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交通部部長:破“瓶頸”適度超前建設中國新交通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7日 05: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 姜東攝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 題:破“瓶頸”解難題 適度超前建設中國新交通

  ——訪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

  中新社記者 周音

  談起當下中國一些地方基礎建設滯後帶來的公路堵車、“斷頭路”,交通的機動性和通達性等之困,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已有五招破解之策。

  已過耳順之年的李盛霖,曾擔任天津市長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2005年12月起履新交通部黨組書記、部長,成為把握中國交通行業命脈的重要人物之一。

  5年的交通領域的歷練,正是“十一五”期間中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時期。當然,其間中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雖取得了巨大成就,預計到“十一五”末,全國公路網總里程將達395萬公里,5年新增60.5萬公里,但仍然滿足不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

  李盛霖清楚地看到制約中國交通運輸業發展的“瓶頸”,並不諱言地指出當前的問題:

  ——中國現行交通運輸網總量不足,且通達性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交通短缺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目前的現狀離“旅客零換乘”和“貨物無縫銜接”的要求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結構不合理。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沒發揮出來。如:“京藏高速公路堵車”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運輸結構不合理。最終的發展應該是推進綜合運輸體系,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像從內蒙、寧夏運煤到秦皇島,比較理想的應該是用火車貨運專線,更為經濟。

  ——資金保障仍然是制約行業發展的最大難題。一方面,“十二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依然繁重,加上建設成本的快速上升,建設資金需求巨大,籌資壓力比以往更大,另一方面,隨著燃油稅改革、逐步取消二級路收費、車購稅稅率降低等一系列政策調整,原有的公路融資平臺受到較大影響,亟需創新融資方式,開拓融資渠道。

  那麼,將採取什麼措施打破上述交通運輸業發展的瓶頸?

  李盛霖説,要按照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和大部門制改革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促進綜合運輸發展的協調機制,加快推進公路管理體制改革。

  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

  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體系。開展綜合運輸法規體系研究制訂,推動研究、制定、出臺一批交通運輸法律法規。

  要繼續堅持“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利用外資”的良好機制。

  要著力發揮好科技進步和信息化的引領作用。按照“自主創新、重點突破、近遠結合、注重應用”的方針,把科技創新和信息化作為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促進科學技術與交通運輸系統的滲透和融合,提升交通運輸系統的利用效率、運行質量、安全性能和服務水平,推動交通運輸業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對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到的“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中,“適度超前的原則”怎麼理解?李盛霖對此有著清晰的思路。他説,“十二五”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供給能力、運輸服務保障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兩型”行業建設能力、安全應急救助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有關資料表明,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總量的要求是現在總量的兩倍左右。

  李盛霖強調,必須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繼續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保持適度規模,堅持優化結構,加快形成綜合運輸網絡,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應急救援等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