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首次發現白堊紀早期真蜥腳類恐龍化石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6日 21: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法古生物學家的一項合作研究證實,在中國廣西扶綏縣、年代大約為1.3億年的那派組地層中發現的恐龍化石是真蜥腳類恐龍的一個新屬種,這也是中國首次發現白堊紀早期真蜥腳類恐龍化石,為研究白堊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演化的複雜性提供了進一步的化石證據。

  此間最新出版的英文版《地質學報》上,發表了廣西自然博物館莫進尤研究館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徐星研究員以及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Eric Buffetaut研究員合作研究的論文《中國南方廣西省發現早白堊世真蜥腳類恐龍新屬種》。

  據莫進尤介紹,新化石發現于扶綏縣山圩鎮平搞村六榜屯龍草嶺的甘蔗地裏,線索為當地一位何姓村民提供,故命名為"何氏六榜龍"。"何氏六榜龍"化石埋藏于那派組紫紅色泥質粉沙岩中,其五節背椎椎弓表現出許多與其他蜥腳類完全不一樣的骨骼形態特徵組合。初步的系統分析結果表明,"何氏六榜龍"可能代表一種真蜥腳類恐龍,與北美的簡棘龍形成姐妹群關係。

  專家稱,由於化石材料的零星和破碎,早白堊世蜥腳類恐龍的研究過去一直是恐龍研究當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廣西扶綏"何氏六榜龍"的發現不僅給那派盆地蜥腳類恐龍演化的多樣性提供出確切的古生物化石證據,同時也彌補了中國南方地區白堊紀早期蜥腳類恐龍化石研究的薄弱環節,這對研究中國南方地區白堊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組成,恢復中國南方地區該時期的古地理、古氣候及古環境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

  目前,身長18米、頭高6米的"何氏六榜龍"已經在廣西自然博物館露天恐龍園裝架展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