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美人文交流的世界意義 全球聚焦胡主席訪美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2日 00: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胡錦濤出訪美國


  17日一早開始,一則6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在紐約時報廣場戶外大屏幕播放。在接下來4周時間內,從每天早6點至淩晨2點的20小時內,這則宣傳片每小時播放15次,總計播放將近萬次。圖為紐約時報廣場宣傳片播放現場。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攝

  中美人文交流的世界意義——全球聚焦胡主席訪美(人文篇)

  這是一次富有人文色彩的訪問,這是一次心與心的溝通之旅。

  離開華盛頓,正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1日來到芝加哥佩頓中學孔子學院,給這次訪問增添了人文色彩。

  胡主席此次訪美“將增進各種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加深各國之間的友誼”,芝加哥市市長戴利在為胡錦濤主席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如是説。

  “胡主席此次訪美,向世界傳達了一種誠意:中國願意與各國展開廣泛合作,推動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融,共建一個和諧世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終身榮譽主席、“金融期貨之父”利奧梅拉梅德的話,對胡主席此次溝通與親民之旅作了恰當概括。

  孔子學院的世界反響

  1月21日上午,胡錦濤主席走進芝加哥佩頓中學孔子學院——全美唯一一所面向中小學生的孔子學院,受到學校師生熱烈歡迎。

  佩頓中學孔子學院前院長羅伯特戴維斯對胡主席訪問他曾執教的地方感到十分榮幸。他説:“這表明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兩國下一代的溝通和交流。學習對方語言,了解對方文化,可以拉近人與人心的距離。”

  “孔子學院在美國的發展相比其他國家可稱是最好、最熱烈的。美國學校和教育界對同中國國家漢辦共建孔子學院的熱情持續升溫,勢頭強勁,”中國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説。

  據悉,目前美國仍有50多個機構在申請共建孔子學院。2010年2月初,美國俄勒岡州還通過議案,成為美國第一個通過立法推動漢語教學進入中小學課堂的州。

  19日,胡主席在與奧巴馬總統會談時就特別談到,雙方應該“加深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對中美關係重要性的認識,增進他們相互了解和友誼,調動支持發展中美關係的積極性,夯實中美關係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胡主席佩頓中學之行,再次將孔子學院帶入全世界高度關注的視野之內。

  自2004年底在韓國成立首家孔子學院至今,中國已在90多個國家開設300多家孔子學院和300多個孔子課堂,全世界約有4000萬人在學“孔子的語言”。

  全球首家孔子學院——韓國首爾孔子學院理事長李充陽説,東方文化價值重新受到審視之際,中國向世界自信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可謂適逢其時。“胡主席訪美中的文化活動,在提高中國國家形象方面擔當了一翼,起到了對中國文化理解和交流的催化劑作用。”

  德國漢堡大學孔子學院德方校長卡斯滕克勞澤認為,孔子學院有助於促進不同文化的磨合,增進彼此了解,最終收穫共識。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軟實力”理論首倡者約瑟夫奈説:“孔子學院是中國展示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工具,它們有助於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孔子學院將不斷拓展文化功能,豐富辦學內涵,展示中華文化魅力,促進與世界各國的語言文化交流,”許琳對孔子學院在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與融合方面發揮的作用作了這樣的評價。

  中國形象的世界評價

  就在胡主席與佩頓中學孔子學院師生親切交談之時,遠在1000多公里外的紐約時報廣場的6塊電子大屏幕上正循環播放著《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片中中國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和普通百姓的59張面孔承載著當代中國人的感動,令途經這個“世界十字路口”的行人駐足觀看。正如顯示屏側面所標的英文,他們在通過一種獨特的方式“感受中國”。

  “每個人都面帶笑容,看上去非常幸福……整部宣傳片製作非常精良,佈局非常巧妙,”正巧路過時報廣場的高中生夏洛特麥古金評價道。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人民勤勞智慧,這部片子很好地展現了中國人的風貌,他們值得我們尊敬。”時報廣場保安格雷格已經看了很多遍,覺得“很過癮”。

