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社科院: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 消費增長空間很大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3日 0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趙建華)中國社科院12日發佈的《亞太藍皮書》指出,2010年中國成為多數亞洲國家最重要的出口市場,成為亞洲經濟最重要的拉動者。亞洲地區合作活躍,但統一大市場依然遙遙無期。

  藍皮書説,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對亞洲經濟而言,中國經濟的強大需求彌補了歐美消費需求不足留下的缺口。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每年新增消費需求相當於整個韓國的産值。與此同時,中國國內消費佔經濟的比重僅為36%,不僅在世界同等收入國家中的比重最低,在亞洲新興經濟體中也是最低的。中國消費增長的空間還很大。

  藍皮書介紹説,受金融危機衝擊,中國對歐美的出口銳減,中國從周邊國家的進口也一度迅速下滑。但隨著中國刺激政策的實施,中國從周邊國家的進口逐漸反彈、已基本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中國的高速增長,增強了亞洲其他出口導向型國家的信心。未來亞洲經濟的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中國。

  藍皮書認為,儘管在中國的拉動下,亞洲經濟已率先實現復蘇,但應調整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在過去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很多東亞國家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全球經濟“再平衡”要求東亞國家減少出口、刺激內需。這實際上很難,過程也會很長。

  藍皮書擔心,東亞國家依賴出口的製造業,可能難以持續昔日繁榮。如果西方發達國家減少進口,東亞國家的出口市場將被擠壓,不得不擴大和開拓新的貿易夥伴,各經濟體之間爭奪出口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藍皮書還指出,亞洲的區域合作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進展很快,地區合作非常活躍,但統一大市場依然遙遙無期。包括中國—東盟自貿區在內,2010年亞洲已擁有221個FTA(自由貿易協定),但以雙邊協定居多。面對眾多的貿易協定,企業為了熟悉複雜、繁多的規則,需要支付較多成本。

  此外,亞洲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安排多為小國主導、大國參與。這類似于“小馬拉大車”,動力不足是很自然的事。

  社科院的藍皮書還指出,中國經濟規模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區域內第一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美國重返亞洲,是2010年亞洲事務的兩大標誌性事件。兩者之間,不是偶然的巧合。受此影響,亞洲區域合作原有格局將被打破,中國的周邊環境將進入震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