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商務部創新利用外資管理模式 外資準入將與反壟斷審查結合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3日 0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吸收外資將更加關注國內産業安全

  在12月22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要將外資準入管理與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外資並購安全審查有機結合起來,依法保護國內産業安全。《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這是商務部首次把“依法保護國內産業安全”寫入年度工作報告中的利用外資部分中。

  專家分析,這表明我國吸收外資已經進入新的更加成熟的階段,今後在吸收外資的過程中,産業安全將得到更多關注。外資將逐漸被納入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安全的發展戰略框架中。

  創新 外資準入將引入反壟斷審查

  12月22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2010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部署明年商務工作時,提到將“創新利用外資管理模式”。“將外資準入管理與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外資並購安全審查有機結合起來,依法保護國內産業安全。”

  陳德銘説,要積極推行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構建新型外資促進機制,開展産業招商、以商招商、招商引智,支持中西部地區建設專業化招商隊伍。進一步簡化外資審批程序,推行網上審批。記者注意到,這是商務部首次把“依法保護國內産業安全”寫入年度工作報告中的利用外資部分中。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表明我國吸收外資已經進入新的更加成熟的階段,産業安全得到國家層面的更多關注。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表明要在加快利用外資、穩步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的同時,也要兼顧到國內的産業安全。具體來説,將建立安全評估機制,對敏感行業的外資進入進行安全評估,採取防範措施。

  霍建國還表示,引用外資的同時會引用國外的優勢,促進自己的發展,但同時又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在開放的過程中是永遠存在的。把握好開放和産業安全的關係非常重要。

  “中國將更加重視在利用外資過程中的産業安全。”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直接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産業安全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開放的過程中都關注的,中國也不例外。而和吸收外資聯絡最直接和最密切的,就是産業安全、市場安全和金融安全。今後中國在外資準入審批時,也將會更加關注敏感行業。具體來説,就是金融、電信、能源、高科技、軍工等領域。

  此外,盧進勇表示,將準入審批、並購審批、反壟斷審批結合起來,也是我國改進外資管理審批模式、提高外資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式。“外資要納入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安全的發展戰略框架中,要改變過去單純出口導向的發展戰略,符合中國經濟未來增長模式的調整方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解讀。

  王晉斌説,總體來説,今後外資引進應該更透明、更規範、更符合區域結構、産業結構調整和國家産業安全。

  此外,進一步優化外資産業結構,將仍是我國吸收外資的重點。陳德銘在會上表示,抓緊修訂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産業目錄,鼓勵外資投向高新技術、綠色低碳、現代農業等領域,擴大生産性服務業和醫療、教育、旅遊等領域的對外開放。

  “預計(2010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000億美元左右,增長11%。”陳德銘在會上表示。商務部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17.07億美元,同比增長17.73%。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自2009年8月以來已經連續16個月實現月度同比增長。

  警惕 對外資並購多長個心眼兒

  近些年,我國利用外資的方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外資並購境內企業逐步成為我國引進外資的新興方式。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説,在最近幾年裏,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外資以並購形式進入中國的案例明顯增多。而外資並購對象往往都是國內成長性好的企業,其中也不乏惡意並購的案例。比如外資並購後捆住國內企業的發展,或者是讓國內品牌逐漸退出。最近幾年還有一個新的趨勢也值得關注,除了生産型並購外,國外私募基金的並購也逐漸增多。如何維護我國産業安全,已經越來越引起關注。

  有資料顯示,在飲料市場,包括天府可樂在內的八大名牌中有7家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收購,之後無一例外地在市場上消失;在化粧品市場,國外品牌已佔據75%的市場份額;在啤酒行業,年産5萬噸以上的60家企業中有72%被合資;在洗滌用品市場,四大年産超8萬噸的洗衣粉廠被外商“吃掉”3個;在感光行業,除樂凱一家外,其餘的全部被國外“吞併”……

  王晉斌認為,外資並購審查應該更嚴格。因為一旦外資控制了某些産業,一方面國內企業就會喪失定價權,增加國內企業成本,另一方面外資可以獲得壟斷定價收益;或外資並購不是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熱衷於短期資本運作,謀取短期租金,不利於産業的長期整合;或者重要産業不受國內調控政策的約束,妨礙宏觀調控的成效;或者外資以各種名目進入國內帶來對貨幣政策和資産價格的衝擊,等等。

  “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因此,創新利用外資管理模式,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應該更早實施。”王晉斌説。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吸收外資是一柄“雙刃劍”。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年來外資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部分,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就業都做出了貢獻,同時我們也要明白,獲取利潤、尤其是壟斷利潤是企業的天性。為了獲取壟斷利潤,跨國公司往往尋求對市場的控制,也會採取不公平的競爭戰略。

  事實證明,中國的企業在走向海外的過程中,也面臨很多阻礙。有些國家以安全為由限制中國企業進入。張燕生説,發達國家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自稱“開放程度高”,對其他國家説三道四,這是不公平的。

  他還表示,中國的招商引資正在進入成熟階段。吸收外資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用來發展自己的手段。從目前來看,一方面我們要繼續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另一方面也要維護國內企業的合法利益,爭取公平競爭的産業環境。“而這也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既開放市場又能同時保護自己的利益,對我們而言,是個新課題、新挑戰。”

  展望 更加平衡的開放戰略

  多位專家紛紛表示,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要求,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調整利用外資管理模式,是為了給內外資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同時也是出於平衡貿易的需求。

  在22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明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對外經貿發展的總體思路。陳德銘表示,將堅持進口與出口並重,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

  “十二五”期間,將在穩定出口增長、保持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的同時,更加重視擴大進口,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中國在擴大進口方面將有一系列積極舉措,如完善鼓勵進口的一些政策,包括進口貼息、進口信貸、進口信用保險等;改善進口結構,擴大消費品、醫療設備和節能環保産品的進口;擴大從自貿區成員、逆差較多國家以及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

  此外,“十二五”期間,將更加注重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智力資源,進一步發揮外資的競爭效應、示範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實現吸引外資由主要依靠要素成本和政策優勢向主要依靠市場和軟環境優勢轉變。更加重視“走出去”,統籌推進企業對外開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加工製造、農業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培育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使其成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骨幹力量和重要依託。

  在對外開放戰略佈局方面,陳德銘表示,“十二五”期間,要協同推動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實現不同區域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和互動發展。統籌三次産業對外開放,在提升製造業開放水平的同時,穩步推進農業和服務業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