  這是中國繼2009年底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滾動播出“中國製造”形象廣告之後,又一次向世界宣傳中國整體形象的主動嘗試。

  “從奧運會到世博會,美國人看到一個現代的中國。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確實在美國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胡主席訪美,將進一步提升美國人了解中國的興趣,” 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副院長杜克雷説。

  這位長期關注美中關係的專家認為,中國近年來改善國際形象的努力是成功的。

  芝加哥大學政治係教授楊大力説:“國家的開放程度與國家的興旺程度成正比。當下中國正處於相當開放的時期,不管是經濟、貿易還是文化方面,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流都處於歷史最多階段。”

  法國布列塔尼孔子學院法方院長蒂埃裏布萊茲認為,中國文化與法國文化一樣,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與其他文化兼容並蓄,互相融合,“包含著許多普遍價值,很容易被外國人接受”。

  《中國國家形象片》的播放本身正是中國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展示,這種自信源於中國“軟實力”的日益提高。

  “中國在美國展示更多軟實力、美國在中國展示更多軟實力,將有助於加深兩國彼此吸引力,從而避免可能導致衝突的誤解,”約瑟夫奈説。

  “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硬實力的提升,其他國家可能會産生恐懼心態。如同胡主席在2007年第十七次黨代會上所言,這種恐懼心態能夠通過發展中國軟實力得以減少。”

  “中美發展軟實力不是一場零和博弈。相反,雙方能夠通過減少誤解和衝突幾率而獲益。我們雙方應當歡迎加強各自國家的文化外交,”奈説。

  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中美兩國加強對話溝通,求同存異,廣泛深入開展人文交流,有助於深化雙方的相互了解、互信與合作。正如胡主席20日在美國友好團體歡迎宴會上發表講話時指出的,“中美關係發展歸根結底要靠兩國人民和各界人士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

  和諧合作的世界呼喚

  18日,在華盛頓近郊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剛剛抵達美國訪問的胡主席緩步走下舷梯。見到一名前來參加歡迎儀式的黑人男孩,胡主席俯下身來與他親切合影。這一感人畫面很快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首頁頭版。

  真誠的溝通能夠打動人心,能夠消除隔閡。

  胡主席此次對美國的訪問,從戰略高度積極推動人文交流,夯實中美友好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為中美關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毋庸諱言,中美在政治、經濟領域還存在諸多分歧、誤解。法國巴黎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中國問題專家皮埃爾皮卡爾認為,這些分歧和誤解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可歸咎於全球化或是中國的快速發展,“但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文化理念的差異,這也正是胡錦濤主席此次訪美的意義所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需要的是對話和合作,不是敵對和戰爭。胡主席訪美,為美國政府和民眾打開一扇通往中國文化的大門,幫助他們從單一思維中走出來,了解一個真正的中國。”

  肯尼亞國際政策與衝突中心負責人瓦伊納伊納認為,胡主席訪美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了一個愈加積極的大國形象,這是因為“中國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也同樣尊重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多樣性,從不把自己的觀點、態度或價值觀強加於別國”。

  胡主席19日在白宮南草坪的歡迎儀式上致辭時説,中美夥伴關係應該基於人民廣泛參與。

  在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希望胡主席訪美能促進兩國間文化交流,他本人就多次來中國學習訪問,他坦言這對他更好地了解中國人民和中國社會幫助很大。

  “我們兩國間有再多的人文和文化交流也不為過,這是改善兩國關係的關鍵所在,”沈大偉説。

  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就是各種文明不斷交流、融合、創新的過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交流,在和而不同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相得益彰,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持久動力,對於增進互信與友誼、消除偏見與誤解、推動和諧世界的建設具有獨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熱評胡錦濤主席訪美的人文意義,其原因正在於此。(執筆記者:唐昀、徐海靜、丁宜、楊舒怡,採訪:新華社駐外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