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産煙重金屬源土地污染 10年前含鉛是美國12倍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産業配表1: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不超標,也超高

産業配表2: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不超標,也超高

  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不超標,也超高

  《中國經濟週刊》實習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針對國外“中國香煙重金屬超標”的説法,國內煙草界極力“反駁”,控煙界卻溫和“力挺”。

  一場關於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的紛爭正在上演,最後的結局仍未落錘定音,但是一張隱藏多年的遮羞布正在慢慢揭起,露出的是中國煙草業管控缺位的現實。

  國産香煙遭遇“重金屬門”

  日前,第九屆亞太煙草和健康大會在澳大利亞舉行,這次看似平常的大會卻以一項名為《中國銷售的香煙:設計、煙度排放與重金屬》的研究報告(下稱《研究報告》)在中國引發了強烈反響。研究報告稱:13個中國品牌國産香煙中鉛、砷、鎘等重金屬成分含量嚴重超標,其含量與加拿大産香煙相比,最高超過3倍以上!

  最讓人吃驚的是這13個品牌是如此的耳熟能詳:白沙、大前門、都寶、紅雙喜、黃金葉、Happiness(吉慶)、紅河、紅金龍、紅梅、紅旗渠、紅塔山、石林和壹枝筆。

  這個驚人的消息迅速傳回中國,業內外一片震動。自此,中國煙草業的“自衛反擊戰”迅速拉開帷幕。

  最先受到懷疑的是實驗樣本的可信度。發佈報告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共檢驗了中國市場上87種常見香煙品牌的産品,並對其物理特性、重金屬含量等進行了分析。而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則認為,《研究報告》只是隨機抽出了13個品牌的香煙進行了重金屬的測定,而在其他74個品牌中並沒有進行重金屬的測定,報告內容不能説是全面、客觀、公正的。

  第二個“疑點”就是樣本選擇問題。《研究報告》稱,樣本來源於2005年12月到2006年3月間購買自中國的香煙,並在2007年10月至12月間進行了一次補充。國家煙草專賣局科技司王獻生副司長指出,目前已經證實被列入超標名單的13個品牌中已經有3個品牌于兩年前退市。“報告列入了在中國已經停産的香煙,合適嗎?”

  第三個反駁點是“超過了誰的標準”。《研究報告》表示,香煙檢測最嚴格的國家是加拿大,因此,他們將檢測數據與加拿大的同期標準做比對,最終得出了中國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的結論。王獻生副司長辯駁説:“儘管我國還沒有對整支煙出臺重金屬市場準入標準(目前只針對煙絲進行相關檢測),但這個標準不僅是中國沒有,國際上也沒有。”因此,以加拿大作為標準是非常荒謬的,也是不可能得到國際認同的。

  國家煙草專賣局第一時間對“重金屬超標論”進行反駁,同時也表示:一、派出煙草專賣局下屬科技司核查報告的真實性。二、即刻開展檢查工作,調查國産品牌香煙的重金屬超標問題。

  與官方反應相比,中國煙草企業的反映則更為直接乾脆。記者致電湖南煙草(白沙)、紅雲紅河集團(紅河)、武漢煙草(紅金龍)、上海煙草(大前門、紅雙喜)等多家涉嫌“超標”的企業,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表態:這是外煙“入侵”所採取的不正當競爭手段。

  紅雲紅河集團技術中心人士認為,中國煙草在種植和生産環節沒有加入重金屬的可能,而且所有的香煙生産均受到煙草專賣局的監管。“來自國外的這份報告純粹是為了打擊中國煙草業,為海外煙草企業大規模入華製造機會。”

  此外,上述“榜上有名”的企業都表示,目前國內銷售情況很穩定,而且已經逐漸走向旺季,銷售量正在逐步上升。另外,中國捲煙出口量一直較少,所以《研究報告》也不會給中國煙草的出口造成太大影響。

  不“超標”,但超高,

  源於土地污染

  沒有標準,“超標”自然無從談起。但國産香煙的重金屬含量並不低。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雖然目前國際、國內沒有規定香煙中重金屬的限定標準,但這是煙草管理方面的漏洞,並不能説明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做出的研究報告就缺乏客觀性和科學依據,其實他們只是把目前中國國産香煙中含有高含量重金屬的“事實”給揭露了出來。

  姜垣表示,以《研究報告》的數據為例,參照世界工業化學領域享有盛譽的標準參考書《Ullmann工業化學百科全書》(1996年美國版),就可以輕易看出,中國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偏高絕非危言聳聽。

  即便不以《研究報告》的數據為準,中國香煙也難逃“重金屬含量高”的嫌疑。據姜垣介紹,中國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高的問題早在十幾年前就引發過討論。當時,德國海德堡大學的一名教授曾經做過相關實驗,比較中國、德國、俄羅斯、印度、希臘和加拿大的香煙中鎘的含量,發現中國香煙的鎘含量高居榜首,比含量最低的希臘香煙要高出6倍多。同期,中國也有學者做了煙草重金屬含量的研究,併發布了《美國、日本和國産香煙中鉛含量的比較》一文,文中提及某上海産香煙的鉛含量是美國的12.4倍,日本的4.5倍。

