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與生命賽跑的“鐵人”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6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

  與生命賽跑的“鐵人”——追記武漢鐵路局漯阜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黨員李洪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

  2010年農曆大年初三,很多地方還沉浸在春節喜慶的氣氛時,羲皇故都河南週口市許多人卻沉浸在哀傷之中。陰沉的天空中,零星地飄著雪花,漯阜鐵路汽笛低回,數百名群眾自發地趕來,為他——漯阜鐵路公司週口工電段副段長李洪,做最後的道別。靈堂前,路兩邊,到處站滿了人,憂傷的眼神中透露出無限的依依不捨。人們跟著緩緩前行的靈車,送了一程又一程。

  諾貝爾説,生命,那是自然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在很多漯阜鐵路人眼裏,李洪以自己短暫的48年時光精心雕刻,使自己的生命寶石燦若星辰,艷如朝霞。

  李洪,是中國鐵路人的驕傲!

  “人生苦旅幾十年,不留遺憾在人間”——他以苦幹實幹拼命幹的拼搏精神,展示了中國鐵路人的忠誠,抒寫出一個“鐵人”的非凡人生

  又一陣鑽心的頭痛襲來,正在作業的李洪扶著路基旁的電線桿坐了下來,他將頭部深深地埋在臂彎裏,身體被疼痛折磨得抽搐著。

  那是2007年冬天。他剛被查出患有蝶竇鱗癌,診斷書就鎖在辦公桌抽屜裏,他不知道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多久。

  疼痛稍緩,他抬起頭來,望著自己腳下綿延出去的鐵路,那每一寸股道,每一顆螺釘,是那麼的熟悉和親切,他多麼想與它們一直在一起呀。

  “我愛鐵路工作,我會無怨無悔地在這兒幹一輩子。”這是李洪幹上鐵路這一行時的誓言。這個信念貫穿他生命的始終,無論路途多麼坎坷,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在李洪的人生辭典裏,從來只有“跟我上”,沒有“給我上”。在臟活累活面前,他從來都是&&幹、搶先幹。

  2006年初夏的一天夜裏,他帶領職工冒雨搶修地下電纜。穿線管淹沒在1米多深的水中,作業難度很大。他縱身跳入惡臭的污水中,一待就是1個多小時。同事要換他,他卻説:“我是段長,我先幹。”

  2007年患癌症後,李洪待在鐵路工地上的時間更長了。他靠吃強力止疼藥拼命地工作著,仿佛在與時間賽跑,但病魔也沒有停止對他生命的殘害。隨著癌細胞的擴散,李洪病情惡化,2008年5月,被確診為鼻咽癌。

  漯阜鐵路是連接京廣線與京九線的重要聯絡線,是豫西通往華東地區的便捷能源運輸通道。

  2008年年底,為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鐵道部、豫皖兩省對阜陽漯阜鐵路有限公司和週口漯阜鐵路有限公司進行了戰略重組,註冊成立了漯阜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對漯阜鐵路進行復線電氣化改造,把206.74公里的漯阜鐵路建設成為國家I級復線電氣化鐵路。

  鐵路建設的壯麗藍圖讓李洪更加忘我地投身工作,忘我地燃燒生命。

  4次化療、35次放療,體重驟降20公斤;頭髮脫落,面部黑黃……他不顧化療、放療後咽喉如刀割般疼痛,堅持在鄭州醫院治療間隙電話聽取工作彙報,遙控指揮現場排除故障。

  通信工長張世亞眼含熱淚地説:“每週一次電話彙報是李段長給我佈置的工作任務。我真不忍心打啊!可我不打過去,他也會給我打回來。”

  “人生苦旅幾十年,不留遺憾在人間;漯阜新成路猶長,策馬奮蹄再揚鞭。”這是李洪患病後,在日記本上寫下的詩句。在經歷了三個月與病魔的抗爭後,出院回到週口的李洪,不顧家人、領導和同事的阻攔,堅定地回到了他摯愛的崗位上。

  2009年2月25日,冰天雪地。界首站光纜架設施工進程因天氣惡劣、線桿結冰受到影響,李洪得知後二話沒説就要去現場。同事勸他,你剛做完化療,就別去了,段裏領導不止你一個。他微微一笑説:“方案是我設計的,我比他們熟悉情況。我能扛得住。”大家知道,他不是在用身體扛,而是用鐵的意志和全部的生命在扛啊。

