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鄉村史研究漸成熱點 探求“三農”發展趨向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2日 09: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現實與歷史總是難以分離的。即使是一些十分急迫的現實問題,也有其特定的歷史淵源和生成、演進的軌跡。所以,當解決“三農”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後,更深層面的學理探求和歷史追索就成為學術界不容回避的研究課題。進入新世紀以來,眾多學科和學者紛紛注目鄉村,將當代“三農”問題置於近代歷史進程中加以審視,由此帶來了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的興盛,並逐漸成為史學中新的學術增長點。這既是學術發展內在理路的必然結果,也是學術對現實關懷的生動體現。

  鄉村史研究逐漸成為熱點

  新世紀以來的歷史研究熱點迭出、搶人眼目,相繼涌現出諸多新領域。相比較而言,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卻在波瀾不驚中平穩推進,逐漸成為熱點。稱其為“熱點”,大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體現。

  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的學術論著相對密集地出版。近10年出版的關於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的論著達數百種之多,如《近代中國鄉村社會經濟探微》(李金錚著)、《轉型期的華北農村社會》(鄭起東著)、《華北農村的社會問題(1928至1937)》(朱漢國、王印煥著)、《官治與自治——20世紀上半期的中國縣制》(魏光奇著)等。這些論著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豐富和推進了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其中,更有引人關注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比如,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鄉村社會研究叢書”,主要有《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黃宗智著)、《半工業化——近代中國鄉村手工業的發展與社會變遷》(彭南生著)、《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遊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王笛著)等;王先明主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中國鄉村社會變遷叢書”,主要有《變動時代的鄉紳:鄉紳與鄉村社會結構變遷(1901—1945)》(王先明著)、《新舊學制更易與鄉村社會變遷》(郝錦花著)、《20世紀30年代縣政建設實驗研究》(李偉中著)等。另外,在研究資料方面有李文海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大型資料叢書,其中包括了豐厚的近代鄉村社會的內容。于建嶸主編的《中國農民問題研究資料彙編》,也是較有分量的資料集。

  研究成果多以研究專刊和專欄形式集中刊發。漸行漸熱的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也成為許多重要學術刊物的關注點,一些學術刊物還以專欄或筆談形式相繼集中地推出了一批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成果。不少研究機構定期出版關於鄉村社會變遷研究的專輯,如《鄉村中國評論》、《近代中國的鄉村社會》等。此外,以“匯集中國鄉村研究的優秀人才,提高中國鄉村研究的理論和實證水準,促進中外鄉村研究的學術交流,推動中國鄉村研究的本土化和國際化”為宗旨的《中國鄉村研究》(黃宗智主編),更對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的走熱起到了推動作用,成為相關研究成果刊發的重鎮。

  鄉村史研究中的重點

  要真正認識中國,就應該從認識中國的鄉村開始。這在20世紀20—30年代就已經成為學術界的一個共識。新世紀以來,學術界從現實問題回觀歷史,以歷史學的睿智力求探尋“三農”這一現實問題背後的歷史脈係與深層致因,取得了許多反映時代要求、體現現實關懷的研究成果。

  近代鄉村結構與鄉村制度的歷史變遷。華北村落結構及其聚居形態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學者們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研究表明,華北村落的基本構成、聚居模式、外部形態以及內在結構與明代以來大規模的移民進程相關,這一特點成為學者們研究和認識近代華北鄉村社會最基本的起點。近代以來的制度變遷給鄉村社會帶來的影響,也是近年來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內容,如近代教育體制的變革給鄉村社會帶來的結構性變遷及其對士人深刻久遠的影響等。此外,鄉村政制的延續與變異,傳統保甲與現代政制交錯糾葛的複雜關係,鄉紳以及知識分子在近代鄉村社會中的角色、地位及其變動趨向等,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要方面。

