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袁貴仁:不能完全取消高考 錢要花在質量上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1日 14: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天我們要對話的這位當事人,他當過鄉村老師,做過大學教授;曾經學的是哲學,如今的身份是管理者。他所從事的行業,與百姓息息相關,因而備受關注。他就是教育部部長袁貴仁。

  過去的5年,中國教育有了長足發展,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都取得了突破,但是一些多年積累的頑症仍待“醫治”:如何解決擇校亂收費?如何讓大學之大不影響高校高質?如何改革高考,不再讓應試教育的指揮棒壓垮孩子?我們來聽一聽教育部部長是如何回應公眾對教育的關注的?請聽中央臺記者劉玉蕾的專訪報道:

  在“十二五”的藍圖中,加快教育改革發展,被定義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大計。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改革的艱巨性複雜性眾所週知,所要拿出的決心、勇氣和毅力也可想而知,用袁國仁的話講:已經看準的總要努力推進。

  袁貴仁:你必須有所作為,你不能説這個事情很難,我就不做。

  誰都知道,泱泱13億人,中國的教育部長不好當。然而剛剛過去的5年,一項惠及1.6億學生的政策,卻讓袁貴仁自豪地説:世界九大人口大國我們做得最好。

  袁貴仁:一件事情我覺得最值得提,我們實現了農村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這在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是第一次。我們現在減了之後,一個家庭一年減少770多塊錢,確實保證每個學齡兒童不因為家庭經濟苦難不能接受義務教育。它不僅在我們國家民族歷史上是一個里程碑,也對全世界全民教育的一個重大貢獻,因為九大人口大國我們做得最好。

  做過10年農村教師的袁貴仁,深知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説,這樣全免費的教育意味著什麼。不過,當“有學上”不再成為難題,“上好學”卻被老百姓越來越集中關注,尤其在城市,大家反映最強烈的就是“擇校”。

  袁貴仁:因為這個是目前社會關注的、老百姓最不滿意的一件事。

  在教育部對家長承諾的時間表上,3到5年使擇校亂收費不再成為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兌現,袁貴仁給出的是組合拳:查處是治標,義務教育均衡是治本。

  袁貴仁:直接的舉措是改造薄弱學校,使薄弱學校能夠儘快提高水平。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好學校辦分校,合作辦學,就是輸出它的管理模式、輸出優秀教師去輔導薄弱學校;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優秀教師和校長合理流動。

  高考改革同樣是家長和孩子關心的話題。教育部和高校動了不少腦筋,打破全國一張卷子,施行“大學自主招生”、“中學校長實名推薦”,但是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一直存在,一直壓到學齡前的娃娃。因而有人甚至呼籲取消高考。

  袁貴仁:在目前的狀態下,完全取消高考來選拔人才可能有問題。高考改革要積極穩妥,不想讓老百姓説你們教改把孩子當試驗品。先調研,允許各高校在現在的大框架下試點。

  哲學出身的袁貴仁舉例説,高考就如同道路交通的紅綠燈,就像出廠産品的檢測站,沒有它怎麼來檢驗質量?在人口眾多的中國,沒有統一組織的高考,同樣會出問題。

  袁貴仁:坦率地説,我最擔心的不是高考這件事,而是高考的命題如何體現考察學生的素質。問題在於,不能考那些完全靠死記硬背的就能考好的,考題有哪些,希望我們考試題目更加體現我們學生素質。

  去年年底,11位教授聯名寫了一封公開信,抬頭便是“尊敬的袁貴仁部長並全國教育界同仁”,信中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和討論錢學森生前的最大願望。中國的學校怎樣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傑出人才?面對“錢學森世紀之問”,身為教育部長的袁貴仁,又是怎樣回答?

  袁貴仁:我們確實有兩點要努力,一個是“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大中小學教育的相互銜接,總理説:“創新要從娃娃抓起”。概括來説有三句話: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

  “十一五”期間,我國實現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眾化,高校在校生達到2979萬人,位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名美國多1000多萬。大學之大同時也帶來了高校是否高質的擔憂。

  袁貴仁:到了“十一五”的時候,中央就明確提出來,就是要把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不再強調發展規模了,大家已經明確了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把錢更多的投入到質量上,投入到人身上,這個方向現在是明確的。

  怎樣提高教學質量,讓高校不再越辦越像、辦得沒有特色?袁貴仁説,一定要通過改革創新才行。

  袁貴仁:我們過去太單一,太死板,太狹窄,用一個尺子選人只能是一批人,用多個尺子就可能多批人才出現。所以我們鼓勵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創新,還有管理模式的改變。

  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出臺,是今年的一件大事,開啟了中國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的新征程。《綱要》明確提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要達到國民生産總值4%的目標。這個目標從1993起已經不止一次提出,但一直未能實現。再過兩年,我們真的可以達到嗎?

  袁貴仁:我是充滿信心的。我認為這個充滿信心也不是盲目的。今後,我們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提高教育撥款佔財政支出的比例。同時開闢新的渠道,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教育費附加制度等。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袁貴仁説,對所有批評都理解,對所有建議都歡迎,會把批評建議作為工作動力,把熱點難點作為工作重點,促進他們更清醒地判斷形勢,更深入地分析原因,更積極地開展工作。

  袁貴仁:很多工作都是短期看不到效果,不可能明確衡量出來的。不是靠行政命令、靠經濟投入能解決的,是觀念轉變問題。任務很艱巨,情況很複雜,要做到還需要各個方面加緊工作,但是我還是要説,前途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