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二五”中國城市發展十大新趨勢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11: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2005年—200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圖

    光明日報訊 “十二五”時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基礎的五年。“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將突破50%,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內需空間。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城鎮化快速發展可能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問題,把握城市發展的基本方向。

    趨勢一:城市發展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包容性增長成為發展的核心理念。“包容性增長”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全新的價值導向,“十二五”城市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就是要秉持“包容性增長”理念,把優化城市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作為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根本動力。

    趨勢二:“調結構”是城市“十二五”的主攻方向,戰略性支柱産業和新興産業發展成為重要突破口。在國際金融危機催生的新一輪世界産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浪潮下,在我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的背景下,戰略性新興産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和先導産業。

    趨勢三:“轉方式”是城市“十二五”的發展主線,完善城市綜合創新體系是“轉方式”的重要支撐。“十二五”時期,通過科技創新、産業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社會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以創新文化為基礎、創新環境為依託、科技進步為動力、自主創新為主導、服務創新為保障的新型城市發展形態。

    趨勢四:“擴內需”是城市“十二五”的基本方針,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是擴內需的根本要求。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位列“十二五”規劃十大任務之首。“十二五”擴大國內消費需求,關鍵是提升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

    趨勢五:城鎮化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持續動力,破除城鄉“二元”分治的體制障礙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關鍵。“十二五”時期,加快城鎮化進程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趨勢六: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成為“十二五”發展新導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構建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是重中之重。當前,貧富分化加劇、勞資矛盾積累、拆遷矛盾衝突頻發、群體性事件日趨增多等新矛盾新問題不斷涌現,這將成為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瓶頸。

    趨勢七: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要素,增強軟功能、改善軟環境、提升軟實力是城市“十二五”的重要目標。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文化強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文化軟實力成為推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重要支撐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著眼點。

    趨勢八:節能減排的硬約束進一步增強,綠色低碳成為引領中國城市“十二五”發展的全新模式。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履行減排國際義務的外部壓力和中國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瓶頸日益突出的內部壓力,意味著節能減排的硬約束指標將在“十二五”發展中延續。

    趨勢九:城市人口將首次超過農村人口,農民市民化成為“十二五”城市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城鎮化將突破50%的關鍵時期,要著力破解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形成的“就業在城市、戶籍在農村的問題。

    趨勢十:改革進入全面攻堅階段,行政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成為城市“十二五”改革的重點領域。我國改革將進入全面攻堅階段,深層次改革不到位,行政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明顯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的艱巨性、複雜性、系統性和風險性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