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一年一個樣(我這五年)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08: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宋嵩繪

  馬英貴(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綠色源林牧專業合作社副社長):

  “‘十一五’咱家鄉靈武的發展變化忒大了,勝過過去20年。照這樣發展下去,5年後咱靈武一定變得更美更漂亮!”

  我今年62歲了。眼看著2010年就要過去,明年就要進入“十二五”了。我這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由得想要説上幾句感慨的話:“‘十一五’咱家鄉靈武的發展變化忒大了,勝過過去20年。照這樣發展下去,‘十二五’咱靈武會一年一個樣,5年後一定變得更美更漂亮!”

  要説靈武的變化,還得從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産業——靈武長棗説起。二十幾年前我就琢磨,有著1500多年種植歷史的靈武長棗啥時能在市場上火起來?1985年,為償還債務,我東拼西湊200元買來雛雞喂養,為把雞飼養得好賣出好價錢,我在庭院前後栽上棗樹……

  雖説只有高中文化,我卻試著學習細胞學理論,在2個養殖場、1個百畝棗林生態園進行棗園雞和長棗樹品種培育、改良。以七字歌形式,我將飼養棗園雞和種植長棗的經驗自費印成小冊子發放到群眾手中,這些“土方”降低了飼養種植成本,提高了效益。

  5年時間,靈武市長棗從2006年種植面積7.36萬畝,挂果面積2.5萬畝,産量420萬公斤,實現産值2900多萬元;發展到2010年全市長棗面積13.5萬畝,基本實現農民人均1畝棗的目標,長棗産量接近6175萬公斤,實現産值4.3億元。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將靈武長棗認證為A級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靈武長棗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國家林業局命名靈武市為“中國靈武長棗之鄉”。收穫靈武長棗的同時,棗園雞也給不少農民帶來效益。眼看著地方經濟得到發展,農民生活得到改善,咱高興啊!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正是懷著感恩的心,我堅持帶動大家共同走科技致富路。我這個“土專家”多年摸索出的“養殖—種植—沼氣”三位一體庭院經濟模式(即,雞糞排出二氧化碳被棗樹吸收,棗樹産生氧氣被雞利用,雞糞進入沼氣池後産生沼氣得到有效利用)得到全面推廣應用。2005年6月,我被選派為科技特派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後來又當選為靈武市政協委員、銀川市人大代表。

  2009年春天,我動員大學畢業的女兒回鄉,註冊成立了靈武市綠色源林牧專業合作社,女兒做社長,我做副社長,開始了二次創業。作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時,我曾提出一個城南沿山帶沙産業發展的議案、提案。如今,政府出臺好政策,大力扶持長棗産業的發展,我們依託合作社,就能夠帶領下崗工人、失地農民、回鄉大學生在樹木難以生長的荒山、白漿地裏挖大坑填沙栽樹,沙坑裏墊膠土栽植長棗樹,以樹盤蓋雜草的方法開出一片旱作節水農業的綠洲。再過5年,靈武市南12公里處的1300畝沙漠、荒山一定會成為樹木成林、花果飄香、雞肥羊壯的美麗地方!

  (本報記者 周志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