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秋糧豐收農民惜售 與糧食收儲企業展開價格博弈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1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秋季是收穫的季節,儘管今年我國遭遇的災難較往年多,但從各方得到的消息顯示,今年秋糧豐收已成定於。然而現如今,大豐收後,農民們並不急著賣糧變現,而是選擇耐心等待能高價賣糧,另一廂,糧食收儲企業手上無糧,心裏似乎也不慌。

  近日,全國秋糧的收穫已經接近尾聲了。據權威部門預測,一度引發擔憂的秋糧生産今年仍然會豐收。然而今年有糧在手的農民卻並不急著出售糧食,他們都想尋一個好價錢。

  吉林省九台市農民徐大爺説:"今年收成好,能多打,現在看苞米能多打,一坰地咋也多打2000斤吧。我看不漲到8毛,也得漲到7毛多錢再賣,不能賣太早了,剛下來有收的6毛多錢我指定不賣,我得到7毛多錢再賣,我看不漲到8毛,也得漲到7毛多錢再賣,越擱苞米越幹,含水量越低,所以説給的價格就高,我賣能多賣點錢。"

  不僅在吉林,在我國糧食的另一個主産區——黑龍江,那裏的農民也抱持著同樣的心態。

  黑龍江省綏化市農民徐寶發告訴記者:"頭兩天來收一斤給一塊三我都賣,現在不著急賣,再等等,這麼多加工企業收購,價格肯定錯不了。"

  中國之聲觀察員白中華採訪農業新聞已有近二十年的時間,熟稔其中的很多情況。他認為,農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惜售的心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也掌握到了市場的規律,不急於出手自己手中的糧食。

  除此之外,我國糧食的收購、生産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國際市場的影響,價格這一最為敏感的因素也隨之搖擺不定。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看來,國際市場上糧食價格走高,傳導到國內市場也是農民惜售的原因之一。

  程國強:比如説美國農業部在10月初調減美國大豆種植産量,導致價格大幅度上漲,也導致全球比如芝加哥市場的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這種上漲的信息傳導到國際市場以後,對國內市場是市場預期變化的影響。

  農民按兵不動,糧庫、糧食加工企業也不敢輕易入市,一時之間農民手中的糧食反倒成了有價無市的商品。農民惜售,糧食加工企業也按兵不動,國外某著名糧企佳木斯公司孫經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收購,企業成本將大大增加。

  孫經理:一塊三收你要到工廠就一塊三毛四五了,不烘乾,按現在這水分,大米出廠價都得在一塊九毛五六,再加上企業的管理費用,沒有競爭力,現在蘇北的大米一塊八毛五就上市了。企業壓力很大,所以現在你看為什麼黑龍江大的加工企業它沒法去收糧。

  作為國家糧食收購的主力,國有糧庫如今也不敢輕舉妄動。過早入市,大量購糧恐怕會進一步太高糧價,進而助推大家的通脹預期。但完不成今年糧食收儲任務,可能會影響到將來國家調配糧食的主動性。何去何從著實是個難題。

  俗話説,手中有糧,心裏不慌。糧食對穩定我國物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央儲備庫有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就相當於一個調節器,當糧價低的時候,它敞開大門,以保護價托市。當糧價漲幅過大的時候,它又入市拋售平抑價格。當然,國家儲備庫也是企業也需要考慮成本,畢竟最終如果有損失,也需要國家承擔。

  黑龍江省糧食局農村處處長高士表示在市場博弈的過程中,供求雙方都應該積極入市。

  高士: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們還是要保持國家糧食市場的穩定,這是第一位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加工企業積極入市開展收購,農民也要克服惜售心理,自己認為合適的價格以後呢也要積極地銷售。(記者季蘇平 實習記者朱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