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尾礦庫之危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3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王亞光 張雲龍 朱曉光)對於中國北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新光八村的村民來説,“敢不敢喝當地的水”似乎已成為他們接待外來客人時的一句口頭禪。然而,這句話看似玩笑,背後卻是村民們的無奈。

  包頭市號稱中國“稀土之都”,因境內白雲鄂博礦含有豐富的稀土儲量而世界聞名。位於包頭市郊的新光八村是個少有人知的小村子,因緊鄰包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尾礦庫,村民常年受到環境污染的困擾。

  “我家原來的井裏抽上來的水顏色發黃、泛著白沫,而且還會有一股刺鼻的氣味。”今年59歲的村民張白花説,“這水只能澄清後用來洗衣服,喝水要到別的地方取。”

  張白花口中“別的地方”是指村裏那口120米深的水井。包鋼專為尾礦庫周邊五個村子(新光一、三、八村和達拉亥上、下村)約4000村民打了幾口深井,由於淺層水污染,取自地下100米或更深的水才能飲用。

  包鋼尾礦庫位於包頭市西南,距包鋼廠區4公里,離張白花家直線距離只有一公里多,因其富含稀土資源而被當地居民稱為“稀土湖”。

  記者不久前在這裡採訪時看到,新光八村周邊道路被卡車碾軋得坑洼不平,有些耕地被工廠佔用,有些耕地已經荒廢。天空灰濛濛的,空氣中還有一股類似消毒水的味道。

  1965年建成的包鋼尾礦庫佔地10平方公里,是包鋼堆積白雲鄂博鐵礦選礦後的礦渣和廢水專用地。富含稀土、鈮、釷等寶貴資源的暗紅色礦漿水沿三條兩米寬、水泥修築的礦漿管道流入該尾礦庫。

  近半個世紀的尾礦堆積使得包鋼尾礦庫的壩體逐漸升高,記者直觀感受,壩內稀土湖面高度比周邊村子高出將近六七米,儼然一個地上“懸湖”。

  多年來,尾礦庫周邊五村與包鋼因環境污染問題糾紛不斷。為避免尾礦庫潛在污染風險繼續影響村民的生活,包鋼投資3億元(包鋼和市政府合併投資5億元)擬對五村實施整體搬遷。

  然而,因為搬遷地距離遠、搬遷費用及補償等意見分歧等種種原因,村民中沒有人願意搬遷,已竣工的居民安置樓目前仍被閒置。

  今年73歲的新光三村村民張三虎説:“現在全村沒有一戶願意搬遷。如果搬遷,我家的院子只能換到一間房,剩下的還得補差價。另外,安置地離現在的地方有20多裏,種地和兒子打工都不方便。”

  已在新光三村居住了13年的張三虎説:“這裡的空氣特別不好,總聞著臭哄哄的、像地溝裏的味道。周邊村裏有不少人得肺病、肝病和癌症,不知道跟‘稀土湖’有沒有關係。”

  包鋼“稀土湖”僅是中國數目眾多的尾礦庫中的“滄海一粟”,而“稀土湖”的污染問題也是因為近期媒體的關注才走入大眾視野。

  近年來,尾礦庫引發的安全和環保事故在中國不斷發生,但是官方和公眾關注焦點多集中在傷亡數字,除非有直接的污染物泄漏,尾礦庫潛在的環境風險仍未引起足夠重視。

  2008年9月,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非法礦主違法生産、尾礦庫超儲導致潰壩,釀成277人死亡的慘劇,導致當時的省長孟學農引咎辭職,並引發了全國範圍的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行動。

  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安全技術中心技術總監、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田文旗指出,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尾礦庫,但大多數尾礦庫規模小、安全環保投入普遍不足,隱患重重。

  他説,尾礦庫既是重要的礦業生産設施,但從環保和安全上來説,它又是重大的污染源和危險源。“各種尾礦庫都有壩,有壩就可能存在壩體失穩、垮塌的問題。一旦潰壩,尾礦庫內的礦漿將會形成泥石流向下游傾瀉,其破壞力比水庫潰壩的破壞力要強大得多”。

  安監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有12523座尾礦庫,其中危庫、險庫和病庫為2098座,普遍存在浸潤線過高、調洪庫容不夠、壩體裂縫現象嚴重、壩體安全觀測設施不健全等重大安全與環保隱患。另外,四、五等小型庫佔尾礦庫總數的95.4%,防範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較低。

  令人擔憂的是,中國雖然尾礦庫數量多,但庫容大都在100萬立方米以下,且工程建設質量和生産管理水平總體不高,暴雨、地震等天災極易引燃這些“不定時炸彈”的引線。

  “中國的尾礦庫上,民營礦山佔主體。這些剛起步的民營礦山一般都規模較小、設備簡陋、內部管理鬆弛且安全條件較差,尾礦庫建設施工因陋就簡十分普遍。”田文旗,由於中國人口密度大,尾礦庫數量多,尾礦庫選址難以完全避開生態敏感區和居民區,下游居民較多。

  舉例來説,包鋼尾礦庫緊鄰黃河,最近處距離黃河干流只有10公里;四川攀鋼集團設計庫容為1.87億立方米的馬家田尾礦庫則位於金沙江主航道上方,下游涉及沙壩村三社村民、耕地2000余畝以及多家企業和事業單位。

  田文旗指出,由於尾礦庫數量眾多,中國面臨的另一挑戰來自於尾礦庫相關技術力量的嚴重不足。“中國過去只有二三十家尾礦庫設計單位,雖然近十年來這一數字成倍增加,但仍不能滿足尾礦庫建設的需要”。

  他指出,由於中國高等院校從未設立過培養尾礦庫專門人才的學科,致使從事尾礦庫工程設計、安全評估、生産管理和政府監管的專業技術人員極度短缺。這也是造成中國尾礦庫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的原因之一。

  田文旗同時警告稱,由於近年來礦産資源産品價格飆升,尾礦回採時下在中國十分“時髦”,但是一些企業受利益驅動,違反相關安全規定,擅自進行尾礦回採,有可能威脅到尾礦庫的安全,極易釀成事故。

  為進一步規範尾礦回採、防範事故發生,國家安監總局正在組織編制《尾礦庫回採安全規程》。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尾礦室工程師張德洲認為,在尾礦庫管理方面,中國可以借鑒國外礦山的投保經驗。“任何一個礦山企業,尤其是涉及安全和環保問題時,必須得到一定規模的保險公司的保險。這樣,保險公司會掌握這個項目的技術、財務以及可能出現的風險等相關情況,可以有效地進行風險控制”。

  “這種機制約束下,即使礦山企業破産或是關停,在沒有企業責任人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仍將對未來出現的環境和安全風險承擔連帶責任。”張德洲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