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慢”病肆意流行 能否將百姓健康納入國策?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04: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觀點爭鋒

  主持人:華 淩(本報記者)

  嘉 賓:

  伊格納羅(1998年諾貝爾醫學獎/生理學獎得主)

  胡 大 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著名心血管病專家)

  - 對話背景

  無可爭議,越來越多的慢性非傳染疾病正在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有足有信服力的數據顯示,心血管病如今已躍居為人類的第一殺手。為了扭轉這一態勢的蔓延和提醒公眾關注身心健康,金秋十月,《科技日報》記者在青島和北京就如何預防和治療“慢”病分別採訪到中外著名醫學專家:美國1998年諾貝爾醫學獎/生理學獎得主、康寶萊營養及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路易斯伊格納羅(Louis Ignarro)博士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

  在採訪中,兩位專家學者雖來自東、西方兩個不同生長環境,但基於健康的思想、理念及做法等方面竟有眾多交集、許多共識,閃爍著醒世的睿智。

  為何“慢”病肆意流行

  主持人:現在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我們人類在科學領域不斷地取得成功,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和新發現被運用到醫療領域,但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在遭受像心腦血管疾病這樣的“慢”病困擾,這是為什麼呢?

  胡大一:現在人們所面對的六大慢性非傳染疾病,依次為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疾病和眼睛視力丟失(白內障或眼底病)。基因遺傳在病因中只佔10%的比例,90%為後天造成。究其原因及發病規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是源頭。

  像中國、印度這樣經濟發展快的國家,由於社會環境和個人因素,普遍接受了西方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從而導致與這一疾病相關的多種疾病産生,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從非高危到高危“循序漸進”也許需要經歷十年時間,於是很多人沒有緊迫感,不採取任何改變的行動,可以説這些病都是“等”出來的。

  為什麼要講社會環境,因為有些事情由不得你作主,比如吸煙、交通尾氣等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個人無法控制,能做的就是自己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伊格納羅:美國近年來也有同樣的趨勢,而且可以説在美國遇到的問題更多,心腦血管發生率比其他國家更高,有超過70%的民眾多多少少受到此病的困擾,簡直是個悲劇,因為這種情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究其原因,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和結構發生了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攝入西式食物。西方的東西有精華也有糟粕,而其食物很不好。在美國,人們很喜歡吃垃圾食品,比如薯條、漢堡,雖然味道很好,但對身體非常有害。正因如此,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直線上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缺乏運動。

  顯然,他們是使得自己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恰恰也只有他們自己才能做到控制、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一點我要強調,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藥品能夠徹底治愈心腦血管疾病。我堅信,如果大家都行動起來,可能未來10—20年內,心腦血管的發病率還會有個上升的趨勢,但是很快它會下降成為一個拋物線軌跡。

  “慢”病開始“盯”上年輕人

  主持人:現在青少年越來越胖,心腦血管發病率也趨於年輕化,請問超重與該病是否有關聯?

  伊格納羅: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患上了肥胖症,這一現象需要警覺。因為肥胖症很容易引發糖尿病,導致心腦血管等其他疾病。我們應告訴下一代,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應有意識並知道如何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這才是從源頭抓起——控制疾病的發生以及擴散。

  胡大一:説到心腦血管疾病增長非常快,一個是發病率和患病率增長迅猛,更重要的是發病和致殘年齡年輕化。現在白領骨幹精英人群是社會生産力和創造力的核心,而這部分人早年致殘是目前最值得強調的,保護社會核心生産力,這不是一個個人健康問題,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是人才戰略問題。

  我們現在有的家長總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生怕孩子吃不動,就怕考試時營養不夠,以致“塞”成許多胖少年。這會在青少年成長道路上埋下禍根。肥胖的孩子一般運動少、飲食不健康,實際上也有心態問題,肯定由很多不健康的行為因素引起。可以説,肥胖與人的命運相關,不光是身體,還與其未來事業、家庭有關。

  民眾健康水平會影響經濟發展

  主持人:是不是富人更容易得上“慢”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是否矛盾?比如戒煙,會不會觸及有些人的利益?因為這類行業會給政府帶來很大的稅收。

  伊格納羅:其實不然,所謂有錢的人,社會中上階層,受到良好的教育,讀更多的書,了解很多的知識,他們更懂得如何過上健康積極的生活。他們有錢,就有能力去買更多的新鮮魚類、蔬菜及水果,過上健康的生活。

  説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減緩經濟發展這樣的觀點,都是出於政治的考慮,比如他們想要支持像麥當勞等快餐行業,爭取一些利益,就會反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便從經濟出發,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們患上疾病,想象一下這會導致多麼龐大的醫療支出,對政府經濟形成壓力,而患病的人們將喪失勞動力,這些都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胡大一:在影響經濟發展的指標中有一條很重要,就是對“慢”病的防控,如果失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的排序是第三位,慢病管的好對經濟復蘇推動作用排序為第四,與經濟滑坡及石油和燃料漲價因素比鄰,是位居前列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國家現在很重視對慢性病的防控。

  説到吸煙的問題,如果政府不強調控煙,單純要專家來強調戒煙防病是沒用的。這裡肯定會有利益的博弈,不過現在倡導健康的聲音在增強。而健康促進這個概念不是醫生做的,政府的責任最重要,需要從綜合角度考慮,其作為可能需要有一個歷史過程。

  應把百姓健康立為國策

  主持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一個人的自控力。而如果有一群人缺乏這種能力,那麼一個國家是否可以通過制定國策來規範其行為呢?

  伊格納羅:政府在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非常重要。然而,現在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亞洲的一些國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政府忽視民族健康的考慮。其實,在政府層面,應該有相關的人像科學家一樣去倡導健康生活理念的重要性,併為此做出具體行動,那麼這將是一個好的開端。

  胡大一:人的健康最重要,若沒有了健康啥都沒有,沒有尊嚴,更無幸福可言。政府需要把百姓健康放在首位考慮,如果某些政策影響到老百姓的健康就不能做。從健康的角度講,有些東西必須約束。比如戒煙,如果國家規定公共場所不準抽煙的話,讓吸煙的人不方便,並設立懲罰機制,那麼就保護了一大片不吸煙人的健康權利,不會出現別人吸煙我受害的狀況,二手煙、三手煙的危害都等同於吸煙。另外,還要設立一些社會激勵政策,如果職工一年沒有病假、全勤、騎自行車上班,公司給他補貼,相反則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