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漂白蘑菇"官方調查與小學生實驗差異大引熱議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5日 16: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北京市小學生張皓調查發現“蘑菇被漂白”事件,已發酵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發佈“食用菌合格率為97.73%”的市場抽檢結果後,中國食用菌協會4日又在媒體上表示“不相信小學生的實驗結果”。

  相反,在一家網站發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選擇“相信小學生”,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等專家指出,“蘑菇檢測”折射的深層問題發人深省。

  小學生實驗引發全社會關注

  “報紙上刊登我的報告,我很高興。大家都知道蘑菇可能被漂白,就會增加防範意識,我的目的就達到了。”3日下午,11歲的張皓在北京市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接受“新華視點”記者採訪時表示。

  愛吃烤蘑菇的張皓是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學員。今年2月,媽媽突然禁止他吃蘑菇,因為媒體披露部分蘑菇含熒光增白劑。張皓決定自己探尋真相。科技館的劉建華老師幫助他制定了方案。在做了查閱資料、發放調查問卷等準備工作後,張皓的家人又請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高瑞芳來指導他。

  7月19日,張皓和媽媽在市區超市、郊區菜市場、農産品批發市場等地購買了16種食用菌。

  張皓説,他的實驗是按四川省的地方標準,這是他查到的唯一關於熒光增白劑的公開標準。實驗分4個步驟。第一步,買了便攜式驗鈔機照射蘑菇,沒發現熒光增白劑。第二步,7月20日、7月21日在高瑞芳指導下,他在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研究室暗室365納米紫外光的照射下,發現12個樣本表面有熒光增白劑形成的光點。第三步,配置了4種熒光增白劑,對未污染的蘑菇進行浸泡、對比。第四步,對含熒光增白劑的蘑菇,從視覺、觸覺、嗅覺方面總結評價。

  11月底,有媒體從北京西城區科技館得到張皓撰寫的實驗報告,“小學生調查蘑菇九成被漂白”等報道見報,並引起公眾及政府部門關注。

  12月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通報對北京市場銷售食用菌熒光增白物質專項監測情況,稱在東城、朝陽、海淀、豐臺等區縣13家超市、市場共抽取132個樣本,其中有3個樣本檢出熒光增白物質,合格率為97.73%。

  一個是“小學生調查蘑菇九成被漂白”,一個是“政府部門監測九成多合格”,巨大的反差迅速引起公眾關注。有媒體報道:工商局工作人員稱“小學生的檢測不科學”。

  而網民的選擇卻相反。一家網站推出“信小學生還是信工商局”的投票,至4日晚,3119票中,選擇“相信小學生”的有1122票,佔第一位。選擇“國家專業機構還不如一個小學生,悲哀”的有656票,居第二。還有616票選擇“工商局説人家‘不科學’,你倒是出一個‘科學’的呀”。只有8票投向“相信工商局”。

  公眾為何不相信“權威部門”?

  小學生的實驗一定不科學嗎?北京市場上的蘑菇究竟有沒有被漂白?有多少被漂白? “顯然,一個簡單的抽檢結果並未打消公眾的顧慮,相反信息更混亂。”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何兵説,熒光增白劑的檢測,是個容易操作的簡單實驗。

  何兵隨即以學校公共決策研究中心的名義,要求北京市工商局公開信息。“工商局對我們的申請,回復很快,態度也還好,但我們對回復的內容還是不滿意。”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王晶説,公眾迫切需要知道為何檢測結果與張皓的實驗結果如此懸殊?

  然而,自從公佈抽樣檢測結果後,北京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再沒發出自己的聲音。“新華視點”記者多次聯絡北京市工商局後,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學生這種科學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對小學生的調查結果是否科學“不便過多評論”。至於是否有人説過小學生的調查不科學,“目前無從查實”。對於記者提出的“為何未與張皓及其指導老師溝通”“導致數據懸殊的可能性原因”“如何消除公眾疑慮,讓公眾信服工商部門的調查”等問題,北京市工商局相關人士未予明確回復。

  相反,張皓和他的家長、老師倒是給出了一些解釋。

  張皓的媽媽王娜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後,她、張皓、劉建華老師對兩份報告進行認真分析對比,認為可能是四個原因導致檢測結果不同。一是季節因素,夏天蘑菇容易腐爛,用的增白劑可能會多一些;二是選樣地點不同,張皓在農貿市場和郊區菜市場買的蘑菇較多;三是張皓採集的16種蘑菇中,僅有2種是幹貨,而工商部門的採樣中,鮮蘑菇佔比較少;四是這件事被社會廣泛關注後,一些不法商販有所收斂。

  王娜也強調,“九成蘑菇被漂白”並不是張皓的結論。張皓實驗報告中只是寫明經檢測發現,16個樣本中有12個發現有熒光增白劑,認為“熒光增白劑在鮮蘑菇中可能普遍存在”。

  而“九成蘑菇被漂白”經媒體放大後,已引起人們的恐慌。記者採訪多位消費者,他們表示選擇不再購買蘑菇。

  “目前為止,有關部門並沒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湖南省委黨校教授王學傑指出,無論如何,在公眾監督下尋找到令人信服的真正原因,解除百姓心中的質疑,是這起事件中有關部門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小學生實驗考驗政府大智慧

  “如果有關部門放下姿態,去和這名小學生溝通詢問,邀請市民代表參與選樣過程、邀請仲介科研機構參與檢測過程,公眾還會如此質疑嗎?”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設問。

  事實上,至4日晚,無論工商部門,還是“不相信小學生實驗”的中國食用菌協會,都未找張皓及其指導老師溝通。

  “我認為沒跟孩子接觸、未經調查,就質疑孩子的檢測不科學,是不客觀的。真希望相關部門與孩子先接觸一下,肯定孩子去探究這個事情的精神。”劉建華説,“事實上,我們根本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實驗,會引發這麼大的社會關注。”

  張皓的媽媽王娜説,如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甚至能有與部門對話的機會,對孩子無疑是一種鼓勵。但對張皓來説,他的實驗已結束了,事情已過去了。張皓並不知道“工商局”是幹什麼的。但他的小實驗帶來的震動仍然在大人世界裏擴展。公眾不斷反思政府部門應對這個小實驗的智慧。

  “我只要公開信息,就OK了。”竹立家指出,有關部門不管公佈的信息是否真正解答了公眾的疑惑,不管信息要素是否齊全,不管信息是否空洞無物,這直接導致信息公開流於形式。“這種工作方式和態度實際加劇了公眾的不信任感。”

  “也應反思如何看待公民個體的監督和舉報。”何兵教授認為,政府部門應該更友善地對待監督和舉報,不能認為監督就是對立。尤其在食品安全領域,利用好社會監督,反而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好途徑。

  “北京市幾千萬人吃飯。市場上僅醬油就是數十種,僅靠一個工商部門幾十上百號人,顯然不可能完全監督好。”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提出,目前一些監管部門的鑒定機構,不對消費者個人開放。因此消費者懷疑食品被污染時,很難檢測或舉證。如果暢通這個渠道,無疑將壯大食品安全監督力量。

  “我們一直在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包含探索真相和承擔社會責任兩重意義,我們希望每一個公民、每一個政府部門,都具有這樣的科學精神。”劉建華説。(“新華視點”記者陳黎明、劉浦泉、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