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2010年度觀察:行走長安街 文化與市場的關係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1日 21: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東方時空]>>

專題:新聞頻道年終報道《我們的2010》

    主持人:接下來繼續由特約評論員周慶安帶領我們行走長安街,探討文化與市場的關係。

    周慶安:國家大劇院,上午10點,可能許多人覺得,這裡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高雅的藝術殿堂。或許很多人逛北京的時候也想要到這兒來,可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國家大劇院成立三年以來,一方面是每年超過三個億的收入,另外一方面是三年以來超過三千場的藝術普及教育演出,而這些藝術普及教育演出的門票都只要40塊錢,甚至會員只要10塊錢一個人。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完美地統一起來,這是國家大劇院的經營理念,也是2010年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破冰之問。文化是需要市場,但是文化的市場有什麼樣的特殊性?它和我們今天經常看到的菜市場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周慶安:文化市場,既有經濟性又有公益性,尊重文化的市場經濟規律非常重要。比如説産業化,産業化就是把以往那些墨守成規的文化單位推向市場,逼出創新意識,我們現在看到的廣電集團、動漫集團、出版集團都是這樣的情況。那麼另外一方面呢,我們也應當意識到,文化不完全是用錢説話。比如説北京有一千萬的流動人口,數以百萬計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文化生活其實需要不同地區的政府投入。過去我們看到過的是露天電影放映隊,現在看到的就應該是社區文化館。社區裏的老太太能夠扭起秧歌,那麼80後的農民工就能夠跳街舞。普通人能走進國家大劇院來欣賞高雅藝術演出,那麼我們農工民的藝術組合旭日陽剛就能夠在網絡上唱起他們流行的那首《春天裏》。

    周慶安:我身後的電報電話大樓,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中國人相互彼此聯絡的重要場所。那麼今天我們的很多聯絡其實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的,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劇院、院線、音樂廳,這些文化生活的場所之外,互聯網今天也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場所。人們用微博,用自己的拍客,用這樣的方式記錄社會的變遷,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也記錄社會文化的繁榮。我覺得這是中國老百姓給我們自己的文化體制做出的新的貢獻。如果有一天文化體制的改革,能夠把文化市場和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結合得非常密切,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才可以説,文化體制改革真正在2010年進入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中。

(編輯:呂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