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內蒙古首個煤礦滅火工程竣工 2012年望全面治理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4日 0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工作人員在黃天棉圖礦區進行岩土剝離作業時,火焰騰空而起。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核心提示

  內蒙古是我國煤炭探明儲量最大的省份。然而,多達230處的煤田(煤礦)火區不僅使大量煤炭資源白白燒掉,而且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安全生産隱患重重。

  近日,記者前往內蒙古多個煤田(煤礦)火區採訪,帶回火區治理的最新報道。

  12月初,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宏斌煤礦火區治理項目通過竣工驗收,這是內蒙古首個通過竣工驗收的煤礦滅火工程。

  而在內蒙古其它地方,仍有近200處煤田(煤礦)火區在燃燒。

  內蒙古煤田火區燃燒麵積達6300多萬平方米

  12月的寒風已讓人們領略到瑟瑟的寒意。站在鄂爾多斯黃天棉圖礦區烏蘭渠煤礦的地面上,記者卻感覺異常悶熱——這裡的地表溫度高達五六十攝氏度。

  記者看到,煤田上空瀰漫著嗆人的煙霧,地面四處冒著煙和熱氣,不一會兒就讓人口乾舌燥。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火區到處都是大面積的塌陷和張開了大口子的裂縫,有的地方還可以看到一些煤焦油、芒硝和硫磺等通過裂縫析出地面。

  正在挖掘機上進行岩土剝離作業的司機王愛國介紹:“工作一段時間就得暫停一下,要不然連鏟尖都熱得發紅。”

  2009年上半年的煤田火區調查表明,內蒙古境內共有230個煤田(煤礦)火區,火區燃燒麵積6300多萬平方米,直接燃燒和凍結資源量約5億噸,間接影響資源安全生産量約15億噸,是中國煤田火區主要分佈地之一。其中,鄂爾多斯市火區面積最大,為4878萬平方米,其次是烏海市和阿拉善盟,面積分別為754萬平方米和358萬平方米。

  “煤火不但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影響生活,還對煤礦安全帶來巨大威脅。救火如救災,滅火越早越好,越快越好。”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局長王旺旺説。  

  地下煤火緣何百年不熄

  煤田火區問題由來已久。位於內蒙古烏海市境內的烏達煤礦從1961年起就開始自燃,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治理,煤田自燃長達50年之久。

  鄂爾多斯市煤(井)田火區治理專家諮詢委員會翟德元主任介紹,有的煤火可以緩慢燃燒達到百年,其原因複雜,概括講主要有三大因素:—是採動影響所致;二是露頭煤高溫氧化所致;三是成礦條件。

  “鄂爾多斯地區多為不粘結煤和長焰煤,揮發份高(一般為29%—34%),容易自燃。長期滯于井下的煤柱,在高溫、高壓和充分的供氧條件下,加劇了煤層的自燃性。”翟德元説,在我國,從帕米爾高原到大興安嶺西坡範圍內的煤田,都有煤火在燃燒。

  目前對煤田火區的治理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對淺層火區採用剝挖法,就是揭開火區覆蓋的土層和岩層,把火源挖出來,澆滅,之後進行回填、復墾和綠化;二是對埋藏較深的煤層火區,先在地面打孔,再通過注水、注漿等辦法滅火。

  這兩種方法實施的難度都很大。“我們這裡屬於嚴重缺水乾旱區,許多火區缺少治理所需的水源和地表恢復所需的土壤。”阿拉善盟副盟長田德志説。

  鑽孔注漿法也有很大局限性,特別是穿越採空區和高溫區打鑽會遇到鑽桿懸空、鑽頭燒紅等情況,很難打到預定位置,並且注漿滅火範圍較小,注入量也不均勻。

  總之,撲滅地下火的難度非常高。一位專家指出:“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地下火會持續燃燒數百年。”

  “以採代滅”導致假滅火真挖煤

  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出現了6000多個小煤窯,由於大規模無序開採,造成多處煤田失控燃燒。到90年代,煤火導致部分礦井多處出現險情。

  “當時煤田火區沒有今天這麼大,如果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跟得上,我區的煤區治理任務不會像今天這麼嚴峻。”內蒙古煤炭工業局煤礦災害治理處處長范學恭説。

  由於礦産資源管理滯後,礦業權、産權不明晰,一些人打著滅火的名義私挖盜採,火區治理也由有序變得無序。

  “像烏達煤田是整裝大煤田,總會有一些邊角碎料不方便開採。企業不景氣的時候,這些邊角料就被承包出去,小煤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些著火的小煤窯逐漸形成地下燃燒中心。”內蒙古煤炭工業局工作人員張俊堂介紹説。

  據了解,出現“以採代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辦一個合法露天採煤手續,需要幾十個支持性文件,拿到煤炭生産許可證、採礦許可證等,“難度非常大”。但要申請一項滅火工程,手續卻相對簡單得多。“以採代滅”,相當於變相拿到採礦權。

  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李世鎔介紹,目前該市成立了伊政煤田滅火公司統一實施煤火治理,滅火企業沒有工程煤的銷售權,銷售權歸政府。這樣做到滅火和採煤、滅火和銷售分開。

  范學恭認為,“這項制度對以採代滅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對已設置礦權的煤礦來説,不完成煤田滅火任務不得組織生産,礦主當然希望越早滅火越好,以免影響正常的煤炭生産。而未設置礦權的火區由政府統一組織實施滅火,煤炭統一組織出售,也對別有用心的人關上了大門。”

  “現在找上門來想要承攬滅火工程的人幾乎沒有了!”李世鎔説。

  2012年有望全面完成煤火治理

  為了熄滅煤田中的大火,內蒙古給每個煤礦滅火規定了明確的時間表,逾期未完成將被視為無力治理火區。按照規定,不治理或無力治理火區的煤礦企業,採礦權將被收回。

  此外,凡是未經批准擅自開工的火區治理工程,或以滅火為名開採煤炭資源的,將按盜採資源依法處理。

  “烏海市已抓捕非法盜採人員187人,其中判刑57人,非法盜採行為得到了明顯控制。”烏海市副市長馮玉臻介紹。  

  截至11月初,內蒙古230處火區已治理完畢33處,正在施工治理的147處,預計年內累計完工110余處,年底有望完成滅火總任務50%的總體目標。王旺旺説,“到2012年,將全面完成規劃的煤田(煤礦)火區治理任務,我們有這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