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我國專業精英及富人移民調查:多為追求優質生活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9日 1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27日,在美國洛杉磯,新移民在南加州地區公民入籍儀式上宣誓成為美國公民。記者 戚恒 攝

  編者按: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曾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現過兩次移民潮。出人意料的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盛世初現,卻又出現第三撥更大規模的移民潮,其中尤以專業精英及富裕階層人士所佔比例逐年增大,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正成為他們投資移民的目標國家。

  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這麼多人在我國經濟日益向上的時候,奔向國外投資移民……帶著種種疑問,日前本報駐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記者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雖仍顯淺顯,但其中不少數據、事例很耐人尋味。

  調查之一

  專業精英及富人移民國外的動機是什麼?

  主要動機是尋覓發展機會、追求優質生活

  □記者于大波陳剛洛杉磯報道

  最近,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09年移民美國的中國人約有6.5萬人,其中投資移民申請人數較2008年增長數倍;另據加拿大移民部的統計數據,1999年至2008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永久居民連續10年居所有國家和地區之首,目前加拿大約有100萬華裔人口,已成為該國第三大族裔。

  各種數據顯示,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正成為我國大多數投資移民的目標國家。

  在調查中,記者梳理了有關情況顯示,中國富人移民美國的動機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不少中國移民認為,國內的自然環境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遭到一定程度破壞,空氣和水的質量與美國相比差距大,食品和藥品安全問題時有出現,社會保障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健全。雖然國內大城市的硬體條件不錯,甚至優於美國城市,但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務、教育醫療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很多移民説,在國內生活,激烈的競爭、強烈的危機感和焦慮情緒導致個人“幸福感”降低,而美國相對穩定、平靜、有秩序的生活成為他們的選擇。

  二是尋求更好的發展。很多此前在國內從事商業活動的中國移民説,國內一定程度存在機會不平等、辦事靠關係、政策連貫性不夠等問題。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內在某些領域出現投機現象,中小企業生存環境發生變化,加上投資渠道有限,所謂財富的“擠出效應”促使一部分新富階層在面對通脹壓力和通脹預期的情況下,開始向海外轉移財富。由於在房地産、汽車等大宗消費品領域,美國的價格水平相對低於國內,一些人出於投資考慮在美國置辦房地産,進行投資。

  三是為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多數中國移民認為,到了美國子女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美國,如果不選擇私立學校,移民子女可以享受免費的基礎教育。這也成為美國吸引中國移民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是取得美國護照,出行更為便利。不少此前在國內從事商業活動的中國移民説,作為手持美國護照的美國公民,出國經商、旅遊和探親相對更為方便,很多國家對美國公民“網開一面”,甚至免簽證。

  調查之二

  大陸華人所去移民國家的態度如何?

  吸引投資移民成美國推動經濟復蘇的手段

  □記者毛磊于大波石莉張大成

  舊金山、渥太華報道

  美國最高法院資深出庭律師張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蓬勃發展給美國帶來一撥又一撥的投資移民浪潮,新一撥投資移民潮由來自中國大陸的富裕階層人士唱主角。

  他説,自1990年美國通過《投資移民項目法案》後,他就開始接觸有關投資移民的法律業務。當時的客戶大多來自韓國和日本,隨後也有不少客戶來自台灣和香港地區。但近幾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移民增多,投資移民來源幾乎包括中國大部分的一線和二線城市。

  張軍認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從兩方面助推了中國富人赴美投資浪潮的形成,一是美國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匱乏的問題,美國政府希望吸引更多的外資刺激美國經濟發展、緩解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狀況;二是中國大陸充裕的民間資金需要尋求更多投資目標,因此中國企業家直接到美國收購和投資各類質優價廉資産的需求旺盛,而人民幣升值給中國富裕階層人士帶來了更強的財富效應促進了私人對外投資的持續增長。

  張軍分析,隨著經濟迅猛發展,許多中國企業家將自己的生意拓展到國際市場,如到美國去建立新的業務關係、尋找新的合作夥伴等。雖然持L-1(跨國公司經理人員簽證)簽證的人也能直接申請綠卡,但必須接受有關經營方面的高標準嚴格審查。申請條件相對寬鬆的投資移民簽證自然得到更多中國企業家的青睞。

