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4日 10: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中國共産黨十七屆五中全會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堅持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深化改革開放對於"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綜觀國內外形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任務艱巨而緊迫;有效因應外部環境變化,在使我國經濟更和諧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過程中加快自身發展,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任務同樣艱巨而緊迫。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面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場經濟社會領域的深刻變革,唯有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開放,打好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硬仗,才能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事業。

  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不科學、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等問題,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特徵等複雜因素,但癥結在於經濟體制不完善,深層改革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內需和消費不足與收入分配製度、城鄉勞動力市場機制不健全以及城鎮化滯後直接相關,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與資源性産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滯後高度關聯,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矛盾與政府職能轉變、財稅體制改革以及社會事業體制改革不到位密切相關等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既要有經濟調節和宏觀調控手段,更要以改革為動力著力創新體制機制。

  根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部署,未來幾年我國要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經濟體制要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積極穩妥,文化體制改革和社會體制改革要進一步加快。對外則要堅持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

  按照全會的部署推進改革,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産管理制度,支持國有經濟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發揮作用。同時要努力消除制約非公有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各類經濟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要積極推進行政體制、財稅體制、金融體制、資源性産品價格機制改革,使行政體制與宏觀經濟體系中的重要體制部位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使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更好地結合起來,消除制約城鎮化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按照"提低、擴中、限高"的要求,促進初次分配的規範與公正,理順再分配調節關係,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加大生産要素市場改革力度,完善資本、勞動力、土地、資源、管理、技術等要素的市場配置機制。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協調配套,使政治、文化、社會管理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的深刻變革,為科學發展構建堅實的體制機制保障。

  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遠發展戰略。新形勢下的對外開放,要著眼于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和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新的發展機遇。在外貿領域,要優化對外貿易和利用外部資源的結構,創新外貿增長和利用外部資源的方式,加快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提高對外貿易的競爭力,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平衡發展。要加快國內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高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進一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在開放範圍方面,要繼續提高沿海和中部地區的開放水平,同時積極推進西部地區和沿邊地區的開放,加快相對落後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格局的步伐,帶動這些地區更好更快發展。要實行全方位、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積極創造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