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唐家璇談中日關係 稱雙方應妥善處理海洋領土爭端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1日 2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1月11日電 中國外交部網站今日全文發佈唐家璇在第四屆“中日關係研討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唐家璇在演講中指出,中日關係應堅持和平、合作與友好三大主題,著眼大局,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尤其是海洋領土爭端。

  唐家璇指出,中日兩國關係雖歷經風雨曲折,但總體上不斷向前發展,各領域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兩國領導人就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達成重要共識,為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確立了新的定位。

  “這是中日關係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戰略選擇,符合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唐家璇説,胡錦濤主席2008年5月成功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簽署中日第四個政治文件,指明了21世紀兩國關係的發展方向,使中日關係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談到去年9月突然發生的釣魚島事件,他表示,事件使中日關係受到嚴重影響和損害。這是中方極不願意看到的。這次事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教訓,值得認真總結和吸取。

  唐家璇指出,中日兩國作為亞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對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肩負著重要責任。中日關係早已超出雙邊範疇,兩國政治家和有識之士應具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中日關係放在地區和全球的大視野中加以審視,始終牢牢把握中日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努力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沿著健康穩定的軌道不斷向前發展。

  唐家璇坦言,回顧中日關係近年發展歷程,兩國關係發展的基礎還不是非常牢固,仍有相當脆弱的一面。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治互信不足。究其原因,既有歷史和地緣政治因素,也有現實利益摩擦,深層次看還是受到對彼此發展認知的影響。日本眾多有識之士都認為中國的崛起對日本和亞洲的發展是難得的機遇,但也有人和少數媒體仍未跳出冷戰思維,炒作“中國威脅論”,鼓吹以意識形態劃線,渲染聯合盟國對中國進行“規範”、“平衡”和“牽制”、“圍堵”。日方最近推出的新防衛計劃大綱,聲稱中國軍力發展缺乏透明度,是地區和國際社會的“擔憂事項”,並採取一些新部署,引起中國民眾和輿論強烈關注。

  二是國民感情下滑。日本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沒有親近感,這個數字創下了1978年以來的新低。在中國國內,對日好感度同樣顯著下降。這一現狀令人擔憂,也發人深省。這背後固然有釣魚島事件的直接影響,但從根本上看,還是兩國政治安全互信不足在社會層面的反映。

  三是領土海洋問題不時凸顯。中日在東海存在釣魚島主權、海洋劃界、資源開發等多種爭端,矛盾相互交織,高度複雜敏感,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制約因素。

  對上述問題,他提出,兩國政府當局和有識之士應高度重視和冷靜妥善應對。與此同時,更應看到,在中日兩國都處在發展變化的重要階段,國際地區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和變革的新形勢下,中日關係面臨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今年是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中日雙方未來均將調整經濟結構、淘汰落後産能、發展新興産業、挖掘國內需求作為努力目標,兩國經濟發展戰略存在諸多契合點,為雙方提升經貿合作水平提供了有利條件。尤其是中國致力於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未來五年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循環、低碳經濟。日本在這方面擁有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經驗,雙方合作潛力巨大。中國的發展將為日本對華投資提供新的空間,同時也將促使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到日本投資興業,相信這將給日本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亞洲一體化進程帶來的機遇。當前亞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建設蓬勃發展,正在深刻地改變本地區的面貌。中日韓合作順利推進,三國與東盟之間的10+1自貿區相繼啟動,中日大力推動的東亞金融、糧食安全等合作取得重要進展,中日共同參與的10+3、東亞峰會也處於新的發展階段。在亞洲崛起和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中日利益交融不斷深化,合作空間持續增大。

  ——國際格局演變帶來的機遇。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全球性課題日益增多。中日同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主要經濟體,在全球經濟治理和重大國際事務中可以發揮建設性作用。雙方在應對後金融危機時代挑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解決資源能源問題、防災減災及反恐、打擊海盜等方面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這為中日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充實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內涵提供了有利條件。

