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二五”規劃:根治汽車社會難以承受之痛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1日 08: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儘管“十二五”規劃對汽車行業和汽車社會的描述可能只是只言片語,但國內汽車企業及其行業從業人員卻期盼已久,翹首以待。10月18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二五”規劃終於徐徐拉開大幕。

  “1999年到2009年的車市井噴,造就了中國車市的第一個黃金10年,那麼,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車市會迎來下一個黃金10年!”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説出了很多企業老總的心裏話。在過去的10年間,中國汽車行業見證了第一個“黃金十年”。2010年,是中國車市又一個“黃金十年”的開局之年。在年銷1700萬輛這個大號蛋糕的誘惑面前,很多人興奮不已,對未來5年抱以更大的憧憬。

  的確,過去10年,中國汽車行業蓬勃發展,如今已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這樣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當初所有人的預測。現在,當我們回過頭去看“十一五”規劃中對汽車産業規模增長目標的描述——“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率在10%左右,2010年市場需求在850萬輛左右。國內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500萬輛左右,汽車化水平將達到40輛/千人——不禁會啞然失笑。

  保守的估計,讓人們在面對汽車社會匆忙到來時有些措手不及,配套設施不完整、道路建設跟不上汽車奔跑的速度,汽車社會正在經歷著漫長的難以承受之痛。在“十二五”規劃中,“大城市病”首次被提及。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不斷涌入城市的時候,曾經被無限嚮往和憧憬的城市開始“生病”了——人口密度太大、道路嚴重擁堵、尾氣排放超標、停車難、出行難……

  中國社會到底能承受多少汽車?汽車行業如何儘快實現産業結構調整?汽車行業在實現快速狂奔的同時,如何與社會發展和諧共處?在“十二五”規劃中,比産能規劃更重要的是,彌補汽車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缺失,治理“大城市病”帶來的各種頑疾。

  近段時間,如何解決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有關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私家車的使用成本將大幅提升。此言一齣,引起了民眾的頗多非議。一週來,本報汽車週刊也接到很多讀者來電,對提高私家車使用成本提出異議——目前私家車的使用成本已經夠高的了,各種稅費接踵而來,油價高企、停車費不斷上漲……難怪有車一族感嘆,買了車就變成“唐僧肉”,誰都想來咬一口。

  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恰恰是考驗城市管理者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不能粗暴地一限了之,更不能簡單地以價格為杠桿,否則就與和諧的汽車社會這個初衷相背離。在“民富”作為重要目標寫進“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更加公平、民主和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方式也成為人們的一種期待。

  這些年來,中國青年報汽車週刊一直持續呼籲,要改變中國消費者的用車習慣,緩解道路交通擁堵情況,公車應該作出表率。然而,儘管整個社會呼聲很高,但公車改革卻步履維艱。早在2008年,北京市的公務車總數就達70萬輛,佔機動車總量的20%,而每輛公車每年的單車行駛里程超過5萬公里,是私家車的5倍。從某種程度上説,公車是北京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之一。

  著名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今後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因此可以肯定,汽車産業在“十二五”規劃中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實現汽車行業與汽車社會的和諧發展,將是今後5年的重要課題之一。

  當然,與汽車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樣重要的是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艱難轉折。業界專家一致認為,下一個“黃金十年”,將是中國從汽車大國轉變為汽車強國的關鍵10年。如果能夠把握住這個機遇,中國就有可能躋身全球汽車強國之列,如果錯失機遇,中國汽車行業就將面臨一次痛苦的洗牌。

  汽車強國之路的過程,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在此背景之下,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中國汽車産業也已走到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在規模與效益的取捨之間,在自主和創新的命題面前,在節能與新能源的探索途中,在兼併重組的浪潮之下,中國汽車行業和汽車社會一樣,需要經歷陣痛,才能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黃少華