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地鐵向河北延伸方案完成 將上報國務院(圖)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1日 02: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環首都經濟圈建設提速

  見習記者朱曉萌

  最近,河北省在緊鄰北京、交通便利、基礎較好、潛質較大的縣、市、區進行重點突破,從“服務京津、承接輻射”到“主動對接”,發揮環繞首都優勢,力圖在服務首都中實現跨越發展——

  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首都經濟圈,從倫敦、巴黎、東京、首爾等城市的發展歷程看,沒有一個是孤零零的城市,而是在其周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城市圈和産業圈。目前,許多國家的首都經濟圈創造的生産總值都佔國家的三分之一以上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河北省政府先是圈定涿州市、淶水縣等13個縣(市)區建設環首都經濟圈,接著表示“010”的北京電話區號年底有望在涿州等縣市實現“固話無長途、移動無漫遊”的設想。又提出,要構築環首都新型城市群,以三河、香河、大廠為基礎,建設京東新城,以涿州市為基礎,建設京南新城,以懷來縣、涿鹿縣為基礎,建設京北新城的城市規劃。

  繼而有消息稱,北京地鐵向河北延伸的規劃方案目前已經完成,將上報國務院。

  地鐵修建的議程提出,無疑將極大地強化京津冀深層次合作,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標誌著以京津為主涵蓋河北部分地區的“首都圈”即將形成。

  經濟圈背後的歷史

  從地圖上看,北京和天津中間包著那麼一塊地兒,在行政區劃上,它既不屬於北京,也不屬天津,而是河北廊坊市下轄的地方,包括三河、香河、大廠三個縣,一般稱“北三縣”,“北三縣”的勝芳到天津的距離也只有30公里,比薊縣離天津還近得多。

  歷史翻到1958年,這一年,對於生活在京津冀北的普通百姓來説,區劃調整和戶籍制度的變革給他們未來幾十年的生活造成了深遠影響。這一年3月份,河北的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5個縣和通州市劃歸了北京市,這些地方就是現在北京六環邊的第一圈衛星城;同年10月,河北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四個縣再次劃歸北京市,這些北部長城腳下的縣,每個都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水庫。這是北京建國後歷史中最大規模的一次擴界,也基本成就了現有的行政區劃格局。

  建國後,河北一直以京津“護城河”的角色出現,無償地向京津提供著供水等義務,京津水需求量越來越大,1952年官廳水庫修建時,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懷來縣城正好位於水庫的中心地帶,被迫搬遷。官廳水庫和密雲水庫是由河北和北京共同修建,

  建成之初,水資源由雙方共享,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北京用水吃緊,河北放棄了對這每年9億立方米用水的分享。

  在這段歷史中,北京和河北的利益博弈無從細查,但有一點是可查的,那就是在周恩來的關注下,1958年密雲水庫動工了。當時的工程很大,許多北京人的爺爺和老爺爺都參加了勞動大軍。同年,懷柔水庫建成。

  從“貼靠北京”到“融入北京”

  按照河北省省長陳全國的設想,河北將按步驟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在緊鄰北京、交通便利、基礎較好、潛質較大的縣、市、區實現重點突破,從“服務京津、承接輻射”到“主動對接”,發揮環繞首都優勢、在服務首都中實現跨越發展。

  “北京上班,住在河北,雖然名字聽著遠,但其實從國貿飛車只要半小時。上週末我們晚上吃飯一腳油就去了河北的餃子城,九個漢子六個媳婦再加三個娃兒,在一豪華包間裏叫一大桌子菜,統共五百多,就衝這個,上班在北京,生活在河北挺值的。”目前在北京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李先生説。不論是對河北要打造的新城,還是即將開通的北京到河北的地鐵,他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排除會在河北買房子,畢竟在北京買套房子實在是壓力很大。

  就京津冀而言,在地理空間上,其實北京、天津、河北基本上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人員和物流往來極其頻繁。近年來,三地就推進京津冀都市圈和環渤海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形成功能互補、佈局合理的區域産業協作體系一直進行著努力,比如,京津城際鐵路的建設,使得北京與天津的空間距離只有半小時車程,很多北京人也到河北的燕郊買房置業。但是,在三地人口和物流融合的同時,公共政策還沒能大膽跨越地域,起到制度性支撐作用,導致區域一體化建設遠遠落後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在許多方面沒有形成協同效應。

  形成首都經濟圈,是一种經濟現象,也是城市化發展的一條規律。首都經濟圈作為優質生産要素富集的特殊載體,已成為當今最活躍的區域經濟中心之一。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有利於釋放首都優勢,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進一步放大首都輻射效應

  眾所週知,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首都經濟圈,從倫敦、巴黎、東京、首爾等城市的發展歷程看,沒有一個是孤零零的城市,而是在其周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城市圈和産業圈。目前,許多國家的首都經濟圈創造的生産總值都佔國家的三分之一以上。

  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勇在談及此次改革時説:“京津冀三省市,2009年GDP合計為36600億,佔全國的比重僅為10.9%,離達到全國1/3還差75180多億。加快京津冀區域發展,就必須進一步充分發揮首都優勢、放大首都輻射效應。”

  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有利於疏解首都的城市壓力。由於城市功能過度集中,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北京像許多國家的首都一樣,出現了人口膨脹、交通擁擠、資源緊張、房價高漲、發展空間受限、改善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等突出問題。借鑒國際經驗,分散首都功能勢在必行。

  趙勇指出,加快建設環首都經濟圈也有利於打造河北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增長極。從燕郊、涿州等地的經驗看,建設環首都經濟圈,能夠有效承接首都産業轉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術、信息等高級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經濟發展水平。同時,隨著環首都經濟圈的成型和發展,我們還可以將其打造成為整合全球資源的戰略平臺,廣泛承接全球産業和技術轉移,建設成為全省最開放的地區,並通過梯度輻射帶動河北全省又好又快發展。

  區域一體化是一種制度安排

  在發展規劃過熱的同時也要去反思城市規劃中出現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以燕郊為例,近些年由於北京房價高,大量在北京工作的人選擇到河北行政區內的燕郊購房置業,使得這個原先規劃為産業、科技産業園區,總人口30萬左右的市鎮,成為了北京外泄居住人口最大、最集中的區域。幾年間,住宅房地産開發總面積就超過千萬平米。

  儘管三河市政府有要對燕郊“建成全市經濟、科技信息中心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的協調發展”這樣的規劃,但由於其行政級別與北京實在不相匹配,很難與北京市協調相關的對接工作。

  現在,燕郊購房入住的人口在迅速增加,但進入北京的通路卻仍然僅京哈路一條,地鐵輕軌規劃甚至未聽到聲息。顯而易見,如此突出的問題,卻遲遲見不到任何好轉的跡象。所以説,不能讓“主動接受京津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和帶動”成為一紙空談!

  從社會演進的視角看,一個地區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有效的公共政策支持。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僅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同時又是一種制度安排。京津冀要在區域一體化方面邁出實質的步伐,首先是通訊一體化。當然,這次“010”只是走進了河北的13個縣(市、區),未來北京、天津、河北只有全部實現共用一個區號,才能稱之為真正的通訊一體化。這將無形中使得三地居民在心理上不再有地域鴻溝,在此基礎上,也要逐步推動三地在戶籍、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公共設施建設等公共政策方面的對接,實現良性循環,才會大大降低區域分割的制度成本,在給民眾帶來制度紅利的同時,也將真正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