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以調結構為主攻方向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14: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調結構為主攻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調整三次産業結構。遵循産業演進規律,大力發展和提升第三産業,提高第三産業所佔比重,使第三産業對經濟發展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這不僅是實現經濟發展依靠三次産業協同帶動的必然選擇,而且有利於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同時,大力調整三次産業內部結構。其中,應重點推進第二産業內部結構調整,降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所佔比重,並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使其大幅度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推動製造業企業從産業鏈低端向高端發展,擺脫以往過多依靠高投入、高物耗、高能耗帶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努力以較低的投入帶來較大的産出。在第三産業,應在鞏固提升傳統服務業的同時,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好、産業關聯度高、就業帶動力強和增值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重要的戰略性服務業,如現代物流業、信息産業、文化産業、創意産業等。在第一産業,應加快發展高産、優質、高效農業,推動農業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由傳統分散經營向産業化經營轉變;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農業産業鏈條,提高農産品附加價值。

    優化區域産業結構。加快構建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經濟率先發展起來的地區應優先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等。欠發達地區應根據本地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既重視對國內外産業轉移的有效承接,又重視對傳統産業的升級改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發展特色優勢産業以及適合發展的高新技術産業等。特別需要重視的是,欠發達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絕不是簡單的産業複製,更不能是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遷移,而是在轉移中進行適應性改造、在承接中實現發展水平提升。

    加快調整企業組織結構。企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體。應在規模經濟特徵明顯的産業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實行強強聯合,走集團化道路,提高産業集中度,形成規模競爭格局,避免重復投資、過度競爭。應引導企業增加科技投入,推動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改變過多依靠低成本勞動力和物質資源消耗進行低水平競爭的局面,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積極調整産品結構。創造條件,逐步從主要生産勞動密集型産品向主要生産勞動密集型産品和技術密集型産品並重進而向主要生産技術密集型産品轉變,從主要生産初加工産品向主要生産深加工産品轉變,從主要生産低附加值産品向主要生産高附加值産品轉變。同時,高度重視品牌建設,推動從一般産品結構向品牌産品結構演進。

    引導消費結構調整。近年來,我國居民以住房、家用轎車、消費類電子産品以及教育、保險、醫療、文化、家政等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這是居民消費結構演進升級的體現,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將日益增強。因此,應密切關注居民需求的新變化,積極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適應消費需求結構的新變化。同時,重視研究中低收入消費者的需求,在發展新興産業的同時延長傳統産業生命週期。調整消費結構,必須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特別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控制物價不合理上漲,促進居民持續增收;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優化居民消費結構,帶動産業結構演進升級,引導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調整對外經濟結構。應對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市場需求結構的新變化,需要我國積極調整對外經濟結構,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進一步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在繼續鞏固和發展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市場,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實施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應該看到,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圍繞發展低碳經濟展開的國際競爭會進一步加劇。我國應通過技術創新特別是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培育低碳産品品牌,以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的新變化,並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作者為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