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80後”走上探月工程前臺 成嫦娥飛天骨幹力量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5日 18: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碧海青天,一輪皓月,無限清輝。在月亮近旁,嫦娥二號衛星已繞著它飛了一個多月。

  嫦娥二號不僅寄託著中國人的飛天夢想,更凝聚著無數航天人的汗水和心血。從欒恩傑、孫家棟到陳求發、吳偉仁,再到“70後”“80後”的年輕人,一代接一代的航天人,傳承著不畏艱辛、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的航天精神。

  他們,在嫦娥飛天路上架起地月飛虹;未來,他們還將為中國鋪就走向更遙遠深空的條條天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

  嫦娥二號不僅是連接嫦娥一號與未來嫦娥三號的橋梁,也見證著兩代航天人的新老交替、繼往開來。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已年過花甲的航天專家欒恩傑、孫家棟挺身而出,分別擔起工程總指揮和總設計師重任,集結各領域資深科學家,組建近萬人的龐大工作團隊,僅用3年時間就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探月任務,使我國得以邁入國際探月俱樂部。

  “在航天史上,僅用三年,就拿出衛星而且是新星,確確實實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欒恩傑談起這段歷史,依然感慨萬千。

  時光悄然來到2008年2月,探月工程二期立項得到了國務院批准。此時,曾被譽為探月工程“三駕馬車”的嫦娥一號指揮團隊——總指揮欒恩傑、總設計師孫家棟、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三位院士平均年齡已達73歲。

  為促進探月團隊可持續發展,他們退居二線,主動讓賢;年富力強的陳求發、吳偉仁、嚴俊從老一代航天專家手中接過了探月工程的大旗。

  “嫦娥二號”無備份,隊伍新,狀態多,領導團隊重擔在肩。探月工程總指揮陳求發坦言“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他多次請教老一代航天專家,抓好頂層設計,多次赴基層和一線,把握工程總體進程。

  隨著探月工程的深入開展,一批“60後”“70後”“80後”的年輕面孔也開始走上前臺,成長為嫦娥二號研製團隊的骨幹力量。

  “在嫦娥二號任務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的‘兩總’團隊中,最年輕的副總設計師僅32歲,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由一期的59%提高到70.7%,其中博士所佔比例達36.2%。”探月工程總指揮、國防科工局局長陳求發説。

  2008年,47歲的黃江川挑起嫦娥二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重擔。多年來在衛星領域的工作,使他對衛星上每一個部件的研製情況、接口電路設計乃至關鍵電阻電容參數都了然於心。在他的帶領下,衛星團隊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確保了上天産品絕對放心。

  測控臺前、發射場上、試驗隊中,一張張充滿活力的臉龐青春襲人,一個個風華正茂的身影展示著中國航天隊伍明媚的未來。

  “其他國家很羨慕中國有這麼一支年輕的航天人才隊伍。我們五大系統的主任設計師甚至總設計師,大多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比歐美國家總體上平均年輕15歲左右。這個優秀的人才隊伍,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寶貴的財富。”嫦娥二號測控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不無自豪地説。

  梅花香自苦寒來

  “回家,與家人團聚,好好陪陪女兒。”嫦娥二號發射成功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01號指揮員鄢利清如是述説自己的期盼。對於這位常年有任務在身的航天專家來説,享受天倫之樂幾乎是一種難得的奢侈。

  為了探月工程的成功,與鄢利清一樣,無數航天人犧牲了休息、娛樂和家庭生活,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汗水乃至健康。

  航天測控領域出身的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一次次組織專題研究,翻閱大量文獻資料;試驗場、車間,處處留有他忙碌的身影。衛星發射前夕去西昌考察時,他在飛機上突發急性腎結石,但他仍強忍劇痛,仔細考察完衛星和火箭的技術狀態。

  加班加點對於航天人來説是家常便飯。嫦娥二號要接收的數據比嫦娥一號多很多,衛星上的大容量存儲器必須重新研製。這項任務時間進度緊,技術難度大。為了及時完成任務,嫦娥二號衛星有效載荷數管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陳斌帶領研製團隊,在長達十個月的日子裏,幾乎每天晚上加班到十一點後,確保了大容量存儲器按時交付。

