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記我國優秀青年小麥育種專家周曉東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14: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周曉東和雷鋒同班戰友喬安山(右)在新民市的小麥育種基地。

  新華網瀋陽11月24日電 題:一名退伍軍人20年的麥田守望——記我國優秀青年小麥育種專家周曉東

  王天德、秦富梁

  初見周曉東,記者被他大大的嗓門所吸引,1.8米的個頭,方方正正的臉龐,深深的抬頭紋,樸實得像鄰家老大哥——你很難想到,他是一名小麥育種專家。

  來到周曉東的“實驗室”——一個不足20平方米的車庫,兩個簡陋的鐵架子上整整齊齊地堆放了幾百個小麻袋,其中萬餘個帶著編號的小種袋是他的全部家産。

  退伍軍人周曉東20年來潛心小麥育種研究,培育出適合東北春麥區1000多份小麥新品係,研究出的生態高效種植方式,實現了遼寧地區傳統大田糧食作物“一年一熟”邁向“一年兩熟”的歷史性突破。

  拓荒,不能只為填飽今天的肚子

  1987年11月,周曉東在《瀋陽日報》一篇介紹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科學獎新聞的震撼中,參軍入伍,並和部隊的一位農藝師學習到小麥育種知識。

  1991年3月,周曉東光榮退伍,回到原籍遼寧省瀋陽市郊區。當他看到入伍前那些肥沃的農田、綠油油的莊稼被高高的寫字樓、廠房所代替,原本種地的村民們多半去城裏打工時,心裏多了一層憂慮:地少了,農民進城了,將來吃什麼?周曉東問農民兄弟解決這種局面的辦法,有一個農民無奈地對他説:“我們也沒辦法,除非你一畝地能打出兩畝地的糧來!”這句牢騷話讓周曉東做了一個大膽決定:搞小麥育種,提高糧食畝産量。

  東北地區是我國春小麥的主産區。近年來,由於氣候條件變化,尤其是優異抗旱、高産抗倒伏品種的缺乏,單産和效益逐年下滑,春小麥種植區不斷遞減。

  小麥育種是一個科研資金巨大、研究週期漫長的苦差事,一直是由國家出資。小麥自花授粉,農民第二年可留種,育種單位效益低下,知識産權難保證,幾乎沒人願幹。許多小麥育種專業人員都傷透腦筋或乾脆轉行。大多退伍軍人返鄉不是當工人,就是做生意,他這個“門外漢”為何要往裏擠著當農民?

  面對周圍人的不理解和懷疑,周曉東説:“儘管搞育種難度大、掙錢不多、有時還賠錢,但它有意義,也有前途!”

  周曉東扎進麥田裏,一蹲就是20年。

  耕耘,不能只贏得獎臺上的褒獎

  為攻克選育新品種小麥,周曉東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蒐集育種資源,在成千上萬份麥種中研究、比較、篩選、淘汰。

  研究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資金、土地等難題接踵而至,好在,他的執著打動了越來越多的人——經商的戰友説:“老百姓必須吃上飯,必須有糧食吃,我們支持你資金”;遼寧省農科院、黑龍江省農科院專家教授説:“私人搞小麥育種難得,技術上我們全力配合”;部隊戰友也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

  每培育一個小麥品種至少需要六七年時間,2004年,周曉東曆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矮稈小麥的育種資源,又用科學的方法將小麥的各種有異性狀有機地集中到一個新品種中來,培育出了超抗倒伏、高産量的“鐵稈小麥”。

  2005年夏,黑龍江省克山縣遭遇大雨襲擊,全縣小麥倒伏面積達98%以上,但周曉東在克山農場種植的150畝試驗田中,沈春系列“鐵稈小麥”沒有倒伏,且平均畝産達到840斤。

  2008年,周曉東在縮短小麥成熟期的基礎上,會同瀋陽農業大學教授王述、遼寧省農科院小麥研究室主任吳禹在遼寧地區試驗小麥水稻一年兩熟的種植,最終當年3月至7月種第一茬小麥、7月至10月種第二茬水稻,代替原來5月至10月單種一次水稻的試驗取得了成功,並有效增産33.3%。

  據專家按遼寧1000萬畝水稻田進行小麥水稻一年兩熟測算,如果周曉東的這項技術在遼寧地區推廣,可以實現每年小麥增産近50億公斤,節約近100億立方米稻田用水,比以往多吸收1620萬噸二氧化碳,多釋放340萬噸氧氣,減少沙塵100萬噸,使遼寧的天更藍、水更清、糧食更豐産。

  20年來,周曉東鑽研小麥育種,培育出137個優質品係,卻只發表了6篇論文。

  對此,周曉東説,他搞小麥育種,不是為了寫論文獲獎,最主要是想讓老百姓用上良種小麥,糧袋子真正受益,“最大的欣慰就是我選育的種子得到了農民兄弟的自然推廣,這是對我最大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