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穩健走向外交大國(回眸2009 喜看新成就)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5日 19: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2010年1月27日 【核心閱讀】回眸剛剛過去的“危機之年”、“變革之年”,中國外交以應對金融危機為主線,以多邊峰會為重要平臺,以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為動力,大力統籌國別和領域外交,各項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展望未來,中國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國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

    遠遠超越時空界線

    鏡頭一:2009年4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次金融峰會在倫敦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剛剛抵達便不顧長途飛行勞頓,立即投入一場又一場的重要外交活動。他密集會見各國領導人,與他們共商合作大計。胡錦濤的52小時倫敦之行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越時空界線。

    2009年是國際關係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層出不窮的一年,也是中國聲音和力量穩定提升的一年,是中國在全球事務中參與程度不斷深化的一年。這一年,多邊峰會外交成為中國外交的重要平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政治引領作用。中國領導人頻頻出現在世界多邊峰會的舞臺上,與各國領導人共商大計,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各種全球和地區性挑戰。

    全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像一條主線貫穿各國的內政外交,是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無論是二十國集團倫敦金融峰會、還是匹茲堡金融峰會,胡錦濤成為國際社會和輿論最關注的國家元首。他闡明中國立場,在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問題上發出了強有力聲音。同時,在加強國際金融監管、發展低碳經濟、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等重大問題上,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另一個焦點氣候變化問題上,胡錦濤出席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全面闡述了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宣佈中國將在節能、環保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言必信,行必果”。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召開之前,中國政府鄭重宣佈: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中國國家元首的腳印遍佈全球各地。從年初“正月外交”對沙特阿拉伯、馬裏、塞內加爾、坦桑尼亞和毛裏求斯5國進行的國事訪問,到年末“收官之作”對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進行的工作訪問,胡錦濤的元首外交備受矚目:出席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的“金磚四國”首次領導人會議,開闢了四國合作機制化道路,標誌著四國合作進入新階段;出席第六十四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和安理會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峰會,全面闡述了中國對國際形勢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的看法,從戰略安全角度對中國倡導的新安全觀作出進一步闡述,闡明了中國在防擴散、核裁軍與和平利用核能等領域的政策理念;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闡明了我國在促進亞太地區經濟持續增長、推動亞太區域合作取得新成果以及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等方面的立場與主張。

    除胡錦濤外,其他高層訪問也密集進行:吳邦國委員長對俄羅斯、奧地利和意大利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對美國、古巴和巴哈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溫家寶總理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出席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出席第十二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二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四屆東亞峰會,對埃及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

    所有中國領導人的出訪圓滿成功、碩果纍纍,在全球各地留下了他們的忙碌身影,留下了中國友情,留下了中外合作共贏的件件大事,留下了共克時艱的信心。這些訪問充分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明了中國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加強同各方進行協調、溝通和合作的誠意。這些訪問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大國、周邊和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全面發展,使中國與所有國家的總體關繫上了一個新臺階。

    統一和團結流淌在代代中國人血脈中

    鏡頭二:2009年7月13日,英國《衛報》刊登了中國前駐英國大使傅瑩女士撰寫的一篇題為《Unity is deep in China's blood》(《統一和團結流淌在代代中國人血脈中》)的文章。文章説:中國有一支家喻戶曉的歌《我們新疆好地方》。歌詞説,天山南北好牧場,風吹草低見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統一、富強與和諧的共同目標,將56個民族緊緊凝聚在一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識流淌在代代中國人的血脈之中,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國與國際社會交往的基礎。文章情真意切,深深打動了一些不明真相的英國和西方讀者。

    2009年,中國外交的一大特色是經濟、安全、公共等各領域外交全面展開,與傳統區域外交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中國全方位外交得到進一步完善。

    中國大力開展經濟外交,為國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服務。中國堅持把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服務作為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務,加強與有關各方的對話溝通和政策協調,建設性參與國際和地區經濟金融合作,堅決反對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保護主義,及時向一些處於困境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大力開拓外部貿易、投資市場,推進“走出去”戰略,推動加強對外經貿、金融和能源合作。

    中國加強安全外交,捍衛國家主權與安全利益。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後,中國全力、深入、細緻、有針對性地做有關國家工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理解和支持。中國就某些國家領導人會見達賴的行徑進行了嚴正交涉和鬥爭。中國還堅定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

    中國積極開展公共外交。重點圍繞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新中國外交60年慶祝活動,積極創新公共外交的方式方法,增加國際社會對新中國60年發展成就的全面了解。

    中國堅持“以人為本”、“外交為民”,時刻把祖國人民的利益置於最高位置,切實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妥善處理涉我海外人員安全、涉外勞務糾紛和人員被扣等事件,確保我人員和財産安全,如派出艦隊遠赴索馬裏海域進行護航活動等。

    2009年,中國在外交理論創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如我國的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國在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進一步明確把統籌協調作為做好新形勢下外交工作的根本方法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對開拓外交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現實和長遠意義。從2010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施行,為中國外交事業大發展、特別是外交隊伍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

    中國一直是國際社會的優秀成員

    鏡頭三:新加坡《聯合早報》2009年12月24日刊文盤點2009年中國外交時説,2009年的中國外交自始至終高潮迭起。出訪之密集、訪問國家之多,屬歷史罕見……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未來發展帶來極為嚴峻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在這一特殊的背景之下,中國領導人一邊通過外交彰顯“大國責任”,一邊為經濟發展謀篇佈局。

    2009年,中國聲音受到越來越多的尊重,中國主張得到越來越多的呼應,中國作用贏得越來越多的讚譽。

    巴西巴西利亞大學國際政治係教授阿爾熱米奧普洛科比奧認為,中國是國際社會一個敢於擔當、能負責任的大國,這一形象已經日益鮮明,並深得人心。美國對外政策全國委員會主席喬治施瓦布説:“中國一直是國際社會的優秀成員”,這除了表現在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尋求和平、反對戰爭外,中國在促進非洲等世界落後地區的發展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2009年12月一篇文章指出,2009年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與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分量相匹配的影響力。美國《洛杉磯時報》2009年11月一篇社論指出:“事實是,今天的問題,包括伊朗和朝鮮核問題、氣候變化及全球經濟復蘇等問題,沒有中國的參與,很少能成功解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爾説,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努力“令人鼓舞”,“中國的承諾及做法已佔世界全部努力的大約25%。這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正在昂首走向世界,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渴望了解中國。新中國六十華誕之際,國際社會給予了罕見的關注:英國《金融時報》借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起始句發表一篇題為《中國“向前向前向前”》的評論説,人們很難不對一個偉大文明躍躍欲試的壯觀場面感到敬畏,“過去的60年説明,小看中國共産黨的執政能力是愚蠢的”;世界著名通訊社路透社在網上對中國國慶閱兵式進行了圖文和視頻全方位直播;美國紐約帝國大廈首次為中國國慶點亮象徵五星紅旗的紅黃燈;巴西眾議院專門舉行特別大會等等。與此同時,國際社會對中國進行全方位觀察不斷升溫,並深入探討“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等帶給世界的啟示。2009年,國際輿論關於這一主題的討論持續時間之長、文章評論數量之多、形式之多樣、涉及面之廣泛前所未有。

    告別牛年,迎來虎年。2010年是世界經濟復蘇和國際體系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國實現“保穩定、促發展”任務的關鍵之年。外交力量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國外交將繼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中國外交已經準備好迎接新的任務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