  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的一位官員説,我宜冷靜和理性地看待中國富人熱衷移民美國現象。因為這是中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在不斷與國際接軌、愈加自信和成熟的過程中出現的現象。而且國與國的競爭已不再局限于政治、軍事、外交和科技等領域,也包括吸引人才和資金等方面。

  一份名為《加拿大投資移民計劃的經濟影響》的報告顯示,1986年以來,共有13萬人獲准通過投資移民方式進入加拿大,其中約28%的投資移民來自中國大陸,23%來自中國香港特區。

  由於2009年加拿大修改了相關規定,大大減少了技術移民的專業技術種類,使得這類移民數量減少。相應的,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移民卻呈增加態勢。

  加拿大最近調整了投資移民政策,提高了門檻,將投資額從40萬加元提高到80萬加元。這勢必影響到中國有意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人,將使投資移民的數量大為減少。

  調查之三

  部分移民財富轉移的“灰色”途徑有哪些?

  有些借“親屬高管”、“‘生育’移民”、“留學‘洗錢’”等“灰色”途徑轉移財富

  □記者毛磊于大波舊金山報道

  舊金山部分從事投資移民相關業務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美國的投資移民政策會否隨著美國經濟的好轉而發生變化還有待觀察。從目前情況看,我有關部門宜對美國各“區域中心”等機構在華開展的推介活動進行密切跟蹤,對有關投資項目的資質等進行嚴格審核,以便更準確地掌握財富向海外轉移的情況。

  他們表示,除了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外,其他一些“灰色”移民及財富轉移途徑也值得關注。

  一是親屬高管。美國政府為跨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核發L-1簽證,主要發放對象為外國公司在美國所設分公司的經理人員或行政主管。雖然L-1簽證並非移民簽證,但只要外國公司分公司在美國連續經營一年以上,就可以為公司裏持L-1簽證的高管人員申請綠卡。一些中國企業的領導和私營企業主通過這一渠道,將自己的親屬甚至“二奶”等以“高管”名義送到美國並獲得永久居留身份。

  二是“生育”移民。由於美國在新生兒國籍問題上實行“出生地原則”,到美國生個美國寶寶,等孩子長大成人後申請讓雙親來美定居,被一些中國父母當成一項長遠“投資”。僅美國加州專門接待中國産婦的月子中心就有數十家,這些月子中心為來美的中國産婦提供辦理簽證、機場接送、聯絡醫院以及孩子出生後辦理出生證、美國護照等一條龍服務,一般收費在2萬美元左右。

  三是留學“洗錢”。現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赴美自費留學,其中一些並非在美國正規大學就讀,他們在國內的親屬卻可能利用寬鬆的外匯管理政策,將大筆資金以資助留學之名匯往國外。

  此間有關人士認為,我宜採取措施掌握投資移民財富向海外轉移的情況,並關注移民及財富轉移的“灰色”途徑。

  調查之四

  移民到所在國都有哪些追求?

  投資類和技術類移民追求各不同

  □記者江亞平悉尼報道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對吸收海外移民一直持開放政策,因此移民人數多,移民人口素質良莠不齊。從目前情況看,想移民澳大利亞的中國公民人數始終未見減少。在移民大潮中,一些人在國內早已是事業有成,或是高端精英人才。記者採訪了他們中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探悉他們移民澳大利亞後的不同追求。

  商人投資移民:商業機會、子女教育、生活方式

  鄭先生是廣東的地産開發商,4年前作為投資移民來到澳大利亞。雖然他已獲得澳大利亞永久居留身份,但仍在國內經營企業,時常在兩國間來往打理生意。

  他告訴記者,澳大利亞雖然開始收緊移民政策,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仍較為寬鬆,而且像悉尼、墨爾本等城市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華人社區,移民後容易融入當地生活。

