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河南謀劃“中原崛起”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6日 0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初冬的中原大地熱流涌動!

  繼中部地區第一個綜合保稅區10月底落戶鄭州之後,11月12日,國家區域性(河南)中小企業産權交易市場開盤。這是國內首家,輻射中部六省和山東、浙江兩省,周邊省份投資者紛至沓來。

  同日,中國(鄭州)2010産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在鄭州開幕,上演一場300多個項目、千億元資金的資本盛宴。

  今年以來,河南招商引資高潮迭起,大項目、大投資讓人嘖嘖驚嘆!前三季度,河南實際利用外資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8.9%,居中部六省首位。招商引資對於全省城鎮的固定資産投資貢獻達到1/4。

  河南正全力謀劃“中原經濟區”的宏偉藍圖。中原經濟區以河南為主體,延及周邊,支撐中部,東承長三角,西連大關中,北依京津冀,南臨長江中游經濟帶。經過精心構架,合力建設,中原經濟區已經魅力初現,成為中原崛起新亮點。

  崛起之源在承續——

  歷屆省委探索,億萬人民熱望,中原崛起再聚力

  中原崛起,是億萬河南人民的夢想和熱望。河南歷屆省委、省政府為之不懈努力,持續探索,付出了智慧與汗水,播種下信心和渴望。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河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團結奮進、振興河南”,提出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增長速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一高一低”發展目標,並初步形成了“中原崛起”的思想,提出“加快中原的振興和崛起”,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進入21世紀,河南省委進一步確立了“中原崛起”發展戰略,並將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三化”協調發展,寫入《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

  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面對國家區域經濟戰略佈局細分的大勢,河南要走好“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沒有強勁有效的大載體不行,沒有敢作敢為的大手筆不行,沒有高瞻遠矚的大思路不行。中原崛起是河南發展總的戰略,但“中原”和“中原崛起”的概念和內涵是什麼?從行政區劃角度講中原是什麼概念?從區域經濟角度講中原又是什麼概念?省委書記盧展工到河南工作伊始,就刨根問底地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表明,中心城市、城市群的輻射能力、帶動能力和影響能力是有限的,輻射範圍最大在350公里左右。鄭州到上海的直線距離800多公里,到北京的距離近700公里,到深圳的距離1000多公里。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地區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海西等經濟區相去甚遠,只能選擇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省科學院等單位的50多名專家學者,採用斷裂點法等先進手段,對中原地區深入研究發現,無論從地理空間、歷史淵源、文化聯絡方面,還是從經濟協作、發展態勢方面來考量,中原經濟區都是客觀的存在,建設中原經濟區是歷史的必然,是對中原崛起戰略的進一步持續、延伸和拓展。

  再看中國經濟地圖,國家東中西協調發展戰略正在逐步展開,四大經濟板塊競相發展。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已逾5年,這一廣闊區域內經濟分工與協作仍需進一步明晰,以形成聯手崛起的強大合力。GDP總量、糧食生産、工業增加值等數據連年位居中部前列,發展呈現出好的態勢、好的趨勢、好的氣勢,今日的河南,已具備了帶動和支撐中國腹地隆起的實力與條件。中原經濟區恰恰能將全國區域發展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把中原放在中國的位置看,意義更為特殊: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09年,河南省GDP總量佔全國的6.1%,全國排名第五;從人均GDP來看,河南在全國與中國在世界的位置均屬中等水平,河南全國排名第十五位,中國世界排名第九十六位。從歷史傳統、人口構成和産業發展來看,河南也有鮮明的“中國印記”。

  一系列對比數據表明,河南是中國的縮影。儘管河南在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弱、發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錢從哪來?人往哪去?民生怎麼辦?糧食怎麼保?”仍是河南發展中的4道難題。構建中原經濟區,可為中國解決發展所面臨的諸多難題提供樣本,中原兒女更迫切渴望能在即將到來的經濟發展大潮中擔當重任。

  崛起之力在凝聚——

  匯集各方智慧,精心構架藍圖,民主決策求科學

  建設中原經濟區是一個大思路、大戰略,也是一次新探索、新實踐。河南省委、省政府深知:沒有科學的態度、沒有全省人民的廣泛參與、沒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建設中原經濟區是行不通的。為了把構建中原經濟區的決策建立在民主和科學之上,省委常委會專門召開了務虛會議,研究決定把構建中原經濟區決策權交給人民群眾,交給專家學者,交給在一線從事實際工作的同志們。

  鄭州大學歷史系、河南大學歷史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成立研究小組,就“何為中原”各自進行獨立研究,提交3份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專家進一步論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確定了中原地區的範圍,其邊界大致為:西臨華山,北至太行山—漳河一線,南界沔水—淮河一線,東達泰山—泗水一線。這一區域山水相連,民風民俗相近,同屬中原文化支脈,自古以來經濟、文化聯絡就很密切。

