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師昌緒:中國高溫合金之父王振義: 生命的守護神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6日 14: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中國新聞]>>

  他是中國高溫合金之父,他為了回國敢向美國總統叫板,他是搞“材料”的“材料”;而他則是生命的守護神,他以愛的名義抗爭疾病,他做“殺手”的“殺手”,他們是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他們有怎樣的傳奇經歷?敬請收看稍後播出的《媒體人物》。

  印度6歲女孩成世界最年幼瑜伽教練,深埋南極百年威士忌被發現。更多內容,敬請收看稍後播出的《媒體瞬間》。

  媒體人物 師昌緒:中國高溫合金之父

  主持人:一年一度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上週五揭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師昌緒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獲此殊榮。兩位科學家潛心科研幾十年,他們有怎樣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他們怎樣看待成敗得失?

  1、《科技日報》 熔古鑄今濟家國

  師昌緒,金屬學家,材料科學家。1920年生於河北徐水,1945年畢業于西北工學院礦冶係。1952年獲美國歐丹特大學冶金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合金鋼、高溫合金及材料強度的研究工作。領導研製成功中國第一代鑄造多孔氣冷渦輪葉片,為中國航空工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國外同行欽佩地稱他為“中國高溫合金之父”。

  2、新華社 赤子情懷 敢向美國總統叫板

  1948年師昌緒來到美國密蘇裏大學開始留學生涯,攻讀博士期間,北洋大學邀請他回國任教,他欣然同意。但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司令部明令禁止學習理工、醫學科的中國留學生離開美國,師昌緒是禁止回國的35名中國學者之一。師昌緒等人為此進行了堅持不懈地抗爭,甚至寫信給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1955年春,美國在各方的壓力下被迫批准中國留學生回國,其中就有師昌緒。他的導師試圖用高職厚薪挽留他,師昌緒謝絕了,並説“在美國我無關緊要,但我的祖國需要我!我是中國人,中國需要我!”

  3、中國新聞社 赤誠的報國心 瀋陽曾見證

  美國回來的師昌緒放著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不去偏偏選擇了去瀋陽,因為中科院金屬所在瀋陽。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研製出鑄造空心渦輪葉片,大幅度提高了發動機的性能。“既然美國已經用上了,我們就一定能做出來。”師昌緒毫不猶豫地開始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項目。他成立了專門的項目組,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澆注等一道道難關,終於在1965年研製出中國第一代鑄造多孔空心葉片,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能研製這種葉片的國家。

  4、《人民日報》 搞“材料”的“材料”

  師昌緒和各種材料打了一輩子交道,併為中國創造了多項第一,退休後按時上班三十年,91歲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人們都説他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在學生眼中,他是北京的“心裏美”蘿蔔,不嫉妒、不記仇,不怕別人超過自己,不欺上不瞞下。師昌緒用“熱心”概括一生。他在自述中寫道,自己有個“好好先生”的名聲,“所謂好好先生,只是不願與人爭的一種表現,並非軟弱的代名詞,更不能視為傻子”。

  媒體人物 王振義: 生命的守護神

  主持人:另一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是王振義院士。

  5、《光明日報》 教學科研並舉

  王振義,1924年出生,江蘇興化人,1948年畢業于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1954年起,從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國內首先建立血友病A與B以及輕型血友病的診斷方法。1980年起開始研究癌腫的分化療法。他是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曾獲法國榮譽騎士勳章。從事內科血液學的教學、醫學和科研工作已五十餘年,獲眾多專業獎項。

  6、《人民日報》 做“殺手”的“殺手”

  白血病,這種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種類繁多,死亡率極高。因為缺乏有效療法,在與死神角力中,醫生和患者,總是失敗的一方。而正是王振義,改變了這個死亡遊戲的結果。他找到了白血病中一種類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的臨床最佳治療方法。這種療法開始在臨床上推廣。首批治療的24例病人中,完全緩解率達到九成多。從上海到全國,再到全世界,奇跡一個個發生,生命一個個得救。王振義説:“白血病是‘殺手’,而我是‘殺手’的‘殺手’。”

  7、新華社 以愛的名義一起抗爭疾病

  作為一名醫生,他治愈了一種絕症;作為一個科學家,他開創了一種腫瘤的臨床新療法;作為一個教育者,他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其中包括中國衛生部長。87歲的王振義,最看重的還是日常工作的價值:每週一次的查房,與病人親密接觸,與學生問詰爭辯;每晚寂靜的燈下,查閱新資料,緊跟醫學發展潮流。他説,醫生和病人間的關係應該是純凈的,一起與疾病抗爭,以愛的名義。這種最純凈的信念,讓他有最大的膽量,並取得了從醫生涯中多次重要的突破。

  8、中國新聞社 最愛牡丹花 凡事愛問“為什麼”

  王振義最喜歡與他人分享一幅畫《清貧的牡丹》,代表雍容華貴的牡丹與“清貧”看似矛盾,卻蘊藏著深刻的做人理念:做人要有不斷攀高的雄心,但同時要有正確對待榮譽和自我約束的要求和力量,對名利看得淡,對事業看得重。在眾多學生眼裏,王振義教授是一位研究型的臨床醫生,充滿了好奇心和敏銳性 ,凡事愛問“為什麼”。他70多歲時學習使用計算機,還學會了如何上網。而今87歲,他還總説,在網上能查到很多最新的信息,要更新進去。

視頻編輯:尚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