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資料:京滬高鐵開建內幕:磁浮和輪軌之爭致工期延遲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0日 14: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火車拉來的城市

  對於京滬高鐵的期待,從北向南,在高鐵停靠的每個中小城市發酵著。

  安徽省蚌埠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方旭光的期待,顯得更為具體:“小孩以後可以去上海上大學呀,我們每星期都能去看一趟。”

  如果京滬高鐵通車,蚌埠到上海只需1個多小時的車程,“那就跟住在一起差不多。”

  蚌埠市發改委副主任楊祖彬也有切身體會:“我們經常往北京跑,但是坐火車太不方便了,夜裏12點上車,晃悠一晚上,所以一般都坐飛機,但要到合肥去坐,前後耽誤不少時間。要是通了高鐵,方便快捷又比飛機省錢。”

  “如今的蚌埠,經濟發展水平在安徽省處於中游,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前,蚌埠的經濟曾經是全省第二,僅次於合肥。”楊祖彬回憶著當年的輝煌。

  如果説中國有三個因鐵路而興起的城市,除了石家莊和鄭州以外,就是蚌埠。1911年津浦鐵路開通以前,蚌埠還只是一個小漁村,後來,它逐漸成為淮河沿線的重要交通樞紐,人流物流集中在此,經濟也由此發展起來。

  在當地有一個説法,蚌埠是火車拉來的城市。

  這裡的輕紡、化工、不銹鋼加工、玻璃製造、建材??曾經全國知名。上世紀90年代修了京廣線以後,蚌埠的交通樞紐地位,逐漸被合肥所取代。

  “很多線路都不通過蚌埠了,我們逐漸喪失了經濟區位優勢。”楊祖彬説,“加上很多年來,各種政策向沿江城市傾斜,蚌埠的産業結構也比較落後,經濟發展逐漸掉隊了。”

  “京滬高鐵對於蚌埠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長期研究區域經濟學的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周加來説。

  他認為,這個機遇,最重要的就是和長三角經濟圈的融合。“現在長三角經濟圈裏沒有蚌埠,這和蚌埠交通樞紐地位的喪失有直接關係,但是蚌埠至少應該爭取進入‘泛長三角經濟圈’的範圍,高鐵是一個重要機會。”

  在他看來,高鐵的通過,對蚌埠政治地位的提升,也會有很重要的作用。

  “高鐵對打破省際行政壁壘,會有直接影響。現在長三角經濟圈內的城市,人員流動很頻繁,逐漸形成了長三角地區經濟和政治的區域一體化,對像蚌埠這樣的區域外的城市,還有些封閉,但是高鐵的通車,會從客觀上打破這種隔閡,讓整個經濟圈的開放程度更大,蚌埠的政治地位也會因為融入這些大的經濟圈內而有所提升。”

  現在周加來擔心的是,蚌埠是否已經為高鐵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做好了準備---高鐵開通後,資源可能會流進來,也可能會流出去,“如果蚌埠的投資環境沒有改善,體制性的障礙沒有突破,只是寄希望於承接長三角的低端産業轉移,那就等於是喪失了這次機會。”

  未來高鐵對於京滬沿線上這塊“洼地”的經濟帶動作用,董焰認為很值得期待:“這有利於地區間的分工合作和技術經濟交流,能夠加強兩大經濟帶對京滬線中段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在蚌埠的高鐵站施工現場,幾個橋墩已經建好,騎車經過的路人,都會向它們注目幾秒鐘---對這條盼望已久的高速鐵路,京滬沿線“洼地”裏的人們,都有著相同的急切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