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我國成抗生素濫用最嚴重國家 患者面臨無藥可醫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2日 11: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寧夏永寧縣村民陳愛民生活在抗生素原料生産廠的附近,他曾為地下水被藥廠污染多次向政府反映。本報記者 黃玉浩 攝

  核心提示

  10月26日,寧夏兩名患兒被檢測出帶有超級細菌NDM-1,它能抵抗絕大多數抗菌藥物。有專家表示,超級耐藥細菌的出現,讓人們正視這樣一個現實,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調查發現,抗生素在生活中廣泛存在,除了藥房存在違規處方類抗生素,醫院也會為回扣或防患未然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且村民給家畜家禽大量喂食抗生素,動物飼料商反映飼料中也會普遍添加抗生素。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教授肖永紅説,那些直接攝入和動物體內殘留的抗生素,都會加速人們體內細菌的耐藥速度。所以必須有相應法規用於規範抗生素的使用。

  西北風起,永寧縣城立刻瀰漫起一股刺激性的氣霧,離城十多裏便可聞刺鼻的藥味。

  這裡有兩家國內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藥生産企業,啟元公司和多維藥業。

  家住兩家藥廠附近的西衛村村民陳愛民(音)開始越來越擔心自己的身體,頭痛、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以前買個一塊多錢的感冒膠囊就好了,現在幾十塊的藥都要吃很久才有效”。

  陳愛民説,他每天都被抗生素熏陶,呼吸著藥廠散發的刺激性氣體,病了吃藥廠産的藥,企業生産的藥渣又被製成動物飼料。他們還曾質疑地下水被藥廠污染,多次向政府反映,並圍堵藥廠。

  他也聽聞寧夏出現了超級細菌,該細菌可以抵抗絕大多數的抗生素。

  陳愛民説,“新聞沒有點名是寧夏哪家縣醫院出現超級細菌,如果是在永寧,我一點都不奇怪”。

  超級細菌“刀槍不入”

  寧夏發現NDM-1,絕大多數抗菌藥物均對其無效,專家表示抗生素氾濫加快耐藥菌形成

  陳愛民所説的超級細菌指的是一種耐藥基因,其學名叫“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下稱NDM-1),該基因能在細菌中廣泛複製和轉染,並能生成出一種β-內酰胺酶。

  這種酶可以水解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抗菌藥物。它幾乎是“刀槍不入”,所以被稱為超級細菌。

  NDM-1最早發現于印度。

  而今年10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稱,在寧夏某縣級醫院出生的兩名新生兒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也發現三株攜帶NDM-1耐藥基因的細菌。

  寧夏這兩名患兒分別於今年3月8日與3月11日,在寧夏某縣級醫院出生,為低體重兒。他們在出生後的2到3天內,均出現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症狀。

  寧夏疾控中心細菌學檢驗科科長郝瓊説,當時中心正在做小兒腹瀉的研究課題,所以蒐集嬰兒糞便樣本,“因為時間緊張,才請國家疾控中心幫忙做部分樣本的分析實驗”,沒想到竟檢測出了NDM-1。

  郝瓊説,這兩例嬰兒與其父母都在本地生活,未去過印度和巴基斯坦,這説明“本土也存在超級細菌”。

  如今,生活在人類周圍的細菌越來越不怕抗生素,耐藥性愈來愈強。永寧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孫向平在10年前就已發現了這個現象,

  當時,孫向平還是一名外科醫生,他收治一名受傷的青年,一個普通的小手術後,病人歷時兩周,症狀沒好轉,且越來越重,做了藥敏實驗後,發現此人幾乎對當時所有的抗菌藥出現耐藥,病人轉院後,才脫離危險。

  “這是我第一次深感耐藥細菌的危險。”孫向平説。

  經檢驗,那名青年體內有一種變異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原是一種常見病菌,可引起皮膚、肺部、血液、關節感染。最開始,青黴素對之有效。而變異後,它對青黴素、甲氧西林(半合成青黴素),不再敏感。

  這種難以殺滅的耐藥菌叫MRSA。

  後來這名青年告訴孫向平,他有中耳炎病史,所以長期使用大量的羅紅黴素。孫向平説,大量的抗生素將不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殺死,但存活下來的那些菌逐步變異成了MRSA。

  “在印度和中國,MRSA在菌群中已經佔到50%-70%,而在瑞典、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還不到5%。”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教授肖永紅説。

  肖永紅告訴記者,2000年之後,MRSA增加的速度非常快。而正是抗生素氾濫的環境加快了耐藥菌的形成。“所以出現比MRSA更厲害的NDM-1也就不奇怪了。”

  “動物飼料普添抗生素”

