陽説。

  “老人自願給子女財物上的幫助,並不觸犯該條法規。”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巧仁表示。

  老年人有權拒絕“被啃”

  對有獨立生活能力成年子女的資助要求,老年人有權拒絕,法律已有了明確的規定。根據《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解釋,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限定在未成年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範圍內。也就是説,根據現有法律,老年人已經有權拒絕有獨立生活能力成年子女的資助要求。

  趙建陽處長認為,條例的這一規定,是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啃老”現象,根據民法通則、物權法和婚姻法的原則精神作出的具體規定,是對老年人財産權益的法律保護。

  釋疑解惑

  三大爭議均有法可依

  是否把道德問題法律化?

  “子女收入不高,老人貼補貼補,犯得著要立法去管嗎?”有網友評論説,這一規定是將道德問題法律化。

  趙建陽認為,民法通則、物權法都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産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而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根據法律的這些規定,父母對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再承擔撫養義務,當然可以拒絕其提出的經濟資助要求。”趙建陽説,規定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是對老年人財産權益的法律保護,並沒有從立法上普遍禁止“啃老”,不能説是把道德問題法律化。

  “獨立生活能力”怎麼界定?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趙建陽介紹説,現行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則進一步明確,“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了這些法律,司法實踐中認定有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並不是難事。

  是否是對“80後”“90後”的“懲罰”?

  趙建陽解釋説,要求老年人經濟資助或者説“啃老”由來已久,並不是在“80後”、“90後”身上才有的現象,立法只是針對“啃老”這一社會現象,規定老年人有權拒絕“啃老”,並不針對哪個特定年齡段的人群。在房價高企、就業壓力加大的現實背景下,“80後”、“90後”走上社會後面臨著很多壓力,需要家庭、國家和全社會的關心、鼓勵、支持和幫助。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自願給予“80後”、“90後”子女一定的經濟資助,包括資助子女購房等等,有利於減輕社會壓力、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對這種有益無害的行為,立法不會也不應當禁止。

  觀點交鋒

  增加老百姓所得才能治本

  為什麼現在會出現啃老的現象?“啃老族”當中不排除有一些年輕人是好吃懶做,或者是恣意揮霍,這種“啃老”當然應該得到譴責,但這也是一種道德問題,靠立法也未必能解決。更多的實際上是現在年輕一代收入有限又不得不依賴父母甚至祖父祖母輩的幫助。過去老一輩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下收入還可以維持家庭生活,但是現在年輕一代就越來越困難,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所以要解決“啃老”問題,並不是一味地去指責,更重要的是從社會分配著手,增加老百姓的所得。

  曹景行

  “啃老族”和“被啃族”都很無奈

  “啃老”現象日趨嚴重,其實是一個無奈的問題,既是被“啃”老人的無奈,也是“啃老”者的無奈。

  其實,很多老人是情願被“啃”的,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在中國傳統中,父母子女之間,你我界限分得不是很清。一般認為,父母的就是子女的。更有很多父母,總以能給子女提供好的生活條件自豪,不能給子女創造好的生活條件的父母,內心未免內疚。如果説子女生活沒有著落,自己還能過得去的話,有幾個老人不願意給子女幫助?不能排除一些子女遊手好閒、好逸惡勞,父母本不願縱容子女的行為,但扯不斷的親情讓他們無法強硬地拒絕。而拿起法律武器,則屬於最強硬的行為了,一方面,家醜不可外揚,另一方面,陷子女于不利。所以,法律再強化他們的權利,也未必管用。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説,如果自己能有辦法自食其力,是不會總“粘”著父母不放的。我們不能忽視“啃老”現象映射出的就業難問題。沒有工作,就只能靠父母幫助過日子。對於這些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困境的年輕人來説,求助父母是無奈的選擇。謝昱航

  重申老人財産權益無須大驚小怪

  江蘇近日通過的條例是指老年人有財産權和財産行使自主權,也就是可以拒絕子女“啃老”,而不是禁止子女“啃老”。在民法研究領域,經常會出現大量案例涉及子女侵害老人財産權益,尤其是房産。所以,重申一下老人財産權益就和重申老人婚姻自主權一樣,都是對婚姻家庭繼承法、婚姻自由財産所有權的重申而已,不用大驚小怪。

  不少網友認為“"啃老"是家務事,法律不該介入”,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無論婚姻法、繼承法等民法或者刑法、行政法,或是未成年人、婦女、老人保護法,古今中外,莫不以法律來調整親屬關係,法律介入親情、介入家務事再正常不過。要按照“親情不該由法律介入”的觀點,先得廢除婚姻法、繼承法還有物權法,然後還應廢除幾個特殊人群保護法,法律得全面退出家庭領域。邱鷺風

  現狀調查

  六成以上家庭存在老養小

  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統計,在城市裏,我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費。

  “羞羞答答”變成“理所當然”

  南京某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小李已經30歲了,仍沒有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

  “剛畢業那幾年,還能到電腦公司幹一陣子,但收入低,才1000多元。後來談了個女友,常常捉襟見肘。和女友分手後又丟了工作。後來我一直沒有好好找工作,現在已經過了找工作的黃金時節了。因為手頭緊,只好向父母伸手。”小李説,“啃老”有時的確很無奈,但父母的積蓄是他不得不依靠的最大經濟來源。

  像小李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不可回避的是,“月光族”、“啃老族”正成為一個逐步龐大的群體。不少年輕人也從起初的“羞羞答答”,漸漸變得“理所當然”,這不免讓人對這種不健康的社會現象産生憂慮。

  衍生矛盾成老人“心病”

  根據心理專家諮詢案例的不完全統計,由於子女“啃老”衍生的家庭矛盾導致老人心病的至少佔到全部心理問題的三成。

  “一般來説,給予子女物質和家務方面的幫助,很多老人是接受甚至心甘情願的,但是出於就業、婚姻、經濟利益等方面的消極、惡意的"啃老"容易引發家庭糾紛和矛盾,長此以往就埋下了心病的隱患。”社會生活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的職業心理諮詢師劉士華分析。

  開始向農村蔓延

  “啃老族”不僅只在城市存在,農村也有類似現象。在閩西南地區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年過六旬的老兩口在地裏頂日鋤禾種菜,兒子、女婿卻在家中悠哉遊哉。

  造成農村“啃老族”的原因首先是就業渠道太窄。當今社會崗少人多,造成許多農村青年就業率低,他們只能“躲”在父母身後,出現“農門養貴子”怪象。其次是技能培訓待提高。企業用工和居家務農對技能等要求越來越高,強技能重培訓對失業農村青年來説是當務之急。再次是綜合素質較低,存在就業瓶頸,又不願改善,結果只好整日遊手好閒。(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