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小升初壓力致課外教育火爆 費用讓家長不堪重負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0日 1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市海淀區聯想橋旁居民樓的陽臺窗戶上貼滿了各種興趣輔導班的廣告。

實習生 周星宜攝

 

    “花費太多了,一個月差不多要兩千塊,比我工資還高。”鄒女士的孩子在武漢市育才小學上學,她所説的費用是女兒在課外教育上的花費。

    鄒女士的女兒上五年級,除了學校的課程以外,還報了網球、鋼琴、芭蕾、書法、游泳、奧數、作文和英語等輔導班。“不僅是學費,還得買各種器材,學鋼琴得買鋼琴,跳芭蕾舞得買衣服、鞋子,學網球,你至少要買個像樣的網球拍吧。”

    據權威部門統計,2009年,武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85元,顯然,鄒女士一年花在女兒課外教育上的錢,已經超過這個數字了。這些年,隨著“幼升小”、“小升初”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被逼著給自己的孩子報更多的課外班,向課外教育市場上扔更多的錢。這也導致了中小學生課外教育市場的異常火爆。

    北京一位家長在估算了暑假給孩子報的幾個興趣班和託管班總計1萬多元的費用後無奈感嘆:“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就會破産的。”

    不同城市三個普通家庭中小學生課外培訓費用明細

    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普通家庭為孩子的課外教育所支出的費用,中國青年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北京、鄭州、武漢的幾個家庭,看看這一年他們分別給自己的孩子花了多少課外教育費。

    胡女士的兒子在北京市豐台區師範附屬小學上學。為了迎接小升初,胡女士兒子的課外輔導班主要是奧數和英語。

    “奧數班一個學期2495元,英語班一下子交了兩年半的,共12800元。”胡女士給記者算賬,按照一年兩個學期的奧數班計算,一年的課外班費用為10110元。

    “寒暑假也會報班,每次課160~200元左右。”胡女士説。

    以寒假上課10天,暑假上課30天計算,再加上平時的奧數和英語班,胡女士一年在兒子課外輔導班上的花費至少在16500~18110元。

    依據北京市統計局公佈的官方數據:2009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738元,以此計算,胡女士每年花在兒子課外班上的費用佔到一個普通北京居民全年可支配性收入的61.7%~67.7%。

    鄭州市張女士的女兒在三十九中讀初二。

    “她上補習班的時間太長了,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到現在。”張女士説,“女兒現在每週三、週五下午放學後都要去上英語班,週六、週日上數學班和物理班,週日晚上還有個小提琴班。”

    其中數學和物理班都是每學期800元,兩門課一年的學費是3200元。英語是一學期1500元,一年的費用是3000元。

    “還有小提琴班,這個更花錢。”張女士説,“一節課最少70元。”

    “再加上假期的補習班,一學期的費用至少要5000多元。”張女士説,一年下來也要超過1萬元。

    2009年鄭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17元,張女士女兒一年在課外班上的花費佔鄭州普通城鎮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的58.4%左右。

    而本文開頭提到的武漢鄒女士,他們一家一年花在女兒課外輔導上的費用遠遠超過一個普通武漢居民一年的全部可支配收入。

    要用省大錢的“氣魄”去花小錢

    隨著家長的熱捧,校外培訓費用也在水漲船高。

    有媒體報道,今年廣州幾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對其課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價,漲價幅度在10%~20%,上海、青島等地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記者2005年初在北京採訪時,一個三年級學生一學期的奧數基礎班費用在1000元左右,而現在,類似的課程已經漲到了2000多元。

    學費打著滾兒地漲價,報名的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也在打著滾兒地上漲。

    中小學課外培訓市場完全顯現出股票牛市的特點:買漲不買跌。

    與經濟有關的事件都會遵循這樣的原則:沒有投入就沒有産出,較大的投入就是為了更大的産出。

    那麼,家長不斷追加孩子的課外培訓費用,追求的是什麼樣的回報呢?

    “我們現在花錢給孩子上補習班就是為了將來小升初。”北京的胡女士説,重點中學挑學生,考的都是奧數和英語,如果孩子能憑自己的本事考上一個理想的學校,就可以省下一大筆擇校費。

    這兩年各地都出臺了很多政策遏制擇校,但客觀事實是,政策的出臺並沒有從根本上遏制擇校之風,反而增加了家長擇校的難度。所以,“如果不能憑本事考上好學校,到時候有錢也不一定能花得出去。”很多小升初的家長都是這樣的心態。

    “想花錢花不出去”就一定會有人想到提高籌碼。

    以北京為例,前幾年的擇校費一般在3萬元以下,現在已經漲得“沒邊兒了”。

    北京的李女士孩子已經上了中學,想想當年的小升初現在還“後背發涼”。李女士最終花了11萬,讓女兒上了北京郊區一所重點中學。據李女士介紹,她花的錢不是最多的。

    有後面可能的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大錢”比對著,眼前培訓班的費用顯得就是“小錢”了,所以,家長們自己解嘲:“用省大錢的氣魄去花小錢,心裏就不那麼難受了。”

    於是,家長們將大把大把的錢砸進了培訓市場。北京市統計局的官方網站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北京市的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在“培訓”這一項上的支出比2008年高出了73.4%。

    這樣的“投入”使得各地的中小學培訓市場風生水起,2010年,兩家以中小學課外培訓為主業的民營培訓機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據業內人士分析,成功融資之後,在今後至少十年之內他們將有穩定的發展。

    校內暗流將孩子推向培訓市場

    其實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大多數家長都是在教育市場上被一股股的力量推動著,這裡走走、那裏走走,頗為被動。

    武漢的鄒女士説:“有些班是我們必須上的,有些班是老師暗示要上的。”

    王女士的女兒在北京市豐台區師範附屬小學一年級上學,她介紹,現在女兒在學校裏的每一次數學考試,最後一道題都是奧數題。

    有一次,女兒週末剛剛在課外奧數班上學了一道題,沒過幾天這道題就出現在了學校考試的試卷中。

    一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他們那裏大約有10%~15%的老師是在校的中小學老師,“在我們這兒只用週末時間上課,就能比他們在學校裏掙得多”。

    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總裁曹允東介紹,他們那裏教課的老師最低工資是每個小時130元,稍微有些經驗或教得稍好的課時費就可以達到每小時200元。老師在他們那通常一天上6個小時。

    按照這個價碼計算,一個在校的中小學老師在培訓機構教課,一個週末就可以掙到2400元,一個月就能拿到將近1萬元,一年下來就能掙上10萬元。

    這樣的收入誘人嗎?

    難怪會有老師暗示學生要到外面報班;難怪會有一些老師上課完全不照顧那些沒有上過補習班的學生。

    部分在校老師已經成為一股暗流,正在推著學生和家長進入校外補課的大軍。

    學生在校外補課、老師在校外兼課、家長的錢都涌向了校外輔導班、學校考試要選用校外輔導班的試題、名校選拔要看校外競賽的證書……

    校外和校內教育力量的對比已經在發生著變化。

    面對這些,一位家長説:“課外輔導班成了正餐,學校的正常教育變成了餐後甜點,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