  家畜家禽也以被喂食大量抗生素,專家稱,動物體內抗生素殘留進入人體也會引發細菌耐藥

  永寧縣村民陳愛民發現他的生活離不開抗生素。

  和其他村民一樣,他會從村醫處買來大量土黴素,摻入各種飼料,喂養雞鴨豬牛。他説,這樣動物就不會生病,肉長得也快。

  但養了十多年肉牛的陳愛民發現,他家的牛若拉肚子很難醫治,從鎮上的獸藥店買了很多獸用抗菌藥給牛吃,也沒好轉。

  倪少山在永寧縣做了二十年農村獸醫,最近一次他為一戶村民家拉稀的豬出診發現,用了10多年的特效藥慶大黴素突然不再有效了。

  “原因是動物吃抗生素時間長了,也會耐藥。”倪少山説,而他的應對方法是:繼續加大劑量。

  在動物飼料中加抗生素已是一個普遍行為。

  肖永紅教授等專家調查發現,中國每年生産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有9.7萬噸抗生素用於畜牧養殖業,佔年總産量的46.1%。

  一位飼料經銷商透露,其實我國大部分動物飼料在生産過程中就已經添加了抗生素,用來防病免疫。

  研究多年耐藥細菌的肖永紅認為,動物長期使用抗生素,必然産生殘留,而其殘留抗生素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體後,也會引發細菌的耐藥性。

  2006年1月,歐盟就已全面禁止在飼料中使用生長素、抗生素作為飼料生長添加劑。

  2008年,有政協委員曾向兩會提交提案稱,在中國,抗生素被普遍用於牲畜的飼料添加劑,食物污染是更大的原因,當人食用了這些含有抗生素殘留物的奶和肉製品,會致使體內病菌耐藥性明顯上升。

  提案認為“抗生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並呼籲制定法規對濫用抗生素做出規範。

  採訪中,多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目前中國尚未有相關法律制約。

  “無抗奶”是否安全?

  專家表示,現在無抗奶都是添加一種解抗劑,若是混入了工程菌,也可能引發細菌耐藥

  在人們的食物鏈中,可能攝入抗生素殘留還有另外一個渠道,牛奶。

  奶牛在每年換季時易患乳腺炎,並且採用機械榨乳也容易使乳牛患乳腺炎。

  有專家調查發現,目前我國一般奶牛場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治療的方法就是打抗生素。治療奶牛乳腺炎的藥物一般是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

  農業部農産品安全監管局副局長程金根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正常情況下的原奶是不會有抗生素藥物殘留,但當奶牛得病時,就會使用抗生素來治療,這期間奶牛的産奶會攜帶抗生素殘留,目前規定患疾病的奶牛必須有7天的消藥期。

  這7天內産的奶怎麼辦?程金根曾表示,由於目前無更有力的監管制度,一些含有抗生素的原奶依然被部分奶農拿來銷售。

  有專家認為,因為抗生素難以分解會在牛奶中形成殘留,長期飲用這種牛奶人體勢必形成耐藥機制。

  對於牛奶中的抗生素,光明乳業曾提出“無抗奶”概念,國內多家乳業緊隨其後,先後推出自己的無抗奶,商家大肆宣傳無抗食品的健康安全。

  2009年5月,國家衛生部6部委聯合發文叫停“無抗奶”的宣傳,並責令相關奶品立即下架。

  專家解釋,光明乳業所宣傳的“無抗奶”只是在牛奶中添加了某種“解抗劑”,並不是從奶源上保證沒有抗生素。而“解抗劑”並不在中國的食品添加劑範圍內。

  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奶製品添加解抗劑已是行業“潛規則”。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曾在2006年5至8月間,對五個廠家生産的牛奶樣品進行抽檢,結果顯示,63.2%樣品含有β—內酰胺酶(解抗劑)。

  趙志軍稱,牛奶中添加的解抗劑,基本上是通過基因工程使微生物發酵來獲得能水解抗生素的β-內酰胺酶,不夠純化的解抗劑可能混入生産β-內酰胺酶的工程菌,該菌進入人體後通過細菌間的傳播,完全有可能架起了直接通往一個又一個”超級細菌”的橋梁。

  違規售藥,禁而不止

  在寧夏永寧縣暗訪10家藥房發現,有7家在違規銷售處方類抗生素

  永寧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孫向平告訴記者,抗生素更大的流出源頭還是在藥房,按規定購買處方類抗生素藥物必須持醫生開具的處方,但很少有藥店能遵循這一規定。許多人感冒、發燒或拉肚子,到藥店直接能買到處方類頭孢等抗生素。

  “有的藥房還直接給你推薦較貴的抗菌藥。”孫向平説。

  11月8日,記者隨機暗訪了永寧縣城10家正規藥店,購買抗生素藥左氧氟沙星。儘管沒有處方,但5家藥店向記者賣藥,3家拒絕,兩家提出要先到藥店旁的私人診所開個處方便能售藥。

  寧夏自2004年7月實施購買人用抗生素須持處方,但在隨後的實施中遭遇困境。

  “衛生行政部門對購藥的處方沒法全面核實和監管,採取隨機抽查,監管流於形式。”銀川一藥品經營商説。

  “藥店是盈利性的,一般不會拒絕賣藥的,憑處方購買處方藥在縣鄉一級的藥店執行起來,基本是敷衍上級的檢查。”這名藥品經營商説。

  據他介紹,新聞爆出寧夏出現超級細菌後,衛生部門先後多次到各藥店敦促必須嚴格控制抗生素類藥物的銷售,“其實大家該賣的還是在賣,先把藥賣出去,上級來檢查時再找個門診醫生開出一堆處方,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