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省部長訪談錄]專訪文化部部長蔡武:名人故里之爭把文化庸俗化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30日 09: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部長訪談錄


    獨家專訪文化部部長蔡武:十二五期間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文化是什麼東西?字典上的解釋就是人類歷史社會發展過程中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累積,在過去的五年裏面,中國社會的發展積累下來了大量的物質財富。

    蔡武:“十一五”期間文化建設取得長足的發展

    第一個我們的文化體制改革是在2003年起步試點,到2005年逐步推開,到2007年以後大面積推開,正好在“十一五”期間取得長足的發展,而且取得巨大成績,這個已經顯現出來了,文化體制改革。

    第二個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在我們的六級的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國省、市、縣、鄉、村級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這樣一個體系可以説已經基本建成,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第三個我們的文化市場,我們的文化市場現在進入了一個基本上進入了一個管理良性一個市場,我舉一個最簡單的,我們這方面的發展有一個新的發展,比如説文化部有提出反對假唱,假唱,假演奏,這就是這兩年採取的措施,而且是非常得人心的,規範任務市場行為。還有文化遺産保護,我們的文物保護第三次文化普查現在野外調查已經基本結束了,接入了數據處理的階段,比如説長城大遺址保護,我們公佈了明長城的檢測的長度,過去萬里長城究竟有多長,漢代長城、秦長城,隋長城,明長城,現在我們明代的長城已經計算出來了。

    繼續拓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目前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概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的圖書館體系,公共圖書館體系,博物館體系,文化館體系,以及我們的其他的文化惠民工程,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比如説我們廣播電視的村村通,比如我們的農家書屋工程這些都是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記者:剛才您説到公共服務服務的時候,普通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您首先提到圖書館,人民群眾對於圖書和圖書館的需求和以往相比有什麼樣的?

    蔡武:有,我在深圳考察的時候,深圳他們有一個全民讀書日的,深圳現在在市民的讀書的熱情是空前的高漲,但是不僅僅是讀紙質書,也讀電子書。

    記者:大家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但是有的時候保護是不是也打著引號的保護,比如説現在申請一些故居,或者什麼的故鄉,像西門慶的故鄉都有人在爭,然後就是子虛烏有的去建造一些所謂的故里,您怎麼看待這些現象?

    蔡武:應當在講到,我們一直提倡高度的重視文化遺産的保護,包括文物保護,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但是一些地方在這種不正確的政績觀的出發,市場動力的這種負面作用的推動下面,也把這個事情搞的走偏了現象,這個問題也存在,我們也是態度非常鮮明,比如講到故里之爭,到處爭這個故里,我們文化部專門給各地發了文件,説這是一種對文化遺産保護,或者一種錯誤的理解,錯誤的做法,有時候我們開玩笑想説,沒有文化,沒有文化的表現,而且我再一個會議上開玩笑講,我説有的地方要爭真人也好,還有爭執子虛烏有的小説人物,甚至還爭孫悟空的故鄉,故里,豬八戒的故里,這樣一種不正常的做法就把這個非常一個非常神聖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産的保護,把它庸俗話了,喪失了文化的品位,這是不正確的,我們下文件叫停。

   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2005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此後,全國89個地區、170個單位作為文化體制改革試點,走上轉企之路。十一五這五年,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擴大試點、由點到面的關鍵時期。現在,全國一大批演出公司、電影公司、音像公司、影劇院完成了轉企改制,到今年十月份,改制的國有文藝院團已經有340多家。

    記者:我今天代表一個完全就是消費者,文化的消費者,像這些國有的文藝院團,他們的轉企改制對我們來説影響有什麼,比如説國家話劇院,國家話劇院還是國家話劇院,對我們來説看還是看戲,我們能體會到什麼樣的變化?

    蔡武:文化是最需要創新和實踐,但是我們過去體制是一個高度集中計劃恰恰在限制了這種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創造性,這點是顯得非常突出。

    記者:因為體制所限。

    蔡武:因為體制的原因,創造性,積極性,活力發揮不出來,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建國50年代才把過去的舊的體制改成我們後來國有的這種體制,當然這個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有意義的,但回過頭來我們看,梅蘭芳,程硯秋,常香玉,他們在那個時候有名的時候,他們不是國有院團,他們是戲班子,戲班子就是一個可以現在角度就是一個民營的一個院團,它這是在闖市場過程中間,在唱對臺戲的過程中間不斷的藝術的創新,不斷增強自己競爭力,才成為名角,才成為名牌,才發展壯大起來,我們後來這樣一個機制,養起來了,條件都是比確實比過去好了。

    記者:藝術家不就得靠養嗎?

