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集中全球智慧 勾勒未來圖景——《上海宣言》誕生記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05: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全景世博會

  1600字,23句話。

  10月31日下午5時,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在上海世博會高峰論壇上,代表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方和所有參與者,宣讀了這份凝練又厚重的《上海宣言》——

  參加論壇的代表們,用熱烈掌聲表達了對宣言的支持。他們深知,在全球已有50%以上人口生活于城市中、人類生活與地球未來都飽受城市病困擾的時代裏,一同直面城市發展中的難題,集中全球智慧,通過交流溝通,尋求創新與突破,已是當務之急。

  世紀性的《上海宣言》應運而生。

  這是一份對上海世博會紛繁多元的展示、演出、論壇的高度提煉,是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系統梳理。

  這是歷史上第一份由聯合國、國際展覽局和世博會主辦國共同起草,並獲得所有參展方認同的倡導性聲明和國際文件。

  這是上海世博會為世界留下的一份豐厚精神遺産。1600字,花了近3年時間,有10多個版本,集中了數百位專家的智慧,一直備受聯合國、國際展覽局和中國政府高層領導人關注。

  創新嘗試 首發宣言

  “上海宣言的誕生,很快得到各方認同,因為它體現了當今社會主流價值觀,各參展方在城市發展核心觀念上已有基本共識。”宣言起草小組成員、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説。

  亦艱難,亦順暢。順暢的是上海宣言 的應時而動,為迷茫困惑期的城市發展破了題;艱難的是觀念表述的不斷修正和細節完善。

  早在2005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向國際展覽局提交的註冊報告裏,已正式提出“上海世博會閉幕前將發表上海宣言。這一世紀性的宣言將匯集各國人民在世博會上的真知灼見,承載人們對全球未來合作與未來發展的深邃思考和廣泛共識。”

  世博會主辦方的辦博理念很明晰:不僅要辦成有7000萬參觀者的大眾娛樂嘉年華和教育場所,更要打造一個討論人類發展重大問題的重要平臺,留下寶貴的思想結晶——“著手6個月,著眼60年”,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精彩、難忘”,意味著立足全球,面向未來。

  上海宣言是世博會史上的一次創新。雖然這只是一份意願性文件,沒有行動綱領和具體時間表,也不必由全體參展方共同簽署,但有了聯合國與國展局的深度參與,有了各參展方的共識,就有了權威性與影響力。

  “隱身”專家 貢獻智慧

  從申辦成功直到世博會開幕前,已有一系列論壇和活動為探討世博會主題而持續“預熱”。

  2008年1月起,上海世博局組建專門工作團隊,籌備起草上海宣言。兩次全國範圍課題委託研究,無數次諮詢專家學者,成了論壇部日常工作。

  2008年底,上海世博局成立宣言起草專家小組,每位專家都是相關領域的權威人士,且身後都聚集著為數可觀的專業團隊。

  “我們&&組織來自高校、社科院的50多位專家,一個個場館深入考察,收集分析主題論壇成果和展館案例,提交了90多份報告。在起草之前,開了四五次會議,意見反饋認真而迅速。成稿上交之前修改過十多稿。”專家組成員之一、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説。

  周振華提交的,不過是眾多起草方案之一。集中專家智慧,是上海宣言起草的特點。多數專家都是隱身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最後的文本保留了哪些個人痕跡。他們的積極努力,源於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自覺和責任。

  每一次世博主題論壇,國內外嘉賓的主要觀點,都會被有關工作團隊迅速收集整理,提供給負責起草的專家們。經過無數次思想碰撞和頭腦風暴,最終形成較為成熟的宣言草案。

  三方起草 全體共識

  “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9月,三方第一次全體工作會議,宣言草稿的中英文都投影在屏幕上,中外專家爭議不休,對話太精彩了——不是吵架,而是為了求同存異。”

  “2009年感恩節,紐約所有人都在休假,三方高層領導人卻為了上海宣言的合作起草而商談。我稱之為‘歷史性時刻’,因為宣言的性質、起草模式、主要內容就此確定。”國際展覽局新聞宣傳總監布薩笑著回憶,聯合國經濟社會部經濟事務高級專家莫漢證實了布薩的説法。

  三方高層,指的是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國展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和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

  上海世博局論壇部與聯合國經濟社會部、國際展覽局三方的宣言聯合起草團隊,在2008年10月成立。此後,三方之間,有時加上其他國際組織,便定期舉辦工作會議,隨時保持熱線,光是電話會議就開了數十次。

  上海宣言的核心理念“和諧城市”的産生,直接源於聯合國近年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思路。1992年,聯合國地球問題首腦會議通過《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概念從此深入人心。“為全人類創造更美好的世界”,一直是聯合國倡導的目標,而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到以往較少關注的中觀層面。這對聯合國來説也是一種創新和突破。它為將在2012年舉行的第三次地球問題首腦會議,提供了一個城市視角。

  “從國際展覽局的角度看,上海宣言的起草體現了世博會的教育、創新、合作主旨。這是本屆世博會的創新亮點。”布薩代表國際展覽局表示滿意。這也是國際展覽局成立至今,第一次與聯合國合作起草文件。

  2010年10月21日至24日,經過多次修改的上海宣言徵求意見稿被悄悄發放給世博會各參展方總代表,請他們提出書面意見。10月26日,起草小組專家會同聯合國和國展局官員,認真研討這些書面意見,汲取精粹,作出適當調整,並對每位總代表的建議逐一回復。

  集思廣益 求同存異

  上海世博會總規劃師吳志強提出的“城市生命體”,是宣言裏最引人注目的新詞。翻譯成英文時,許多外方專家最初都面露疑惑,隨後卻贏得認可。起草中,中、英文表達差異爭議最多。

  “宣言應當是最大公約數”,這是起草小組專家吳建中的口頭語。他認為,宣言集中了全球智慧、體現各方合作與讓步。

  參展方總代表們對上海宣言的徵求意見稿,大多表示贊同。也有10多個參展方提出了書面修改意見。宣言原本比較強調城市規劃、城市管理的專業學術傾向得到修正,有了更多“以人為本”、重視居民作為城市主人的理念,更突出城市文明成果的人人共享。

  吳建中説,宣言的起草、調整,對專家們也是學習、提高的過程。“一開始,我們的文本中有‘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國外專家不認可。中國正處在快速城市化時期,要想象後工業化時代的城市發展,確實存在局限。本屆世博會讓我們清楚地看到,西方發達國家更多關注的是城市如何提供公共服務、強調社會各階層、各種群體間的和諧。非洲國家則存在城市化早熟現象,他們更關注農村的保留和城鄉和諧。大家視角不同、解決方案不一,但根本價值觀一致,都意識到‘征服自然’式的城市模式已走到盡頭,今後的城市必須更尊重自然、尊重傳統、尊重人。”

  上海世博會閉幕了,《上海宣言》卻將開啟城市時代的嶄新未來。

(本報記者 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