  為了使中原經濟區建設更加具備可行性,今年3月,河南省發改委組織50名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調研;6月,省委統戰部邀請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專家組成8個組赴全省開展聯合調研;7月,河南省各相關單位接連召開4次大型研討會;9月,短短兩周時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區域經濟協會在北京召開3場高層論壇,吳敬璉、厲以寧等50多位專家出謀劃策……

  今年8月13日,河南還通過媒體熱線,徵集對中原經濟區的意見和建議,當天就收集到社會各界建議上萬條。鄭州市南陽路93號院的毛同山老人激動地説:“河南要大發展,我們每個老百姓都想出一把力。”在上海打工的信陽青年周彥峰,聽説河南要建中原經濟區,也躍躍欲試:“發展機會多了,我要把鴨脖店開回家鄉去。”

  河南省委還對全省158個縣(市、區)的書記和縣(市、區)長進行了一次網絡問卷調查,結果表明,100%的書記和縣(市、區)長關注中原經濟區的謀劃和構建,95%以上表示贊成和支持建設中原經濟區。

  職能部門出謀劃策,專家學者建言獻策,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思路漸漸清晰,共識逐步達成:河南有責任、有能力為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建設中原經濟區,有利於國家區域經濟佈局的進一步完善;有利於國家統籌協調梯次推進發展重大戰略的實施;有利於國家在中部地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板塊;有利於河南在全國的發展大局中明晰發展定位,發揮自身優勢;有利於河南堅持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環境和生態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有利於更好地遵循經濟發展的規律,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寄託著中原兒女的夢想和希望,凝結著幹部群眾的實踐和汗水,閃耀著社會各界的智慧和關愛,11月2日,《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徵求意見稿)》出爐。

  崛起之路在深化——

  確保糧食安全,服務全國大局,深入探索創新路

  在河南這片熱土上,發展的成果與發展的困難,同樣明晰。如何建設中原經濟區,河南省委、省政府提供了一把思考的“鑰匙”:打開視野,解放思想,面對現實,在國家大局與河南特色的結合上下功夫、找思路。

  6月10日,許昌市陳曹鄉後孫汪村高産示範區,溫家寶總理親自駕駛拖拉機,在收割過的麥地裏深耕、施肥、播下秋玉米。總理此舉飽含深意:河南的“三農”問題關涉全局,糧食生産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責任重大。

  用中國1/16的耕地,生産了中國1/10的糧食,不但養活了自己近億人口,還每年向外輸出300億斤以上糧食和糧食製成品。作為全國第一糧食生産大省,河南“農之勢”的影響力已超越國界,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糧食生産已連續七年創造新高,能否再上新臺階?農業大省要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如何解決耕地可能減少、糧食可能減産、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突出矛盾和問題?一連串的問號,考問著河南的決策者,也考問著中原經濟區這個新課題。中原經濟區構想首先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走好“三化”道路納入“重中之重”。

  河南省省長郭庚茂表示,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就是要實現以新型工業化帶動和提升農業現代化,以新型城鎮化帶動和推進新農村建設,探索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科學發展路子,為國家作更大貢獻。

  10月28日,最新數據傳來:河南全省已播種小麥7866萬畝,實現高水平上穩中有增。小麥出苗面積佔已播小麥的95%,出苗情況普遍較好。河南省農業廳總經濟師魏仲生説,麥播技術服務月期間,河南省農業廳除了派出9個小麥生産專家指導組常駐18個地市外,還組織專家在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向農民傳授小麥播種技術。近年來,全省萬餘名農業科技人員長年奔波在田間地頭,科技對糧食增産的貢獻率達到45%,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8%以上。

  11月6日,河南省政府宣佈正式啟動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河南實施工作。《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2009—2020年)》中,賦予河南糧食增産任務155億斤,佔全國的1/7。

  麥播剛過,走進農業大縣湯陰,撲面而來的是熱火朝天的産業集聚區建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140多家食品和醫藥企業沿著寬闊的大道整齊排列。産業集聚區內80%以上的是高科技含量的項目,八成以上的是“農”字號項目。縣內及周邊地區20余萬農戶被吸納到農業産業化中,縣城60%的商品房被進城農民買走。縣委書記李若鵬説,有了産業集聚區這一載體,湯陰農業生産的集約化、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耕地面積不減反增。