  為了嫦娥二號,不少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嫦娥二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高分辨率CCD立體相機。為了儘早交付這臺相機,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主任設計師高偉食不定時,睡不安寢。2008年12月,正值項目研製的攻關階段,高偉的兒子發燒41℃,他顧不上回家看一眼兒子,在實驗室同課題組的同志一起鏖戰。連日的熬夜、超負荷地使用身體,使他的心臟出現早搏;可為了保證任務的順利進行,高偉仍帶病堅持在生産的第一線。

  在“嫦娥二號”火箭和衛星系統中,女性設計師比例達40%,這群人間的“嫦娥”默默護送著“嫦娥”飛天。“嫦娥二號”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姜傑就是其中一位。這位溫婉嫻靜的總設計師從事長三甲火箭姿態控制設計已20多個年頭,對於此次執行任務的長三丙火箭的33項技術狀態變化,她都了然於心。與航天界的巾幗一樣,她也承受著許多艱辛——以西昌為第二個家的她很難兼顧好家庭,孩子生病時她時常正盯守在試驗場。10月1日,當長三丙火箭將“嫦娥二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後,她,笑靨如花。

  同樣的航天夢,鼓舞著年輕的“80後”們在探月工程中不斷歷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10所的許科,是青島18米站軟體設計師。以她現在的軟體設計水平,如果去外面工作,收入可以是目前的好幾倍。但每當同學來勸她時,她總是説:“我要是走了,手裏的項目怎麼辦?”樸實的話語飽含著年輕一代航天人對航天測控事業的忠誠和熱愛。

  工作要緊,但也要以人為本。“時間緊,任務重,大家工作壓力都很大;只有保持心情好,才可能快樂工作,只有會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長三丙”火箭控制系統總指揮王琪説。其實大家都知道,王琪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休息。她一邊抓質量和安全,在工作和試驗間隙,還主動與員工談心,第一時間了解員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需求,並且儘量幫助解決。

  齊心協力創輝煌

  這裡有領隊和明星,但更多的卻是無名英雄——他們的工作可能不為人所知,卻一樣關係到整個探月工程的命運。

  作為一項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嫦娥二號真實地詮釋著“團結就是力量”的含義。

  “對於我們航天研製團隊來説,從來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于登雲説,整個探月工程下面分成五大系統,參與的人員有數萬人,每個系統、每個崗位都很要緊。

  “比如,火箭系統有3萬多個元器件、近10萬根電纜電線、4800多條焊縫,衛星系統有5萬多個元器件;我們火箭和衛星加起來,在空中要點火起爆的火工品有200多種。這些火工品能不能準確起爆,這些焊縫有沒有漏的,8萬多個元器件質量有沒有問題,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都會影響整個工程的成敗。”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説。

  可以説,托舉著嫦娥二號升空的,不僅有為世人熟知的專家,更有那些在組裝車間、試驗場、發射場、測控站默默無聞工作的一線科研人員。

  “我們每一個崗位人員、每一個分系統的責任人,都有一個共識——風險不是一兩個領導的事情,它是全員的事情。由於有了這個共識,所以大家都覺得自己做的是有意義、有必要的工作。”嫦娥二號衛星系統副總指揮太萍説,“正因為如此,我們這個團隊很和諧,工作上大家可以各執己見,激烈討論,但是一旦形成了決議,大家都堅決貫徹執行。”

  為了國家的航天事業,眾多科研工作者不計名利,不計報酬,默默奉獻。

  2002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國家天文臺工作的劉建軍,已經與嫦娥工程打了好幾年的交道。“做工程與搞科研不太一樣。搞科研相對比較自由一些,自己研究,自己發文章。而做工程則是一個很多人參與的系統,你自己在裏面也許不顯得那麼重要,你拿不到屬於你個人的成果。”劉建軍坦率地説,“但是,通過做工程,給國家把這樣的科技搞上去,是一種民族的榮譽感。現在雖然我的工資和發表的論文都沒有我的一些同學多,但是我能夠參與嫦娥工程這種重大工程,我覺得很榮幸。”

  星海無涯,我們走向深空的腳步才剛剛開始。要走向更遙遠的深空,我們需要更多的航天人和各領域的科技人才為之不懈努力。

  “人才培養是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探月工程始終注重在工程實施中鍛鍊和培養人才隊伍,堅持以老帶新、老中青結合,使一批有真才實學的年輕人才在工程管理、技術創新的實踐中脫穎而出,為我國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測不斷向前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陳求發説。(陳玉明、蔡金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