  “只有有了與死神抗爭的經歷,才會重新感悟人生,感悟生命,才會倍加珍惜在工作崗位上的一分一秒。”

  李洪看重的不是生命的“長度”,而是生命的價值。

  總是站在第一線的戰士——他追逐的腳步從未停歇,從一名技校生成長為公司電務方面的領軍人物,用知識支撐鐵路現代化建設是他始終如一的追求

  毗鄰漯阜鐵路十多米、機務段旁的一棟單身宿舍樓裏,很長一段時間,一個窗口的燈光亮到很晚,它就像信號燈陪伴著過往的夜車。熟悉的人都知道,那是李洪家的燈光。

  1984年,參加工作2年後的李洪考取了武漢鐵路運輸學校,學習鐵道信號專業。從幹信號工作開始,他就不滿足於只完成眼前的工作。我國鐵路裝備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大趨勢,讓當初只有中專學歷的他,總有一種危機感。

  學習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有時,晚上頭疼睡不著覺,他就起來看書,燈就一直亮到天明。在他20多本學習筆記中,記滿了技術要點和心得體會。

  2003年漯阜鐵路技術改造,信號設備由色燈電鎖器聯鎖改為“6502電氣集中聯鎖”。當時漯阜公司幾千名員工中,很少有人熟悉這套設備的性能。李洪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一次他和妻子去信陽辦事。晚飯後,他對妻子説,咱們到信陽站去,沿鐵路走走吧。當他們走到一個岔群時,李洪突然蹲下身來,把手探到道岔底部摸了一通。妻子嚇壞了,趕忙説,你要幹啥?讓人家看見了會説你是搞破壞的。李洪衝她一笑説,我是想看看京廣鐵路幹線的信號聯鎖與俺們漯阜鐵路的有啥不同。

  2004年漯阜線河南段技術升級改造中,李洪發明的道岔換裝過渡轉換設備,使列車過岔速度提高了一倍,獲得了河南省五個廳局聯合頒發的“百項技術革新成果”獎。他研發設計的道口報警裝置,簡便可靠,每套可節省5萬多元;他為信號燈設計安裝的防砸網,有效防止了信號設備的人為損壞。他的革新創造為公司直接或間接節約資金數百萬元。

  依靠不忘危機、自我加壓的勤學苦鑽精神,李洪的業務水平緊緊跟上了技術裝備不斷更新的需要,逐步從信號工、技術員、技術室主任,成長為分管電務工作的副段長,並成為公司信號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他高度關注通信信號技術的最前沿資訊,關心最新技術在高鐵的運用,直到病逝前還在學習鐵路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等最新科技書籍。

  通信和信號在鐵路上扮演著耳朵和眼睛的作用,可以説是行車指揮的中樞神經。李洪清醒地知道,即便自己技術再好,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顆釘,要確保200多公里漯阜鐵路耳聰目明、暢通無阻,必須建立一支技術過硬的人才隊伍。

  十幾年來,他堅持定期對職工進行理論授課、實作演練,組織近千人次走出去到武漢、鄭州鐵路局等單位學習參觀和函授培訓。

  為給信號人員搭建良好的學習實踐平臺,2008年在鄭州住院期間,鄭州鐵路局一個信號技術人員去看他,李洪就想方設法請求其幫忙租用他們單位淘汰的設備,為自己的信號工建一個學習培訓演練場。他甚至瞞著醫生要到外邊請這位技術人員吃飯以表謝意。對方被他感動了,演練場很快建成併發揮了作用。

  “我們是靠技術吃飯的,過硬的技術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李洪要求身邊的技術人員,遇到任何技術故障和安全隱患都要拿得下、擺得平、不出事。“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沒事就是本事”。幾十年來,他帶領的隊伍能及時解決各種難題,排除各種故障,確保了從事工作28年未發生一起責任事故。2009年,在漯阜鐵路公司舉行的技術大比武中,他帶領的技術人員囊括前三名。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這樣議論人生:在人生的任何場合都要站在第一線的行列裏。

  李洪,就是站在第一線的鐵路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