    蔡武:不,這個東西它沒有競爭的動力,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説中央副院長我們九大院團有一個團實現轉企改制的試點,東方歌舞團,比如説它的內部有幾十個不演奏員,但是在過去體制下面,因為沒有樂隊演出的樂團演出的任務,將近70個演奏員,其中有一多半人員長期甚至用七八年十年沒有任何的演出任務,閒置的。它有十個排演廳,其中只有兩個在使用,其中八個都成了倉庫,但是在去年實行轉企改制之後,他們根據力量的組合,市場的需求他們組建了四個團,一個東方歌舞團,一個民族歌舞團,一個民族樂團,一個流行樂團四團,短短的幾個月時間為了參加全國的國有音樂的展演活動,他們排出了四台非常精彩的節目,我去那調研的時候他們人員就講説,我們過去七年沒有上過舞臺,現在這次終於有這個機會展現自己的轉變的機制,以後,十個排演廳不夠使了,輪流排隊,這些説一個體制機制的變化,極大的激發了創造人員的積極性。

    記者:所以説金融危機對於很多行業對於很多産業來説可能是個結束,但是對於文化産業來説,絕對是一個大的機遇。

    蔡武:是一個機遇,但是能不能把握這個機遇取決於我們自己對這個形勢的判斷,對這個的判斷,我們來講,就是對怎麼樣能不能夠認識到文化的發展對於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這種重要性,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有強烈的文化自覺,我們又有強烈的文化自信,我們一定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我們發展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記者:您為什麼這麼強烈這是一個認識問題?

    蔡武:很多人在我們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時候,很多人提到一個問題,説你們現在咱們文化怎麼産業化了,市場化了,這個文化怎麼能産業化,文化一産業化,市場化,這怎麼不是就搞低俗,搞什麼還能管得住嗎等等,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就是人民的觀念還沒有理解到,我們這次對文化的體制改革對文化的發展,我們在思路上其實有一些重大的突破,我們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們國情,既考慮雙重屬性,所以決定了它的區別於兩種形態,文化事業,文化産業,而在文化事業中間我們沒有講要市場化,要産業化,文化事業只能是政府主導,財政投入保障。再就是文化産業的這一部分,比如説影視製作,比如説動漫,比如説廣告發行,比如説出版,比如説動漫,數字,數字生産等等這些領域可以競爭性的領域,可以由市場來發揮,這是定位為文化産業,由市場發揮作用。和我們其他一些領域改革相比,我們雖然起步比較晚,2003年才開始試點,但是我們少走彎路,這個過去幾年發展時間證明了這個思路是對的,這個戰略是對的,效果也是好的。

    記者:您年前一段時間説過一句話,文化是軟實力,但決不是軟任務,所以我想可能未來對於文化部來説就要把軟實力變成硬任務去做。

    蔡武:我前幾天和部分領導開玩笑講,這幾年文化建設的重要吸引它的意義作用在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來只求,我們上上下下認識就已經一致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但是我説如果用老百姓的話説,忽悠的程度要差不多了,恐怕在真金白銀,意思是我們一定要加大對“十二五”期間要加大文化建設的投入,這個投入不僅僅是資金的投入,資金的投入很重要的,我們算了一下,大概在我們的各級財政的事業費用投入之間,我們對文化的投入大概只佔到4%,這個比例太低,和其他的行業,教育、科技、社保,衛生事業等等比較是太低了,所以我本人有一個大的想法,我也在多次會上講,希望我們的“十二五”期間政府對文化事業的投入的增長的幅度應該高於同期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這是第一個指標,還有基礎基本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比如説多少萬人口應該平均有一個適當規模的演出場所,是不是應該提供這樣指標,縣城裏一個縣城恐怕需要劇場,或者是影劇院,能夠演電影,能夠演戲,也能夠開大會,但是現在全國的縣基本上都沒有。

    其中我最關心的一個,我們在“十一五”期間開創的重大的文化惠民工程要一個要繼續完善,我們應該大力發展免費的公共的電子閱覽室,來解決那些弱勢群體,解決那些農村基層群眾上網難,沒有條件上網的這種,這是新提出來的,所以我希望在“十二五”規劃中間公共電子閱覽室的這樣一個規劃全國性的規劃,把它真正列進去,把它落實下來,這就為老百姓成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就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