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黨報論投資醫院 不是向“錢”看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3日 0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醫改方案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療衛生服務;國務院民間投資“36條”也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展醫療事業。

  今年9月,本版曾推出“民營醫院難在哪”系列報道,探討民營醫院的發展現狀和面臨問題。

  今天起,我們再次聚焦民營醫院,推出系列報道:“投資醫院賺錢嗎”、“民營醫院你敢去嗎”、“民營醫院,鯰魚還是鯊魚”,以期作更深入的剖析。

  ——編者

  辦醫院別指望賺快錢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會長 于宗河

  醫院,不管是公立,還是民營的,都是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組成部分。儘管民營醫院在經營主體、管理機制上和公立醫院有所差別,但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都負有義務。看不到這一點,而指望投資一家醫院,幾年內要收益翻番,那不現實,而且還要出亂子。

  早些年,一些民間資本沒有這方面的理念,對衛生事業也缺乏足夠了解,以為醫療領域遍地黃金,就衝了進來。而一些地方政府把吸引民營醫院當成“招商引資”,不設門檻,沒有對投資主體進行嚴格資質審核,輕易“放水”。

  這樣,問題就來了:辦醫院投入高、週期長的特點,決定了短期內不可能賺到大錢。但是不明就裏的投資方進來以後,又急功近利,就採取非正常手段賺快錢。壞就壞在,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敗壞了行業聲譽,重創了行業形象。醫療領域對民間資本開放的初期埋下的種子,至今我們還在嘗著惡果。

  民營醫院到底賺不賺錢?目前還沒有全行業的統計。從我個人了解的情況來看,辦得比較好、有長遠後勁的,投資人或是關鍵經營者多數是兩種類型:一是有醫學背景,懂得醫學規律,對醫療事業本質有清醒認識的人;二是在別的領域有成就,有志向反哺社會的人士,不指望靠醫院賺錢,辦醫院是他們實現其社會理想的方式。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正常收益,才能保證醫院可持續地良性運轉下去。

  要説民營醫院有什麼可持續發展的法寶,我覺得唯有“依法、科學、規範、誠信”才是正道。新醫改意見把堅持公益性作為重要原則,國家對公立醫院加大補償力度。在這一潮流中,民營醫院如果不能趕上趟,以誠信經營融入衛生事業體系,贏得社會和政策的認可,就可能進一步被邊緣化。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切實負起把關和引導的責任。

  其實,國家也沒有限制民營醫院賺錢,但是不能把它視同一般商業。不是什麼人只要有錢,就能辦醫院,要有投資主體資質的審核。民營醫院辦起來以後,要依法規範。對於那些利用技術手段,誘導患者過度醫療的,就該視同詐騙,加大處罰力度。

  畢竟,醫療事業,事關人民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

  國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政策非常好,我覺得現階段更迫切的任務是質量的提升,以及保護好優秀的民營醫院,他們才是我國民營醫院的希望與主流。

  (本報記者 黃碧梅採訪整理)

  培育品牌 立足長遠

   珠海九龍醫院董事長朱彬彬

  本報記者 苗苗

   “投資民營醫院,當然是要賺錢的。不然投資意義何在呢?”

  廣東珠海九龍醫院董事長朱彬彬開門見山地説。從1998年進入民營醫療服務行業,如今在珠海、深圳、廣州等地投資開辦民營醫院的他,對於民營醫療服務的投資,可謂頗有經驗。

  “一説民營醫院賺錢,很多人就會認為,是賺黑錢、賺快錢。其實這是一種偏見。”

  朱彬彬坦言,這種偏見的産生,與民營醫療服務行業在發展之初的不規範不無關聯。

  “那時候一些民營醫院,利潤率甚至能達到200%、300%,真的能稱上暴利了。可賺錢的辦法,卻是用假藥假郎中,做各種名不副實的廣告。是賺了錢,但也搞壞了行業的口碑。”説起同行業的往事,朱彬彬也頗有些尷尬和感慨。

  在他看來,隨著民營醫院的發展和規範,如今情況已大不相同。“現在民營醫院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一心賺錢卻不重視服務和管理,是無法生存的。”

  據他介紹,目前醫療服務行業已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樹立培育品牌、立足長遠的發展理念,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談及行業的發展前景,朱彬彬顯得非常樂觀。

  在他眼裏,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民營醫療服務行業面臨新機遇。于行業本身吸引力,會有更多資金進入這個行業;伴隨而生的,會是行業內部的整合、洗牌和調整,集團化、品牌化的趨勢會進一步加強。

