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老驥伏櫪 志在航天——記嫦娥二號衛星CCD立體相機主任設計師趙葆常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14: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慶祝嫦娥二號任務圓滿成功

  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我們見到了趙葆常研究員。作為我國光學研究領域頗具盛名的專家,趙葆常是我國首臺間歇式、棱鏡補償式、轉鏡式高速攝影機及變像管高溫測量儀的研發者。在年近七旬時,他又挑起嫦娥二號衛星CCD立體相機主任設計師的重擔。此前,他曾是嫦娥一號衛星光學成像探測系統的主任設計師,並出色地完成任務。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他的腳步不曾停歇……

  “有這位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專家做&&人,我們覺得很踏實。”跟著趙葆常一路從嫦娥一號項目攻關中走過來的同事們告訴記者,在嫦娥一號光學成像探測系統正樣裝配檢測中,發現光能量與初樣參數差了近一倍,他判斷出是狹縫寬度裝配誤差所致,經檢查後證實判斷準確;在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初樣産品裝配檢測中,發現圖像質量不理想,他很快判斷是裝配同心度不夠好所致,經檢查重裝後,達到預期的質量……同事們都説,有趙葆常在,所出現的問題原因都能很快被一一查出。

  為了確保項目順利進行,趙葆常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辛勞與汗水。他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採用多線陣感光合成技術用於對月球的探測,獲得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在項目提交方案評審報告時,他親自組織方案的撰寫,連續半個月每天工作都在十幾個小時以上,終於按期完成了200多頁的方案評審報告;當項目按階段進行到裝調工序時,他親自編制了嫦娥二號衛星CCD立體相機裝配任務書,在過去僅提供裝配圖紙的基礎上,以文字任務書的形式對光機裝配工序的每一個環節提出詳細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説明,確保了裝調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雖然今年已經71歲高齡,但趙葆常不僅沒有放鬆自己的工作節奏,反而加快了科研的步伐。2008年9月趙葆常受領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任務,2009年8月交付,用時1年,而嫦娥一號CCD立體相機的研製歷時3年。

  嫦娥二號衛星是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其重要任務之一是要對嫦娥三號的備選著陸區進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號衛星上搭載的CCD立體相機分辨率,由嫦娥一號衛星上CCD立體相機的120米提高到近月弧段優於1.5米,技術指標提高了近百倍。據介紹,嫦娥二號衛星CCD立體相機已成功獲取虹灣地區分辨率約1米的高精度局部立體影像圖,確保了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的圓滿成功。相機也即將完成7米分辨率的高精度全月覆蓋,這將是目前國際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面影像圖。

  “一定要把年輕人推到前臺擔當重任。”在趙葆常帶領的項目團隊中,經過嫦娥一號衛星的歷練,許多年輕人都已經成長為技術骨幹,有3位青年科研人員被聘為研究員,多人被聘為副研究員。作為博士生導師,趙葆常帶的幾名博士研究生中,有3名直接參與了項目研製工作,後來畢業也都留在了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在嫦娥二號任務中,多名年輕科技人員擔任了副主任設計師、主管設計師等職務。在嫦娥二號CCD立體相機中,首次採用多線陣推掃技術實現對月球的探測,其中速高比補償是一個技術難點,被列為重大技術專項,主管設計師就是趙葆常的博士研究生。經過嫦娥二號任務的進一步洗禮,年輕人積累了更為豐富的工程經驗,必將在今後的探月及其他深空探測中作出更大的貢獻,這也是如今趙葆常樂此不疲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