  按照“企業(項目)集中佈局、産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人口向城鎮轉移”的“四集一轉”的要求,河南在全省規劃建設了180個産業集聚區,覆蓋所有市、縣,並使之成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綜合性全局性舉措。到目前,已累計入駐企業1.4萬多個,從業人員達273萬人,佔全省二、三産業吸納從業人員的近5%。今年前9個月,全省集聚區累計完成投資3934.4億元,同比增長166.5%,已接近全年4000億元的投資倍增目標。10月29日,河南180個産業集聚區公開納賢4萬多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農村勞動力在省內就業人數達1140萬,比去年底增加164萬,而同期到省外就業人數則比去年底減少了81萬。

  “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讓我們過上了像城裏人一樣的生活。”新鄉衛輝市唐莊鎮司馬社區的居民張根山近日住進了嶄新樓房。“現在俺住的是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不出社區,超市、衛生室樣樣都有。”不出農村,過上城鎮生活,張根山的幸福源於河南正在推行的新型城鎮化探索。

  2009年,河南城鎮化率僅為37.7%,落後全國平均水平8.9個百分點。4.8萬個建制村,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不同,村情村貌、發展水平各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任務艱巨。以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契機,河南找準“三點”:把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促進農村發展的增長點,使城鎮向農村延伸、農村向城鎮靠近。目前,河南已經確定354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其中85%的示範村已制定規劃。作為全省試驗區的新鄉市,首批重點369個新社區全部建成後,可節約土地約26萬畝,目前已騰出土地1.5萬畝,復耕或恢復生態近3000畝。

  崛起之道在拓展——

  搭建載體平臺,擴大對外開放,主動融合譜新篇

  8月2日,位於鄭州出口加工區的富士康集團在河南的首條生産線正式投産。預計富士康項目投産後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是鄭州市國稅局航空港分局去年徵收的全部企業所得稅總額的4倍。一期工程建成後,將使全省的出口額翻一番甚至兩番。這對多年在中部6省中外向度倒數第一的河南來説,是個振奮人心的數字。而富士康只是河南今年引來的“金鳳凰”之一。

  中原經濟區建設正逢其時。國家對外開放的重點逐步由沿海向內地轉移,河南的區位、資源和基礎設施等優勢正逐漸顯現。短短幾個月內,閩商就在臨潁縣新增投資15億多元。

  服務理念在確立,思想作風在轉變。創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成為全省上下的自覺行動。今年以來,河南實施企業服務行動計劃,確定了1萬家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鄭州完善行政服務事項限時辦結制,規定“凡能當日辦結的事項,決不能拖到次日;凡有時限規定的事項,決不超出時限”。許昌市建立企業服務活動聯席會議制度,經過11次清理壓減,市本級行政審批事項精簡至195項,全省最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16名廳級幹部分包18個省轄市,113名處級幹部全部成為“首席企業服務員”。針對豫浙投洽會簽約的項目,河南省工商局局長董光峰帶隊,在30天時間裏赴浙逐一回訪,解決了142個困難,使投資額由原來的344.5億元增至419.5億元。

  環境優良,商機巨大,八方客商逐鹿中原。今年6月,海內外浙商雲集河南,總投資344.5億元,開創了河南招商史上的“神話”;8月,千名企業家“回老家幹幹”,為河南送來“大禮”1462億元;10月,百餘臺商挺進中原,揮出大手筆,總投資528億元;11月,千余晉商又會師河南,世界晉商投資中原峰會召開,710億元投資滾滾而來……

  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中原經濟區戰略提出後,河南各周邊地市由“後衛”變“前鋒”,打破行政區劃界限,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相鄰省市積極對接。

  在河南東部,商丘市背靠大中原,開懷向大海,主動與山東、江蘇尋求合作,積極打造中原地區承接國外及沿海産業轉移的最佳區域城市,構築中原經濟區東部重要戰略支點。10月16日,多位專家會聚商丘,為商丘發展進一步明晰定位。

  在河南西南,南陽與“襄陽”共享“諸葛亮”,10月20日,南陽市長穆為民率領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到襄樊考察工作,共商發展良策,揭開了雙方合作新的一頁。

  在河南南部,信陽勇當先鋒,依託中原經濟區,承接長三角産業轉移,融入長江經濟帶,集中力量打造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在河南北部,10月22日,安陽、新鄉、菏澤等豫晉魯冀4省13市負責人相聚濟源市王屋山下,以“合作、交流、發展、共贏”為主題,共同謀劃如何與“大中原經濟區”做好對接。

  在河南西部,三門峽打開“河南西大門”,構築“橋頭堡”,在規劃統籌、産業合作、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等方面,與山西運城、臨汾以及陜西渭南共建“黃河金三角”……

  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河南上下群情振奮,新一輪的發展熱潮正在掀起。中原經濟區正成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載體和平臺,成為河南探索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科學發展路子的載體和平臺,成為明晰定位、整合優勢、凝聚合力的載體和平臺,成為河南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的載體和平臺。

  九萬里風鵬正舉,中原經濟區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