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社會建設“車輪”跑得更快:從“十二五”規劃建議看中國方位之五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5日 08: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讓每一個中國人活得幸福而有尊嚴”、“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十二五”規劃建議描繪的藍圖鼓舞人心,令人期待。

  讓工作更好找,讓勞動更值錢

  這五年,城鎮新增就業5500萬人,年均增幅24%,越來越多的人喜捧“新飯碗”;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500萬人,比“十五”期間增加500萬人;我國相繼出臺了以《就業促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積極就業政策體系日漸完善。

  保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就業。找個飯碗不容易,造個飯碗更難。尤其是在我們這麼一個人口大國,難度更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分析,“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城鎮勞動力供給將達到2400萬人,而每年創造的就業崗位是900萬,年供求缺口將超過1000多萬,與之伴隨的是結構性矛盾突出、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等。

  《建議》提出:“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並將其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位,擴大就業將成為保民生的重中之重。

  “《建議》提出,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來提供就業崗位。這實際上,淡化了片面注重GDP增長的概念,著力達到就業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就業崗位增加與就業質量提升同步的目標,是一種發展理念的革新,必然帶來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調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説,下一個五年,國家通過財政扶持、減稅等鼓勵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將作為重點,得到有針對性的就業援助,讓他們更容易找到工作。

  儘快扭轉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局

  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是民生焦點。

  “近十多年來,收入分配向政府、企業(或僱主)傾斜,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續下降,普通居民收入增長明顯滯後於GDP的增長速度;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超過3倍,行業收入差距超過10倍,同時,收入分配秩序也存在著不規範的現象,灰色收入成為一部分人的重要收入來源。” 鄭功成説。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也帶來了百姓的不公平感,工資“被增長”成為社會輿論的熱點。

  《建議》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努力扭轉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擴大趨勢”。

  “政策瞄準了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比重中偏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兩個重要問題。有利於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係,有利於增加廣大勞動者收入,維護勞動者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説。

  鄭功成説,這預示了將有更大力度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出臺,來儘快扭轉收入分配失衡的格局,並且朝著公平正義共享的方向邁進。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強化支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機制,使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收入隨著經濟發展逐步較多地增加。同時對偷稅漏稅、權錢交易等各種非法收入依法取締和懲處。還要規範壟斷行業的收入。總之,要通過擴大轉移支付,強化稅收調節,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使全體社會成員逐步共同致富。

  社保網更縝密更牢固

  “新農保算是辦到了老表們心坎上,兩年以後母親每年將有近700元的養老金。”江西于都縣貢江鎮村民羅德順高興地説。

  近年來,我國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新農保今年年底覆蓋將超過1億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覆蓋2.45億人;城鎮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水平年年上調,4000多萬名退休老人從中受益……

  經過多年努力,社會保障制度“從無到有”,轉入覆蓋面從小到大、待遇水平從低到高的發展階段。雖然進步很大,但與人民的期待還有不小差距。

  從遼寧退休,到海南養老、看病能刷社保卡嗎?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包含養老、醫療、失業、生育等社保信息的社保卡將得到大力推廣應用,爭取“十二五”期末全國發卡8億張,並早日實現“一卡通”,真正實現全國漫遊。

  《建議》提出:“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每項社會保險的覆蓋面都要達到95%以上,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人享有社會保障’。”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説,未來,社會保險擴面參保的重點人群有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未參保集體企業職工等中低收入人群,受益面將大幅擴大。

  “未來社會保障這張網將編織得更縝密、更牢固。‘十二五’期間,社會保障會有兩個明顯變化:一是統籌層次逐步過渡到省級統籌,並有望實現全國統籌。二是提高水平,徹底改變養老難、失業以後生活難的狀況。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財政支出而言,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賈康説。

  看病花錢更少、更方便

  “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幹”,長期以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總量相對不足,城鄉醫療保障水平差距較大,“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比較突出。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近年,我國拉開了新一輪醫改大幕,開始了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障制度的構建。截至今年6月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經覆蓋8.33億人,城鎮醫保覆蓋3.9億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經覆蓋超過90%的人口,衛生資源加速邁向均衡化。

  事關億萬人健康的醫療衛生改革將進一步提速。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建議》對未來五年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鄭功成説,“十二五”期間,基本醫療保障將全面覆蓋各類人群,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並向均等化大步邁進;通過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居民看病貴的問題,真正切斷貧病之間的鏈條,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將會大幅減少;通過完善全科醫生長期服務基層的政策,使社區醫院擺脫“廟小沒菩薩”的人才困境,城鄉群眾不出社區和鄉村,就能享受便捷有效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看病更方便。

  展望“十二五”,社會建設的車輪將越轉越快,人民將更多地分享到發展成果,生活必將更加幸福,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