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發力破解“入園難” 五措施推進學前教育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4日 00: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11月4日電 中國今年公佈的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在10年內普及學前一年教育。然而呼聲日高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正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為此,中國高層年內多次調研併發聲,各地政府也在謀劃解決之道。11月3日,國務院確定五方面措施,開始從國家層面發力突破學前教育體制機制障礙,破解難題。

  溫家寶深入幼兒園調研 國務院措施迅即出臺

  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北京兩所幼兒園就發展學前教育問題進行調研,並與教師和家長們座談。

  溫家寶調研時強調,學前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影響孩子一生。對學前教育要加大投入,拓寬投入渠道,既有政府投入,也有民間投入,發揮合力,形成全社會支持學前教育的氛圍。

  就在溫家寶調研後的第二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立即出臺發展學前教育具體措施,包括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強化對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導;完善法律法規,規範學前教育管理五個方面。

  會議提出,從今年開始,國家實施推進農村學前教育項目,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幼兒園建設。同時,會議要求,3年內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幹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在5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培訓。

  會議指出,學前教育仍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節,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城鄉發展不平衡,師資隊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園難”問題突出。必須充分認識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建立覆蓋城鄉、佈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入園難”呼聲已久 中央高層多次發聲

  雖然國家層面的措施在總理調研後接踵而至,但這其中卻非一夕之功。近年來,“入園難,入園貴”的呼聲此起彼伏,不但困擾著眾多適齡兒童家長,也引起高層的高度關注。

  2009年中國學前三年毛入學率僅為50.9%,學前一年毛入園率為74%。投入不足、資源短缺、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因素長期制約中國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

  媒體調查發現,部分城市幼兒教育普遍存在公辦園“稀缺化”、民辦園“兩極化”、優質資源“特權化”、收費“貴族化”等問題。“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坊間流傳的順口溜,折射出學前教育的尷尬局面。

  中國青年報對全國31個省(區、市)104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5%的人感覺周圍存在幼兒園入園難的情況,其中33.8%的人説這個情況“很普遍”。

  專家分析指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公辦園和社會力量辦園比例不當,教育投入比例過低,這反映出有關部門對學前教育的定位存在問題。 當前,學前教育的基礎性、公共性和公益性被忽視,相關部門過於強調非義務性。類似“社會為主、公辦示範”的辦園思路,將舉辦學前教育的主要責任推向社會力量和市場,由此導致政府投入嚴重不足。

  針對上述情況,中央高層多次發聲。在今年7月舉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要推動全國城鄉學前教育普遍發展,公辦民辦並舉,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入園難”問題。

  國務委員劉延東當月在貴州、浙江、北京考察幼兒園時亦強調,要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首先解決好“入園難”問題。

  多地已出手解題 中央政府開始發力

  針對“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多地業已出招破解。

  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市未來3年將投入近15億元用於解決“入園、入托難”問題。今後3年內將新建及改擴建600所幼兒園,將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90%建設為公辦園。此外,北京將在3年內實現90%以上來京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由公共財政“買單”。

  北京市的教改綱要更是提出,到2020年,北京將全面提升學前教育的供給能力,為適齡幼兒提供充足的入園機會,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9%,公辦幼兒園數量佔幼兒園總數的50%以上。

  將學前教育作為政府向市民提供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務來謀劃、落實,上海走在了全國前列。上海不斷擴充教育資源,形成了以公辦為主、民辦為輔共同發展的格局,一系列舉措對緩解“入園難”正産生重大作用。

  “十一五”期間,上海市新增幼兒園(所)400多個,2009年在園兒童數比2004年增加8.8萬。上海媒體今年7月份的報道説,目前上海有公辦幼兒園784所,佔總數的70.57%,民辦幼兒園327所,佔29.43%,公辦幼兒園接納的兒童約佔八成。

  而針對非上海戶籍適齡兒童迅速增長的態勢,正嘗試由政府向民辦幼兒園購買“學位”,鼓勵興辦規範的、收費較低廉的三級民辦園或“看護點”等辦法,以補充公辦學前教育資源。

  天津提出將用三年時間,新建、改擴建120所公辦幼兒園,實施農村幼兒園提升建設工程,扶持並規範民辦幼兒園發展,在穩步提升教育水平的基礎上迅速擴大學前教育規模和容量,力爭三年內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

  在今年7月公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已對未來十年中國學前教育劃定了明確目標: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應分別達到95%、80%和70%。

  因應這個目標,此次國務院出臺的措施,無疑是標誌著中國已著手從國家層面發力,破解民眾呼聲較高的熱點難點問題,推進學前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