  鄭先生説,經過調查和比較,他認為澳大利亞的投資機會較多,對國內企業傢具有很大吸引力。把生意向國際市場開拓,這也是當初他選擇移民的一個主要目的。他向記者列舉了一系列數據:澳大利亞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礦産資源生産國和出口國,森林覆蓋率達20%。農牧業是澳傳統産業,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澳工業以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近幾年高科技産業有較快發展。他説:“這些無不意味著無限商機。”他自2006年移民澳大利亞後,已在悉尼、西澳等地投資開發了幾處房地産項目。

  他還表示移民可以讓子女接受當地優質的教育,他希望子女日後能夠繼續發展自己在國內經營的企業。

  鄭先生説,還有一個個人原因讓他選擇移民澳大利亞,那就是改變在國內的生活方式。他説自己在國內忙於應酬,經常在酒桌上陪客戶至少需要4小時,而在澳大利亞可以過上平靜的生活,澳大利亞優越的自然環境讓他感覺愉快。

  精英技術移民:工作機會、社會氛圍、發展前景

  田一均博士現在是悉尼科技大學法學院的講師,也是澳大利亞註冊商標律師,幾年前經過比較後他選擇移民澳大利亞。他認為澳大利亞最適合自己發展。

  田一均大學畢業後曾在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做見習工作,在澳大利亞攻讀博士期間,他先後到美國華盛頓法學院、哈佛法學院訪學,並在聯合國見習及做顧問工作。留學及工作的經歷使田一均對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和社會包容有了深切的體會。他説,在澳學習、就業期間並未感受到差別對待,特別是他移民前就已取得講師職務及律師資格,美國等很多國家是不會輕易把這樣的工作機會提供給非本國人的,但在澳大利亞他的中國背景反倒成為競爭優勢。

  田一均告訴記者,他曾應邀為國內訪問團做“澳大利亞外商投資法律政策及知識産權風險”的講座。他還是悉尼一家華人商會的法律顧問,經常做一些中澳法學交流方面的事情。他説,作為一名年輕的法學學者,他還努力在國際法學會議上傳達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他一直期待為祖國及澳大利亞華人社區作出貢獻。

  調查之五

  移民能很快融入所在國的主流社會嗎?

  在加拿大技術職稱需評定,融入主流社會難

  □記者石莉張大成渥太華報道

  據記者調查,來自中國大陸的很多新移民由於受語言局限和缺少加拿大當地教育背景之苦,很難真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

  於是,不少投資移民選擇自己留在國內繼續發展原來從事的生意,將配偶和孩子送到加拿大生活。這類投資移民很少進行真正的投資,基本屬於消費型,孩子上學,配偶的主要任務是照顧孩子學習和生活,經濟來源由對方提供;還有不少移民到加拿大後首先適應環境,並不馬上投資,而是買房、買車、有的買第二套房出租作為生活來源,也有的學語言、打義工,通過這種方式積累人脈,尋找發展機會;只有少數人投資能源、礦産、農産品等實業。

  此外,由於加拿大政府對於創業者給予政策和諮詢服務等方面的支持,為數不少中國的移民到加拿大後選擇二次創業,從事餐飲、快遞等服務業,以及幼教等教育産業。原本在國內從事IT工作的郭女士新近就開辦了家庭幼兒園,通過自雇方式解決了就業問題。她介紹説,不少在英文學校的大陸同學希望在加政府部門獲得一份工作,“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Lo女士對記者説,由於加拿大不承認外國學歷,許多專業人士移民加拿大後為獲取當地學歷最終選擇在加拿大重新上學,否則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

  據悉,加拿大有關方面目前正在對中國等幾個移民較多國家的大學技術專業進行評估,被評估的專業今後有可能被認證為具備加拿大四個技術專業之一的資格,即技術助理專業、技師專業、高級技師專業、工程師專業。畢業于已經過評估專業的畢業生不必參加任何考試,就能夠申請加拿大相關的技術職稱。如果這一項目最終完成,相關政策得以推行,將有利於中國技術專業人才在當地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雖然,加拿大有諸多吸引人的地方,但作為一個發達經濟體,經濟發展已趨緩慢,有些人由於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合心意,加之加拿大的城市面貌和生活內容與自己的期待有較大差距,無法適應安靜的生活,以及思鄉情結難解等而選擇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