  近代鄉村地權關係與鄉村階級、階層關係的歷史變動。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劇烈變動以至於革命運動的展開和演化,幾乎都與鄉村地權關係或階級關係的變動密切相關。當然,與以往簡單地歸因于“土地集中”不同,近年來的研究在視角、史料和認識上均有創新,鄉村地權及其土地佔有的地域特徵、歷史文化特徵被更多地揭示出來,其學術洞察力和解釋力顯得更為深入。比如,一些研究認為,從制度上看,近代租佃雙方的經濟關係比清代以前更趨平等;20世紀30年代前期長江中下游地區地權集中雖具有普遍性,卻並不劇烈。對於鄉村社會分層、雇工階層以及雇傭關係的研究,也從多方面突破了以往既有的模式和結論。一些研究認為,鄉村雇傭關係的普遍化是通過雇工身份的非固化或雇傭角色的互換性得以實現的,這是一種多重身份、地位和角色交叉的網型構造。而且,對於鄉村革命原因的解釋,也更多地關照到鄉村社會的具體場景和情狀,認為普遍的貧困意味著農村確已醞釀著爆發革命的條件,但在什麼情況下發生革命、在什麼地方形成革命中心,並不一定必然和當地的土地佔有狀況相聯絡,也不能單純地用貧困加以解釋,它是特殊社會政治態勢下各種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

  近代鄉村工業化進程。對於這一重要課題的研究,視角不再一般地局限于“衝擊與衰退”的思維模式。一些學者認為,這一曲折經歷包含著極為複雜交錯的層面,近代中國鄉村經濟在突如其來的衝擊面前所表現出的強韌性和對抗能力、在機遇面前所顯示出的與時俱進品質以及對新技術和新生産方式的持續容納能力,也同樣值得關注。同時,一些學者還第一次用“半工業化”概念來描述近代中國鄉村手工業的發展進程。這一概唸有助於深化對近代鄉村手工業的研究。一些學者認為,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蓬勃發展的中國鄉鎮工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半工業化”的延續與深化。這種歷史趨勢的延展和再現,可能蘊含著某種規律性。

  近代鄉村經濟生活與鄉村市場。關於鄉村經濟生活和區域性市場的研究,學者們給予了較多關注,相關研究成果不少。同時,對於一些頗具爭議問題的研究,也在學者們相互辯駁的學術爭鳴中逐步深化。如有關近代華北農村“衰落論”還是“發展論”的爭論,以及關於“過密化”及其爭論等。

  鄉村史研究的特點

  跨學科研究和理論方法的多元化,是當代學術發展的基本特徵和主導趨勢。這也成為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的一個鮮明特點。眾多學科和理論方法不約而同地進入鄉村史研究,從各自的學科立場出發來認識和闡釋鄉村問題,在促使鄉村史研究不斷走熱的同時,還形成了理論解説和研究成果多姿多彩的特色。

  社會學與鄉村史研究密不可分,它始終是近代中國鄉村史研究中的基本理論方法之一。學術界的研究不僅僅關注鄉村社會學的相關問題,而且通過對民國時期鄉村社會調查與社會學的興起進行研究,力求為當下鄉村社會學的研究尋求學術傳統、提供學術借鑒。有的學者梳理了清末民國社會調查的總體情況,對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的關係進行了深入探討;有的學者對20世紀20—30年代的定縣鄉村社會調查進行了學理剖析,認為它構成中國社會學史的重要篇章,也為當下的鄉村史研究留下了寶貴的學術傳統;有的學者就20世紀20年代末陳翰笙領導的無錫調查做了個案研究,認為這體現了陳翰笙重實證和學科融合的治史理念,為中國近代鄉村社會經濟史的研究提供了史料和範本。

  以人類學的視野來解讀鄉村社會,是鄉村史研究的重要取向。人類學由於自身的學科性質和特點,似乎天然地就和鄉村有著不解之緣。有的研究從江南農民村落共同體意識入手,以地權為核心考察近代江南鄉村的變遷,並透過分家析産、宗祧繼承、族産分配以及與此相關的家産糾紛和民間習俗等諸多方面,揭示中國鄉村“差序格局”的家庭倫理關係和財産關係。有的研究集中考察近代華北農村在農耕生産上的各種結合關係,特別是在當時極為流行的搭套、合具、換工、幫忙、役畜借用等農耕結合習慣,並嘗試通過闡釋這些農耕習慣的“近代特徵”來説明處在變遷中的中國農村社會的時代性質。

  從法律社會史的視角來解讀鄉村社會,也是近年來鄉村史研究的趨向之一。有的學者就此做了大量研究,如黃宗智的《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等。還有的學者從法律的視角對我國鄉村自治的歷史沿革、發展變遷進行了系統而多視角的闡述,客觀、立體地再現了近代以來鄉村自治的整體面貌。

  環境史視野下的鄉村社會,也是鄉村史研究的重要內容。許多學者逐漸將生態環境視為社會歷史演變中的一個重要變量,重視考量生態環境對於社會變遷的歷史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鄉村史研究中的環境史(或稱生態史)取向引人關注。(王先明 作者為南開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