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央智囊解析“十二五”建議出臺背景及部署的十大任務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5日 1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專題: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中國共産黨新聞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 董宇 姚奕)21日,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受中聯部邀請向外國駐華使節介紹了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的主要精神。潘盛洲從“有關背景”、“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重大任務”三個方面梳理了全會《公報》的內容,介紹了“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涉及的相關問題。

    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潘盛洲正是《建議》的起草者之一。據介紹,他長期從事政策研究工作,曾多次參與中央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文件的起草工作,對黨的各項政策十分熟悉。他所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更是被稱作中央“智囊”。

    在談到《建議》出臺的背景時,潘盛洲説,“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應對了發展過程中的風險與挑戰,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十二五”期間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中央做出的一個重大判斷。

    潘盛洲説,“十二五”時期有其特殊性,在於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他介紹説,“十一五”期間的多數指標任務已經完成,但是結構性指標的完成情況卻參差不齊,比如,服務業的比重、研發費用佔GDP的比重等。他同時表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重點的改革還不到位,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總體仍然落後,這些問題依然突出。

    潘盛洲説,全會通過的《建議》具有戰略性、前沿性和指導性,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全會之後,國務院將根據中央《建議》編制“十二五”規劃,並將於明年“兩會”提交全國人大進行審議討論。他説,《建議》提出的目標中沒有提出“數量型”的指標,都是方向性、戰略性的,具體的指標將由國務院研究制定。潘盛洲説,目標的制定“長短結合”,即將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十二五”相結合,同時對“調結構”、“改善民生”等突出問題加重了分量。

    潘盛洲介紹,《建議》部署的“十二五”期間的重大任務分為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深化改革開放三個方面,共十項任務。分別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潘盛洲説,十項任務中擴大內需在“十一五”《建議》中也被提及,但未獨立成篇。同樣,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是首次獨立成章,並且要求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

    對於外交官提出的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潘盛洲説,《公報》中相關的説法是“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他透露説,《建議》全文中有更加具體的論述,包括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性政府、法治政府,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