  “據我觀察,該領域的資本運作加快,也會成為一種新趨勢。如果資本運作能夠有效實現,解決民營醫院發展的資金難題,到時民營醫院不再賺快錢,而是穩定賺大錢。這對於行業的提升,將會産生很大作用。”

  “希望政府落實民營醫院扶持政策,鼓勵民營醫療服務領域資本運作。我想那時候,也會是民營醫院發展新的春天吧!”朱彬彬的話裏,有信心,也有憧憬。

  精耕細作 才有市場

  北京安太醫院院長陳鳳林

    本報記者 李紅梅

  北京安太醫院是北京新景安太醫療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安太嘉園婦産醫院的簡稱,于2003年組建。安太醫院依靠自己的技術、服務和精細的管理在北京存活下來。

  投資民營醫院賺不賺錢?利潤厚還是薄?院長陳鳳林説,比起酒店業、賓館、洗浴等服務業,算是比較賺錢的。“這幾年,民營醫院已經不是行業剛興起時的暴利階段,必須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存活。當初那些只是為了賺錢而投資民營醫院的,要不就是轉賣醫院,要不就是讓醫院轉型。我的建議是,如果是專心想要做醫院的,可以投資;如果只想要靠虛假廣告、過度醫療等形式來賺錢,可能會越來越難。”陳鳳林説。

  在陳鳳林看來,民營醫院自負盈虧,在服務、技術、成本管理上,只有精耕細作、精細管理,才能贏得市場。

  陳鳳林這樣説起了民營醫院的“賺錢經”:

  在服務上,不能和公立醫院一樣,板著臉接待患者。從醫護人員到管理、後勤人員全都要圍繞客人提供服務。看病時私密性很強,不會幾個大夫一個房間,對客人的隱私絕對尊重。甚至在稱呼上都有所不同,病人不叫病人,要叫“客人”,小孩不叫小孩,要叫“寶寶”。

  在技術上,要精益求精,對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崗前培訓、崗後考核,比起職稱和學歷,更重視能力。

  由於民營醫院的專業人員成本比公立醫院高,因此,安太醫院嚴格控制採購成本。“在公立醫院做的是‘關係和品牌生意’,在民營醫院做的是‘價格和性能生意’。公立醫院買一套設備的錢,民營醫院運作好了就可以買兩套。”

  陳鳳林認為,這都是市場逼出來的。他説:“民營醫院效率高,管理精細,在市場上有活力,已經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醫療生力軍,希望國家予以同等待遇和重點扶持。”

  待遇不公 賺錢不易

  上海華泰醫院院長史偉民

  本報記者 王有佳

  “民營醫院賺錢不容易啊!”上海華泰醫院院長史偉民不由得感慨。在他看來,民營醫院賺錢不容易,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民營醫院發展仍面臨一些政策障礙。

  華泰醫院是一家位於上海閔行區華漕鎮上的中小規模的綜合性民營醫院,對於史偉民而言,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提高醫院的門診量,“門診量上不去,醫院幾乎就沒有賺錢的可能。”

  華泰醫院2005年6月建院開業,目前面積6000平方米,按照二級乙等醫院配備,設有門診部和住院部。但是,這樣一所醫院每天的門診量僅為300人次左右。

  華漕鎮位於閔行區的西北部,地處4區交界處,是人口導入區,10公里範圍內約有30萬人口,但當地居民卻捨近求遠,去離家一小時車程的二級醫院就醫。

  “因為沒被納入醫保,附近居民不願來看病。”史偉民説,隨著醫保覆蓋面越來越大,不被納入醫保就意味著服務對象越來越少,市場也越來越小。

  “我們現在只能走低端路線,24小時開設門急診,讓利於民。雖然效益下滑了,但得到周圍居民的認可。” 史偉民建議,應該對民營醫院進行考核,逐步對他們開放醫保購買服務。

  “人才交流也是阻礙民營醫院發展的一大障礙。民營醫院人才貧乏,多是退休或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缺少中間力量。雖説民營醫院的工資待遇不比公立醫院差,但好醫生都不願意來,因為在民營醫院的職稱評審、科研等方面和公立醫院沒法比。”在史偉民看來,應該建立醫師多點執業制度,讓人才流動起來,加強民營醫院的醫療力量。

  史偉民認為,對民營醫院應該實行分類管理,對無良醫院堅決打擊和取締,對正常經營的醫院也要多加呵護和扶持,讓民營醫院覺得有奔頭。“醫院畢竟只有維持正常運營了,才談得上更好地提供醫療服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