  唐家璇説,中日關係正處於關鍵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中日的共同利益遠大於矛盾分歧,中日關係面臨的機遇遠大於挑戰。我們雙方都應著眼世界大勢,順應時代潮流,共同努力,抓住機遇,克服挑戰,不斷提升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發展水平,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為此,要始終牢牢把握好三大主題。

  一是和平的主題。“和則兩利、鬥則俱損”,這是歷史留給中日兩國人民的重要啟示。在當前新形勢下,雙方高舉和平的旗幟,堅守和平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日兩國都要堅持和平發展,並相互支持對方的和平發展。 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開放的戰略,一貫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睦鄰外交方針,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永遠不對外擴張。日本戰後走和平發展道路,取得舉世公認的發展成就,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利益。他希望日本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本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始終發揮建設性作用。

  ——雙方要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尤其是安全互信,客觀理性地認識和對待對方的發展,不斷培育和增進夥伴意識。在中日第四個政治文件中,兩國確認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雙方要以實際行動把這一承諾落到實處,使這一重要政治共識逐步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為此,雙方應進一步加強政治、安全對話和交流,就雙邊關係中的重大問題、各自內外政策和發展走向及時坦誠溝通,加強對話,深化增信釋疑,防止戰略誤判。

  ——雙方要著眼大局,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尤其是海洋領土爭端。作為交往密切的近鄰,中日間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分歧。在戰後中日關係重建、改善和發展的過程中,雙方也曾遇到嚴重困難和障礙,兩國老一輩政治家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妥善處理了有關問題,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敏感問題上,要始終以兩國關係大局為重,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處理好彼此分歧和摩擦,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

  唐家璇強調,在釣魚島問題上,雙方要按照兩國老一輩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精神以及雙方迄今形成的諒解,加以妥善處理,同時加快建立海上危機管控機制,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嚴重干擾兩國關係大局。

  二是合作的主題。中日不是潛在對手,而是合作夥伴。雙方應在雙邊、地區和全球層面加強互利合作,不斷擴大共同利益,走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之路。

  ——要立足雙邊,推動經貿合作加快轉型升級。雙方應著眼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加強能源環境、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和高新技術等領域合作。爭取推出大的示範性合作項目。

  ——要紮根亞洲,共創區域合作的新局面。亞洲是中日兩國安身立命之本,是兩國發展的共同戰略依託。在亞洲區域合作加快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作為本地區主要大國,雙方應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協調合作,尋求更多的利益交匯點,攜手振興亞洲。

  ——要放眼世界,加強國際事務中的協調合作。雙方可充分利用聯合國、G20、APEC等多邊平臺,就維護全球經濟穩定,推進國際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等保持密切溝通和協調,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領域相互支持。在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課題方面開展互利合作。中日同為資源能源進口大國,雙方還可推動兩國相關企業在資源開發、定價、運輸等方面開展戰略性合作。

  三是友好的主題。中日兩國有著兩千多年友好交往的歷史。中日友好在兩國民間有著深厚的根基。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雙方應針對兩國國民感情下滑的狀況,增強緊迫感,進一步加大投入,多管齊下,爭取儘快扭轉這一局面。

  ——應充分發揮中日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友城眾多等獨特優勢,官民並舉,積極擴大人員交流。尤其是要持之以恒地開展青少年交流,不斷增進兩國年輕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應不斷創新交流形式,豐富交流內涵。努力發揚共同的文化價值理念,用好現代流行文化和創意産業合作這些新抓手,大力開展動人心弦的人文交流,吸引更多民眾參與,拉近彼此的感情距離。

  ——應共同營造客觀友善的社會輿論環境。雙方要多向媒體提供積極、正面、客觀的信息,使兩國民眾正確了解對方,形成良性互動。兩國媒體應加強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增強責任感,為兩國關係改善發展發揮橋梁作用。

  “2011年對中日關係十分關鍵。我衷心希望中日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把握機遇,化解挑戰,確保中日關係實現健康穩定發展,以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共同迎接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將中日關係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唐家璇最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