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參加公考人數創新高 專家稱可能使創富能力降低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00: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參加公考的人群

  近年來,公務員報考人數如同物價上漲,連創新高。

  25日零時,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上報名結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的招考簡報顯示,共有130.5萬人通過資格審查,競爭比例為82比1。最熱門職位達到4896比1。

  記者從國家公務員網站上了解到,從2005年至今,報考人數從2005年的31萬陡增至今年的146萬,招考人數從8400人增至15526人,而公務員的淘汰率卻逐年遞減,2009年的淘汰率高達98.7%,據統計,通過率從2005年的2.70%降至今年的1.44%。

  這兩組反差極大的數據,讓大家不得不反思:公務員考試緣何如此火爆,這是正常體制下應有的現象嗎?

  熱“原”

  富有吸引力的工資和福利,加上對未來公權力的預期,使公務員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金飯碗”

  家住天津的小李告訴記者,她已經是第7次報考公務員了,雖然今年成績仍不理想,但她會繼續堅持報考,成為公務員是她5年內的目標。跟小李一樣成為考試“釘子戶”的數不勝數,此外,還有不少為考試而放棄現有工作的人,他們都表示:比起現在的薪酬待遇而言,認為公務員是最好的“鐵飯碗”。

  據國家人事部門統計,我國公務員的被辭退率約為0.05%,也就是説,這的確是一個風險極小的鐵飯碗職業。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紀培榮表示,考公務員熱凸顯了公務員這個職業的高含金量:穩定的收入、優厚的待遇、較高的名望、體面的生活甚至還有對灰色收入的渴望。

  的確,公務員工作有很好的保障性,目前公務員享有完整的高待遇的社會保障,也就是所謂的“陽光工資”。“陽光工資”即隱形收入,不是指貪污受賄,而是單位變相發給人們的補貼獎金等工資外收入。“陽光工資”則更是近年來政府公開發給公務員的福利,在發達地區,僅此一項就超千上萬元,幾乎超過了一個在一線賣苦力工人的月收入。難怪有人説,現在的公務員職位不再是鐵飯碗,而是金飯碗了。

  此外,公務員最吸引人之處還在於公務員的“公”權力,在人們眼中它是一份高貴尊榮的職業,直接握有公共權力,具有穩定的晉陞通道。公務員所具有的這種職業特性其實一直都存在,甚至如今公務員在社會中的相對地位已經遠遠比不上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然而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並沒有出現公務員熱,彼時社會的潮流是“下海”、“辭職”,很多人放棄了公務員身份進入商海撲騰。只是在進入新世紀以後,公務員熱才大致出現,這些年有愈演愈烈之勢。

  何以如此呢?分析人士稱,因為在上世紀的後20年,市場初開,經濟領域中有很多的機會,部分先富人士所産生的示範效應,吸引人們競相到市場裏一試身手。那個時代,存在大量的市場空白,勤勞加上智慧,就可能獲得成功,當年的個體戶成長為今天的大企業老闆的例子比比皆是。經過20來年的高速發展,市場中的機會已差不多被挖掘殆盡。現在的經濟領域,競爭已極為激烈,加上這些年國家直接控制的經濟領域的比例不斷加大,後來者想要白手起家獲得商業成功相當困難。故而,全民經商熱必然會逐漸消退。

  此外,公務員穩定且極具想象力的發展空間對渴望成功的年輕人來説,是一個有助於實現自己夢想的舞臺。對未來掌握權力的預期也是吸引考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隱憂

  千人競爭一個崗位産生的羊群效應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然而,伴隨著公務員考試熱相伴而行的便是就業難問題。現在大學校園經常流傳著一句話:“畢業=失業”。許多應屆畢業生為了給自己多增加一條就業渠道,報考公務員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必選。他們之中,更多的不是被公務員身份所吸引,而是青睞這個職業所帶來的好處,包括工資待遇、工作環境、成長機會等等。

  根據2011年公務員報考已通過資格審查人員的情況看,報考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的共有32.7萬人,其中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19.1萬人,佔58.4%。報考縣級以下職位的共有79.4萬人,其中應屆高校畢業生佔57.2%。僅後者一項,應屆大學畢業生達45.4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玉棟表示,公務員熱會産生一種羊群效應,你報我也報,似乎成了必然的首選,報考人數越來越多,而且很多職位出現幾百人甚至幾千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看來是一種選拔,但有了這種羊群效應以後,很多人是一種試試看的狀況,真到考試時會有許多放棄的,所以可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另外容易産生所謂冷熱崗位,造成對國家機關的正常職能範圍進行人為排序和不正當的詮釋,滋長一些不正常的情況出現。

  去年剛參加考試並已錄取的一名長沙考生告訴記者,當初報考,沒有考慮更多,主要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結果沒想到真的考上了。另有考生對記者説,畢業後,自己沒有更好的機會,看到大家都在報考公務員,所以自己也就跟著一起報考了。可見,高漲的考生熱情背後,暗藏的盲目報考的心態引發擔憂。

  降溫難

  在就業難、創業更難的背景下,公務員考試短期內尚難輕易降溫,擴大就業、縮小行業福利待遇差距是關鍵 大學生就業難,創業更難,已經成為時下的熱門話題。在整體就業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公務員這個旱澇保收的職業受寵似乎顯得不足為奇。但是這種異常火爆的趨勢凸顯了社會就業機制有待考量。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幾年應屆畢業生考取公務員的難度將日益加大,公務員的招錄模式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就整體形勢而言,業內普遍認為,只要國家政策不發生較大變動,公務員考試不會輕易降溫,預計明年報考人數仍將大幅增加。

  專家稱,大量社會精英擁入公務員隊伍,人力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直接創造物質財富的人減少,勢必使得社會創富能力降低。浩浩蕩蕩的考試大軍、紛繁複雜的應考書籍、名目繁多的面試技巧,無不在強化人們“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反過來又會促使更多人投入到公務員考試的隊伍裏。不考公務員,讀大學做什麼?本已浮躁的大學校園又增添了一個純粹功利性目的。

  分析我國近年來解決大學就業難所做的工作,客觀上説,應急的、短期的考慮多於長期的系統規劃,沒有從産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基層工作本身的吸引力來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産業結構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僅為40%,而服務業是容納大學生最多的産業,這導致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途徑,只有鼓勵大學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到農村基層,如果大學生到基層、中小企業能發揮特長,倒可雙贏;可遺憾的是,基層工作的內涵並沒有提升,大學生們就是到了基層,心中想著的卻是以基層的經歷去報考公務員,離開基層。這就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就業的選擇。

  因此,要讓公務員報考熱降溫,就需擴大就業的選擇,創造有效的社會需求,縮小各行業、各崗位的福利待遇差距。由此,建立高效的社會保障體系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