  是誰在香煙中“添加”了重金屬?目前,被業內專家普遍認可的解釋是土地污染。

  2006年,我國就啟動了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並於2009年完成,但數據一直未公佈。參與普查研究的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益宗指出,一些地方開採礦産時,重金屬污染到農田,使得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污染加重,特別是在西南、中部、中南某些省份表現明顯。“本次普查的一個表現是,土壤污染面積在擴大。而煙草污染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部分地區稻穀、蔬菜也存在重金屬污染的情況。”

  浙江大學醫學院控煙研究中心主任楊廷忠教授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一些煙草種植區離污染型工廠比較近,不僅“有毒土壤”對煙草造成了致命危害,污水和城市廢棄物也使煙草生長雪上加霜,形成了“二次中毒”。尤其是其中的重金屬物質,它們主要存在於40厘米以上的土層中,既不易轉移也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是必然結果。

  另有研究表明,煙葉中的鎘、鎳、鉛等重金屬元素的含量和土壤的PH值成負相關性,土壤越酸,重金屬的含量就越多。目前我國大量燃燒含硫煤,酸雨越來越多,土壤也自然受到影響。

  根據這一理論,雲南煙草怕是成了“出頭鳥”。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的雲南還身兼“煙草大戶”的身份,同時,雲南的酸雨也一樣全國聞名。

  紅雲紅河集團技術中心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言辭謹慎,先是表明雲南礦産資源豐富,土壤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物質是在所難免;然後再三強調,重金屬物質的來源絕非土壤一種,如果煙農不使用煙草企業專門提供的煙葉肥,或者使用違規農藥都有可能導致有害物殘留。而且,他們早已關注煙草中重金屬含量與産區土壤等環境因素的關係,並聯合研究機構做了檢測和數據收集工作,最後根據調查選擇了污染相對較少的地區作為煙草産區。

  全國最大的煙葉産區雲南省曲靖市煙草專賣局生産管理部部長毛建書也證實説,現在很多煙草企業都選擇50公里以內沒有工業企業、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地區作為煙草種植區,農藥使用上也採取煙草公司的統一指導,確保原材料是“無公害煙葉”。但與此同時,他也坦承,“無公害煙葉”尚未大面積推廣。

  也有專家懷疑煙草加工環節難逃其咎。比如,煙草在烘烤過程中會因為使用煤炭、木材等含有重金屬成分的輔料導致煙焦油、一氧化碳、芳香烴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産生。另外,人為添加香精香料也有可能産生有毒成分。

  中國國産香煙重金屬含量高為何長期存在?

  煙草專賣局:

  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

  據國家煙草專賣局所提供的2009年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煙草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和煙草製品供應商,約佔世界供應總量的1/3,中國有高達3.5億的吸煙者,每年消耗1.7萬億支香煙,而煙草利稅更是高達5131億多元,佔中央財政總收入的8%。

  但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煙草實行的是“自己生産、自己檢測、自己銷售”的不合理制度。

  首先,煙草專賣局與煙草公司共同辦公、“合二為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既是行政執法機關又是企業。這就造成了煙草專賣局的情感非常“糾結”:它既要嚴格監管、緊密督查,保證煙草公司的産品質量,這是職責之所在。同時,它還要調節和促進煙草銷售市場的發展,保證煙草公司的銷量,以達成業績,這是利益之所趨。

  在創立之初,這種政企合一的措施對統一國內煙草市場、增加財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漏洞和矛盾也越發凸顯,行政職能和經營職能混為一體的管理方式使煙草監督形同虛設。一位業內人士笑稱:“‘哥兒倆’坐在了一條船上,感情越來越好,監督越來越少。”

  在“重金屬門”事件中,國家煙草專賣局的反駁和自檢顯然底氣不足,並引發了一片質疑之聲,有人稱之為“掩耳盜鈴”,有人稱之為“老子查兒子,越查越糊塗”,有人懷疑:“煙草專賣局會自揭老底,跟錢袋子過不去嗎?”在很多專家看來,不僅調查不應由煙草專賣局主導,對煙草企業的檢測也不應該由煙草專賣局負責。

  據了解,我國的煙草檢測程序與別的商品不同,它不需經過獨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測,而是由煙草質檢中心統一檢測,而煙草質檢中心又是煙草專賣局的行政下屬單位,質檢工作要經過煙草專賣局的授權方可進行。這被業內人士稱為“下級檢查上級”。此外,煙草質檢多年來的檢測結果被當做商業機密予以“封存”,一位業內人士稱:“從來都是只見檢查、不見結果。”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副主任姜垣認為,中國煙草業必須引入第三方檢測機制予以監管。“煙草行業自檢模式加大了消費者的風險,最終要由消費者為體制的不完善埋單。”

  記者就此聯絡了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煙草質檢中心,有關官員承認體制上確有漏洞,但沒有標準是導致監管、檢測不力的重要原因。

  據業內人士稱,煙草質檢只是按照煙葉的長短,厚薄,顏色等分為42個等級,分級後的煙葉被切為煙絲又分為甲、乙、丙等五大品級,但是否含有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等並不在煙葉的評價標準之內。國家煙草質檢中心人士稱,2009年就已做過相關的標準制定工作,但目前還在籌備中,尚未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